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紅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的挑戰(zhàn)和危機,在關鍵時刻,黨中央的正確決策和全國人民強有力的配合執(zhí)行使疫情得以有效控制。教育部倡導“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所有學校、教師、學生、家長都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為此,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方式,由常規(guī)課堂教學轉為線上教學,這是一個挑戰(zhàn),但也是一種機遇。挑戰(zhàn)是如何能夠使“空中課堂”和真實課堂的教學效果一樣或者是更高;機遇是這種特殊的教育方式使教師不得不去學習和實踐網絡化教學。
現在網絡學習已經日趨成熟,各個學校的學生都會不同程度地使用很多不同的學習APP。在之前的教學中,教師長期使用翼課網開展混合式教學,為此次的“空中課堂”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以前,教師只是將翼課網用于布置每天的聽讀作業(yè),側重于練習學生的聽說能力;現在,全方位使用翼課網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知識掌握程度,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范圍內統一停課。面對停課時間長、課程任務多、教學任務重等嚴峻的形勢,如何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家辦公、網絡辦公、互聯網教學自然而然地進入人們的視野,并得到大范圍的應用。此次依托翼課網開展“空中課堂”教學時,教師先在課前基于翼課網大數據精準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精準的目標和網絡學習平臺累積的有效學習活動大數據可以讓教師在選擇教學活動和設計教學活動時去掉重復環(huán)節(jié),學生課前能自己做的,就不占用課堂時間了。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Section B Period 2為例,在上Reading閱讀課之前,教師在翼課網平臺上提前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讓學生跟讀2b課文和單詞,使其做到精準發(fā)音,以節(jié)約課堂時間。
對于互聯網學習,學生并不陌生,因為平時每周有5次翼課網作業(yè),主要是聽讀作業(yè)——每天都有對于當天所學課程的復習,即通過聽力和填空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還有對于第二天學習的預習作業(yè),即聽讀即將學習的單詞、短語、對話或者課文。依據翼課網收集的學生數據,教師就可以在課前精準地了解當天課堂上要重點講解哪些單詞的發(fā)音、短語的用法,以及課文中哪個句子需要精講。教師可以每周開展2—3次閱讀精準訓練,按照學生的英語水平設定閱讀等級。翼課網在閱讀分級訓練上有特別專業(yè)的分配。通過閱讀文章的次數、生詞率判斷學生的閱讀水平及理解文章的水平。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Section B Period 2為例,教師在前一天布置了預習作業(yè):閱讀單詞和2b課文,做兩道語法選擇題。根據翼課網大數據的反饋,A班學生單詞朗讀平均分為89分,either...or的平均分最低,為74分。于是教師決定在A班上課時重點講解這個單詞。課文閱讀平均分為87分,大部分學生可以流暢地讀完文章,不需要在課堂上做過多解釋。B班學生的單詞閱讀平均分為93分,因此,教師在B班上課時過一遍單詞即可,不需要浪費過多時間。但是B班學生的語法選擇題沒有A班學生的平均分高,通過查看分數段的比率發(fā)現,主要是因為B班的“學困生”拉低了分數。其實B班的尖子生多于A班,在“優(yōu)秀率”這一分數段就可以看出來——A班的優(yōu)秀率是55%,而B班的優(yōu)秀率是68%。根據以上數據反饋,教師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目標,即第二天上課時可以直接過渡到課文解讀。作為解決特殊時期教育問題的一種新事物,網絡直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也讓教師更直觀、理性地從實際應用全過程了解了互聯網教育,從而明確了未來教育教學的發(fā)展方向,制訂了全面有效的提高教學水平的計劃。
根據課前翼課網的數據分析,發(fā)現問題并及時講解,從而保障課中學生能夠高效學習。學生自己能學會、練會的,課堂上教師盡量不講。教師根據課前所選材料,基于學生的學習數據反饋,隨時發(fā)布實踐活動。課堂上,教師可以基于數據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讓他們分享、相互學習。
翼課網上精準的教學素材為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高效的課堂講解提供了便利。在講解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的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從宏觀角度解讀課文,從而發(fā)現這是一篇時間線性的文章,可以按照in the morning—at noon—after school—in the evening 的時間順序解讀課文,這樣理解和復述課文更容易。在精講課文時,教師根據翼課網的反饋,重點講解either...or,并從翼課網上下載了很多同類題型給學生講解。課文講解完后,大多數學生可以按照時間線把文章復述出來,這大大超出了預期。之后,教師讓學生進一步分析“課文中托尼(Tony)和瑪麗(Mary)的生活方式誰更健康?你更傾向于誰的生活方式,為什么?”這時很多學生舉手,因為他們有話可說,而且單詞已經會讀,所以也會說。雖然是“空中課堂”,但是學生的熱情和學習的勁頭依然高漲。當然也有不足,如在互聯網教學中,由于網絡問題,不能實現快速連接,導致在學生回答問題上占用了一些課堂時間。但總體而言瑕不掩瑜,其優(yōu)勢明顯:第一,現在的網絡教學基本滿足了基礎的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師對學生一對多、一對一、多對多的教學實時鏈接和同步講學功能,教師通過網絡直播教學實現了課堂講授的基本任務。第二,教師通過網絡簽到、課堂提問、直播人數監(jiān)控統計等,基本能對學生是否在線聽課有初步控制性的約束。第三,課堂回放和錄制功能,為學生查漏補缺、鞏固復習提供了新途徑,讓其可以反復查找和復習不足的地方。第四,大數據的整合和全系統優(yōu)化的特色,可以實現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的小班或大課堂授課,可以實現教師負責對應到具體的班級和學生,保證每個學生都受到教育。第五,可以使學生平面、立體式、近距離聽講,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看得見、聽得到、感觸得上。
網絡直播教學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一位教師對一個年級學生的課堂教學,在減少教師授課任務的同時,讓教師能夠充分備課,同時也為學校其他教師和學生分享不同教學、知識、觀點提供了新的途徑。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來看,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基本達成。所以在布置作業(yè)時,教師設置了基礎訓練和分層訓練?;A訓練是全部學生都要完成的,是關于這篇文章后續(xù)的思考和鞏固。教師選擇了翼課網上本單元的3道關于語法知識的選擇題;1道完形填空題,對課文作進一步理解;1道關于生活方式的聽力題。分層訓練主要讓優(yōu)等生做提高閱讀訓練,選擇的是類似關于生活方式的閱讀題,只是在詞數和生詞率上加大了難度;中等生和“學困生”做生詞率相對較低的同類型閱讀題。除了人教版,教師還找了外研版的同類文章讓學生感悟和體會。根據翼課網的反饋數據可以看出,在對同類型文章的理解上,學生的分數基本都達到了“優(yōu)秀”水平,但是對細節(jié)問題的把握還有所欠缺。對于時間線性文章的閱讀,兩個班的學生都已經基本掌握,及格率為89%。所以,對于下一堂課教學目標的設定,可以根據學生的翼課網作業(yè)反饋,制訂相對應的針對性講解和練習任務。
針對本次疫情防控期間的互聯網教學任務,結合以往的教學實踐,對利用網絡教學與學校課堂教學作對比,總體來看,學校課堂教學是符合我國國情,并能穩(wěn)定提高教學水平的主要途徑,互聯網教學則可以利用遠程優(yōu)勢為提高區(qū)域內的教學水平發(fā)揮輔助作用。在此次開展“空中課堂”教學過程中,翼課網的優(yōu)勢更加凸顯,能夠給教師提供真實、精準的數據反饋,隨時把控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英語水平,這對保障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