吳海霞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啟秀中學 226001)
學習方式包括了學習能力和學習關系兩方面.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式,往往會讓學生學得相對輕松,而且效果卻更好,往往事半功倍.新課程里也提到了學習方式的變化,套用里面的話說也就是,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所以我結合以上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提出以下四種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的前提是學生具有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它們是學生參與活動的內(nèi)在動力,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如果學生自身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就像一個足球,你踢一下,他滾一下,那么毫無疑問,對于教學者與學習者來說,教與學都會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學生早晚會走上厭學之路,要想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是關鍵,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就有了學習熱情和探索物理世界奧妙的興趣,自然而然的學生為了哪怕是弄懂一個簡單的物理現(xiàn)象也會積極主動查閱資料,主動找老師同學探討,這樣不用老師家長逼學生也會把物理這門學科學得得心應手,效果也會非常明顯.為了培養(yǎng)高中生的物理興趣,老師是比較關鍵的一環(huán),正所謂名師出高徒,也就可想而知老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是學生能否學好物理的關鍵一個因素,在這里我想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來促進學生物理的自主學習.第一,老師上物理課時可以通過比較有趣的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來提高學生自主參與物理現(xiàn)象的課堂活動中來,比如在學習力的合成與分解這一節(jié)時,我們可以準備一桶水,開始時我們請兩個力氣小的同學來提起這桶水,然后我們再請一位力氣大的學生來提起這桶水,然后問學生這兩位個子小的同學是不是和力氣大那位同學提起水的效果是一樣的?。客瑢W們肯定會說是一樣的,然后就可以順利的引出什么叫做合力什么叫做分力的概念,這樣既避免了直接引出合力和分力這兩個概念的唐突,又大大的調(diào)動了學生自主探索物理規(guī)律的熱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課堂真正成為了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大舞臺,充分的發(fā)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學生才會把自主學習當作是一次愉快的享受過程.其次老師要多給予學生一些鼓勵和支持,當學生遇到物理學習中的困難時,作為老師在這個時候一定要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堅持不懈的學下去,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只有這樣學生才有勇氣獨自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才能積極主動的完成物理學習任務.只有這樣物理自主學習才不會成為學生面前的一座大山難以逾越,成為學習物理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成為物理學習的奴隸.只有通過這樣學生才會愛上學習,主動自覺的學習物理知識.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物理自主學習的水平,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從此再也不用背上物理學習難這個沉重的思想包袱.
合作學習,對于大家來說,并不陌生,目前已經(jīng)有很多地方采用了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而且目前采用最多的就是小組合作.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之間建立一個有效的支持、配合、溝通與互動機制.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往往可以達到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多地聆聽別人的見解的效果,并豐富自己的內(nèi)在知識.正如蕭伯納所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nèi)匀皇歉饔幸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例如,在比較牽駝人與駱駝在行走時對地面的壓強,通過合作學習,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問題有很多種解法,正所謂“天下同歸而殊途”.
所以說,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既可以學到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會比之前學得更牢固,又鍛煉了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動手能力等一系列的能力.
探究學習,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被很多高校所采納了,說得通俗點就是通過學生獨立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等相應的一系列操作.這樣會讓學生真正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僅僅是從旁指導,處于主導地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這樣其實對教師與學生都具有更大的挑戰(zhàn)性,教師要指導得當、適當指導、適時指導,學生要積極思考,盡量多的能夠自己完成.例如,在上平面鏡這節(jié)課,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照鏡子等活動,發(fā)現(xiàn)物與像之間的關聯(lián),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提出猜想,然后根據(jù)實驗的可行性設計實驗并進行實驗,最終得出結論.經(jīng)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學生對實驗中應該選擇透明玻璃板、茶色玻璃板還是平面鏡做器材,會更加了如指掌.
學生親自動手探究過,親自做過的,往往比從別人那里聽到的要記得牢固得多,并且更加容易理解,易于接受.正如古人所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若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對于實驗探究課,教師最好讓學生自行分組探究,從而得出結論,而不是一下子告訴學生結論.與此同時,在當下的物理課堂上,用演示實驗、實驗視頻替代分組實驗,已經(jīng)屢見不鮮.他們往往僅僅關注到眼前的“上課效率高”,效果明顯等等,而忽視了學生動手實驗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體驗.其次,對于有的沒法進行實驗探究的課,可以結合生活經(jīng)驗,舉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學生有過類似的體驗也會容易接受許多.例如,在講轉換法時,學生可能沒法理解,那么,我們就可以選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外面有沒有刮風?怎么知道刮風的?樹葉被吹動了.通過這邊樹葉動了,體現(xiàn)出有風,從而講解轉換法,貼合生活實際,通俗易懂,就會一目了然,而不會干巴巴的,難以理解.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的雙邊活動,我們要想提高教學質(zhì)量,毫無疑問,單獨改進教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也需要不斷改善學的方式,所以我們需要合理利用這四種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