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藝革 羅艷霞 農熒
【摘要】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或過于肥胖的患者在醫(yī)院進行各項檢查或治療時,都會遇到搬運病人的過程,而搬運過程是否得當對病人的疾病及后期治理都有重要影響。不當的搬運會使危重特別是脊髓損傷的病人發(fā)生意外;遇到體重較重的病人人力搬動不易;因此本文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分析在搬運嚴重創(chuàng)傷或過于肥胖病人時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嚴重病患;搬運;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7225(2020)06-0018-01
1患者搬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對患者疾病的預測判斷
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在專業(yè)醫(yī)務人員接手之前,病情呈現(xiàn)危、急、重,不可預見性、高風險性,而且在進行CT,B超檢查,X光拍攝或其他檢查時,家屬或者護理人員在搬運過程中缺乏預見性判斷,往往會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尤其是脊髓受到傷害的患者,二次傷害有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甚至會危及生命。
1.2忽視搬運的細節(jié)及體位
對危重病人搬運前應先充分評估患者的病情,但由于急救工作的特殊性,常由護工和家屬參加搬運工作,他們往往忽視病人應取的正確體位。如脊髓損傷患者搬運時要采取仰臥位搬運,不要輕易改變體位,要用頸托固定。頜面?zhèn)扇〗扰P位或俯臥位,便于口內血液和分泌物向外流等問題。
2搬運患者使用現(xiàn)階段平車存在的問題
在搬運患者進行各項檢查治療時,為避免人工搬運對病人造成二次傷害,需要通過醫(yī)療平車進行移動,而我院現(xiàn)有的便于轉移病人的平車,大多沒有升降功能,搬運病人時要人力搬運,要搬動危重病人或體型過于肥胖患者實屬不易。
3 改進后醫(yī)療平車使用方案
為解決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在醫(yī)院進行各項檢查或治療時,遇到的搬運病人的問題。本人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根據現(xiàn)階段醫(yī)療平車結構進行改進,提出一種便于轉移病人的平車,通過機械吊轉安全將病人轉移,從而避免病人二次傷害也節(jié)省了人力;此平車通過活動導向柱、第一加固裝置、第二加固裝置和手動轉向裝置的設置,可有效防止本裝置在吊轉病人的過程中因重心不穩(wěn)而發(fā)生傾覆,在電機發(fā)生損壞時也可使用。
圖1:100底部支撐板、200升降導向伸縮柱、210容置腔管、211限位板、220活動導向柱、300萬向輪、400液壓剪叉升降裝置、500床墊支撐板、510前欄桿、520后欄桿、610傳動箱、611轉向軸、612第一錐形齒輪、620減速箱、630轉向電機、640手動轉向裝置、641第二錐形齒輪、642手動轉軸、643搖臂、650吊臂支撐柱、660吊臂、670微型電動葫蘆、710第一加固裝置、720第二加固裝置。
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種便于轉移病人的平車,包括底部支撐板,底部支撐板的頂部螺接有四根升降導向伸縮柱,底部螺接有萬向輪,頂部螺接有液壓剪叉升降裝置,升降導向伸縮柱和所述液壓剪叉升降裝置的頂部共同螺接有床墊支撐板,床墊支撐板的底部螺接有傳動箱,傳動箱的頂部和底部均貫通并通過軸承卡接有轉向軸,轉向軸的底部與減速箱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減速箱的輸入軸與轉向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轉向軸的外壁固定設有第一錐形齒輪,第一錐形齒輪與第二錐形齒輪嚙合,第二錐形齒輪固定設于手動轉向裝置上,轉向軸的頂端與吊臂支撐柱的底端固定連接,吊臂支撐柱的頂部固定設有吊臂,吊臂上固定設有微型電動葫蘆,底部支撐板的頂部螺接有兩個第一加固裝置和兩個第二加固裝置。
升降導向伸縮柱包括容置腔管,容置腔管的內部插接有活動導向柱,活動導向柱的頂部螺接在床墊支撐板的底部,容置腔管的內腔頂部卡接有限位板,當液壓剪叉升降裝置帶動床墊支撐板上升或下降時,活動導向柱隨之在容置腔管中進行上升或下降,對床墊支撐板進行輔助導向和側向支撐,增強本裝置的結構穩(wěn)定性。
手動轉向裝置包括搖臂,搖臂與手動轉軸固定連接,手動轉軸與第二錐形齒輪固定,若轉向電機發(fā)生損毀,利用搖臂轉動手動轉軸,手動轉軸即可通過第一錐形齒輪和第二錐形齒輪的配合帶動轉向軸進行轉動,同樣可以帶動吊臂支撐柱和吊臂進行轉動。
第一伸縮腔管的左側壁與第一電機室連通,第一電機室的頂部螺接有第一步進電機,第一步進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三錐形齒輪固定連接,第三錐形齒輪與第四錐形齒輪嚙合,第四錐形齒輪與第一螺桿的左端固定連接,第一螺桿的另一端插入第一伸縮支撐柱并與之螺紋連接,第一伸縮支撐柱的右端固定安裝有第一電動升降柱,第一步進電機的運轉帶動第三錐形齒輪和第四錐形齒輪配合帶動第一螺桿轉動,通過螺旋傳動帶動第一伸縮支撐柱在第一伸縮腔管中進行伸縮動作,若本裝置需要移動至病床的右側,通過螺旋傳動將第一伸縮支撐柱伸出后,控制第一電動升降柱的活塞桿向下伸出,對本裝置進行支承,防止本裝置在吊轉病人的過程中因重心不穩(wěn)而發(fā)生傾覆。
第二加固裝置包括第二伸縮腔管,第二伸縮腔管的右側壁與第二電機室連通,第二電機室的頂部螺接有第二步進電機,第二步進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五錐形齒輪固定連接,第五錐形齒輪與第六錐形齒輪嚙合,第六錐形齒輪與第二螺桿的右端固定連接,第二螺桿的另一端插入第二伸縮支撐柱并與之螺紋連接,第二伸縮支撐柱的左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電動升降柱,第二步進電機的運轉帶動第五錐形齒輪和第六錐形齒輪配合帶動第二螺桿轉動,通過螺旋傳動帶動第二伸縮支撐柱在第二伸縮腔管中進行伸縮動作,若本裝置需要移動至病床的右側,通過螺旋傳動將第二伸縮支撐柱伸出后,控制第二電動升降柱的活塞桿向下伸出,對本裝置進行支承,防止本裝置在吊轉病人的過程中因重心不穩(wěn)而發(fā)生傾覆。
床墊支撐板的頂部螺接有前欄桿和后欄桿,前欄桿和后欄桿在用于對病人保護的同時可作為推動本裝置行進的推桿。
傳動箱的右側壁螺接有控制裝置,控制裝置用于控制轉向電機、微型電動葫蘆、第一步進電機、第一電動升降柱、第二步進電機和第二電動升降柱的運行。
綜上所述,通過螺旋傳動將第二伸縮支撐柱伸出后,控制第二電動升降柱的活塞桿向下伸出,對本裝置進行支承,可有效防止本裝置在吊轉病人的過程中因重心不穩(wěn)而發(fā)生傾覆??刂埔簤杭舨嫔笛b置帶動床墊支撐板進行升降動作,床墊支撐板的升降過程中,利用活動導向柱可對床墊支撐板的四角進行導向和支撐,在方便了對病人進行轉移的同時加強升降以及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若轉向電機發(fā)生損毀,利用搖臂轉動手動轉軸,手動轉軸即可通過第一錐形齒輪和第二錐形齒輪的配合帶動轉向軸進行轉動,同樣可以帶動吊臂支撐柱和吊臂進行轉動,從而完成病人的轉移。改進后的平車可有效防止本裝置在吊轉病人的過程中因重心不穩(wěn)而發(fā)生傾覆,而且在電機發(fā)生損壞時也可使用,最大限度的防止了病人在搬運過程中出現(xiàn)二次傷害的概率。
參考文獻:
[1]龍秦.可移動平車在膀胱截石位手術中的應用,當代護士(中旬刊)[J].中國護理管2017,5(1)153.
[2]孫海洋,隋新義.電動平車在空心方塊出運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9,03(15):45-46.
[3]錢潤華,王橋,付磊,陶治.履帶式裝備在平車上裝載的穩(wěn)定性分析[J].山西電子技術,2020,06(1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