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龍 閆晶晶 柳舒
【摘?要】如今,人工定位方法多種多樣,如GPS、北斗系統(tǒng),但相對于復雜且昂貴的衛(wèi)星技術,利用太陽影子定位則成為行之有效的方式,所以視頻、圖片的數(shù)據(jù)分析對于影子定位有無可替代的意義。我們團隊利用Matlab軟件對視頻和數(shù)據(jù)進行提取和擬合處理,建立影子長度—太陽高度角模型,用來依據(jù)圖片和視頻甚至數(shù)字準確定位出相應的地理位置。
【關鍵詞】控制變量法;最小二乘法;非線性擬合;灰度處
1問題分析
根據(jù)某固定直桿在水平地面上的太陽影子頂點坐標數(shù)據(jù),建立數(shù)學模型確定直桿所處的地點。在推測的影長與時間的關系的基礎上,利用二次曲線擬合逼近桿影長度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得到影長與時間的關系模型,桿所在地為正午12點時影長最短,結合標準時間和北京經(jīng)度,得到桿所在地的經(jīng)度。根據(jù)附件1中所給數(shù)據(jù)計算出赤緯,利用直桿頂點坐標數(shù)據(jù)和對應時間,利用Matalab進行非線性擬合得到桿長和緯度。
2 符號說明
3 模型建立與求解
同一地區(qū)不同時間的影子長度不同,影子長度總是隨著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通過搜集的資料和直桿高度、影長和太陽高度角三者之間的數(shù)學關系可得出同一地區(qū)影子長度變化的數(shù)學模型。通過matalab對附件1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二次曲線擬合得到影長與時間的關系模型,求得直桿所在地的經(jīng)度,再通過matalab進行非線性擬合求得直桿的長度和所在地的緯度,從而確定了附件1中直桿所在位置。
3.1 擬合確定經(jīng)度
對于問題二,將附件1中的數(shù)據(jù)加以處理,得到桿影長度隨時間變化的散點圖,利用二次曲線擬合逼近桿影長度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最終估計出影長與時間的二次方程,得到從上午9點到下午4點影長隨時間變化的完整圖像,進而得到2015年4月18日的當?shù)卣鐣r間對應的北京時間,根據(jù)公式可計算得桿所在的經(jīng)度。附件1中已知影長頂點坐標,以直桿底端為坐標原點,利用兩點之間距離公式求得影子長度為:
利用MATLAB將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按二次曲線進行擬合,使用最小二乘法確定擬合方程為:l1=0.1489t2 1-3.7519t1+24.1275(其中l(wèi)1為附件1中桿影長度,t為附件1中的當?shù)貢r間〉利用MATLAB繪制出上午9點至下午4點的影長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下所示:
影長最短即上圖最低點。對應的時間為桿所在地的正午時刻,可以求得圖中影長,最低點對應的橫坐標,即北京時間約為t2=12.59。α1=α0-(t0-t1)15(表示桿所在地經(jīng)度,表示北京的經(jīng)度,表示桿所在地的地方時,表示北京時間α1表示桿所在地經(jīng)度,α0表示北京的經(jīng)度,-t1表示桿所在地的地方時,-t2表示北京時間)計算可得桿所在地的經(jīng)度為東經(jīng)111度0分59秒。
3.2 擬合確定緯度
由附件1得測量日期為2015年4月18日,即日期序數(shù)N=108,利用下述公式:
δ=0.006918-0.399912*cosb+0.070257*sinb-0.006758*cos(2b+0.000907*.sin2b-0.002697*cos3b+0.00148*sin3b
(π=3.1415926為圓周率;b=2*T*3)可以求得太陽赤緯角β=0.058605π(單位rad)將太陽赤緯角β代入太陽高度角公式:⑥
sinh = sinα * sinβ + cosα * cosβ * cosω再將求得的太陽高度角的正弦值代入影長與桿長的三角函數(shù)關系式:⑦根據(jù)以上兩式以及附件1中的直桿頂點坐標數(shù)據(jù)和對應的時間,運用Matlab進行非線性擬合,得到直桿長度d=1.9108m,以及若直桿位于太陽直射點以北,可能所在緯度為北緯17度43分1秒。根據(jù)對稱性,可以求得若直桿位于太陽直射點以南,可能所在緯度為ψ2=2β-ψ1=3度22分50秒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確定直桿可能所在位置為北緯17度43分1秒,東經(jīng)111度0分9秒,位置大概在中國三亞(北緯3度22分50秒,東經(jīng)111度0分9秒),大概位于中國曾母暗沙。
桿所在經(jīng)度α作為常數(shù)參量進行估計,得到數(shù)值:d=3.0409m,ψ=0.5748rad,β=-0.2762rad,α=110.2438°計算得N=308。整理得到直線所在地為北緯32度56分9秒,東經(jīng)110度14分37秒,大致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附近;根據(jù)對稱性可得另一位置為南緯64度35分17秒,東經(jīng)110度14分37秒,大概位于南極洲附近的海域,結合實際情況可舍棄。假定直桿測量的所在年份為2015年,則具體日期為2015年11月24日。
若測量影子的日期未知,可以先通過與上述相同的截取圖像、灰度處理、坐標系轉化的方法獲得各個時刻的影長和對應的時間模型,然后利用同樣的模型和求解方法,可以獲得桿所在的位置以及測影長的日期。
參考文獻:
[1]李坤,周世斌,朱佳明,張國鵬.多時間維度信息融合的圖像描述方法[J/OL].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1-13[2021-01-08].
[2]劉付桂蘭.基于MATLAB圖像處理技術及應用[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20(35):64-67.
[3]呂鵬.基于Qt的攝像信息處理系統(tǒng)[J].電視技術,2019,43(18):74-75+78.
(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