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容,袁敏,余莎麗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廣東 廣州)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信息技術和移動設備的發(fā)展,線上移動學習將成為未來學習的趨勢。Keegan[1]認為“移動學習是未來學習方式的先驅”。2020年上半年,我國所有學?!巴Un不停學”[2],采用線上教學形式,更是助推了線上學習的發(fā)展。雖然線上學習有很多優(yōu)勢,但是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形式獲得線下教學同等的教學效果[3],這對老師們提出了較高的挑戰(zhàn)。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經常采用滿堂灌的形式,學生被動學習;當遇到一些難點,在短時間內學習者沒有理解,就開始走神,學習效率降低,久而久之,就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習者不愿意去學習。Yilmaz和Sanalan[4]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學習互動,因此教師需要采取立體互動才能吸引和激勵學生[5]。利用線上學習可以提供學生在大課堂上課的互動[6,7],學生樂于接受互動參與的學習方式[8]。本研究將采用“線上立體交互”教學模式,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研究:(1)以《自動控制理論》課程為例,研究“線上教學”怎么增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2)學生在“線上立體交互”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態(tài)度和感受?(3)“線上立體交互”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本研究的對象是廣州某獨立學院本科三年級的68名學生,學生已學過高等數(shù)學、線性代數(shù)課程,但基礎并不是很好。本研究的課程是《自動控制理論》,40學時,20次課,理論性較強,對數(shù)學要求較高。課程時間是2020年3月-2020年5月,每周兩次課,每次課90分鐘,全部線上教學。
本次純線上教學主要采用了這三種形式:1全程直播;2學習視頻+重難點講解;3學習視頻+重難疑點講解。通過與學生的磨合和調研,最終采取了第3種教學形式。如圖1所示為教學安排,在上課前一天發(fā)布下一次課學習任務和目標;上課前通過學生的作業(yè)和筆記對上一次課的內容進行回顧,并講解疑點;提出本次課的問題,學生根據(jù)問題自學本次課內容;學生根據(jù)所需視頻完成課堂作業(yè)并發(fā)放問卷,讓學生填寫本次課的疑點和難點;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和本節(jié)課程的內容,以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的方式講解疑、難、重點,對于一些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要求學生現(xiàn)場寫出來,并提交學習平臺;課后提交學習筆記并完成課后作業(yè),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要求學生對作業(yè)進行互評,如果覺得同學評價不好,可以申訴,這讓學生對作業(yè)的認真和重視。
表1為某一次課的教學任務書。它包括本次課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學習的內容、時間和平臺。
圖1 教學形式
表1 某次課線上教學設計
線下教學的優(yōu)勢是教師與學生可以隨時互動,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可以與學生隨時溝通。為了讓線上教學達到線下教學的效果,互動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之一。互動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平臺,教師與平臺之間的互動。具體形式如圖2所示,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分為直接互動和間接互動,直接互動是通過直播與學生進行交流;間接互動通過學習平臺這個中轉站,教師在平臺布置任務,學生在平臺完成任務,教師通過平臺上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獲得學生學習情況。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是指通過討論和作業(yè)互評,進行交流。通過教師、學生與平臺三者之間的立體交互,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更加深入,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大幅度提高。
圖2 交互教學設計
為了檢驗教學模式的效果,本研究從交互的形式和數(shù)量總結,立體交互效果,以及學生對這種學習方式的態(tài)度和建議等進行分析和探討。
表2列出了純線上教學立體交互情況,表中的數(shù)據(jù)是整個課程中學生參與立體交互的平均值。從表中可以看出,直播和視頻所有同學都能參加,為了更好地監(jiān)控學生學習,每次直播課都會隨機采取一些活動,如果老師在活動中不在,會對學生進行扣分,因此學生一直保持專注的狀態(tài);作業(yè)和筆記學生的提交率都是97%,筆記是也作業(yè)的形式發(fā)給學生的,所以學生提交作業(yè)也會記得提交筆記,雖然每周都會總結一次作業(yè)情況,但還是有個別同學不交作業(yè);直播中的活動,是把騰訊課堂與超星學習通平臺結合起來實現(xiàn)的,騰訊課堂采用分享屏幕的形式,在超星平臺的活動處設置相應的活動就能進行,本研究采用的活動有選人、搶答、測試、討論、簽到等?;顒雍蛦柧淼奶峤宦史謩e是91%和92%,它們都有時間限制,活動的時間一般3-5分鐘,問卷的時間最多1小時,有同學注意力不集中,網(wǎng)絡問題或沒注意就會錯過;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率相對較低,因為學生直接的互評必須要通過電腦才能進行,有同學在家沒電腦,無法互評。
學生的學習效果主要從學生參加互動的情況和學習的質量,如上交的作業(yè)、筆記、課堂測試等,本課程的立體互動評分標準(不包括期中和期末)如表3所示。圖3為按照表3評分標準得到的學生立體互動平時學習成績,圖4部分學生成績情況,從圖3中可以看出,80-100分段的同學較多,占到了全體人數(shù)的約70%,說明70%的同學能認真的學習和完成作業(yè),但有13%的同學雖然來上課了,但是作業(yè)有時敷衍,不認真完成,課堂上也不能很好的回答問題,所以成績較低。
表2 線上教學立體交互情況
表3 評分標準
在整個線上立體交互教學過程中,不定期的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意見和建議,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課程性質調整上課形式。表4為課程結束后的調查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接近80%的同學認為采用立體交互教學,增強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90%以上同學認為老師及時對學習情況的反饋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這是因為每個人都要好勝的心理,不想自己太差。但是由于設備和空間的原因,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效果不是特別好,只有67%的同學認為與同學間的交流增強了。90%以上的同學認為采用線上立體交互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掌握課程內容,能達到線下教學的學習效果。
表5展示了學生對課程開發(fā)性問題的典型回答,從回答中可以看出,采用線上立體交互教學,學生能較好的掌握本門課程主要內容,但他們還是更希望線上線下相結合,多與實際結合起來。
圖3 學生平時成績情況
圖4 部分學生立體互動成績情況
表4 學生對課程評價的調研
表5 學生對課程調研問題的回答
本研究以《自動控制理論》課程為案例,對線上立體交互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首先進行了線上教學設計和立體交互教學設計,然后對線上立體交互情況進行了分析,同時對學生進行了調研。從中可以看出:(1)線上立體交互教學要圍繞教學任務和目標進行很好的線上教學設計和立體交互教學設計,讓學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學。例如:《自動控制理論》課程根據(jù)本次課程的任務安排好每一個時間段的任務,同時設計好需要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就按照教學設計一步步去完成任務,達到學習目標。(2)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是立體互動的基礎。線上立體交互教學應該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可以讓知識進一步內化,同輩交流很容易讓知識吸收,但是習慣傳統(tǒng)滿堂灌教學模式,要轉換為立體互動教學,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本研究中學生與學生的交互效果也并不好,這也將是以后的研究方向。(3)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影響線上立體交互教學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學習情況的及時反饋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之一。
本研究雖然是關于《自動控制理論》課程的案例,但是研究結果對線上教學和立體交互教學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