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各門學科正在進行不斷的改革,許多老師開展了一些具有深刻意義的語文活動課。語文活動課的開展,能夠加強學生靈活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使學生逐漸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中,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教師要詳細地了解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性格特點等具體問題,科學地把握師生之間的關系,保證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互動,同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語文活動課中不斷進行探討,最終解決語文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比如學習粵教版必修三第二單元《科學小品》之后,教師就可以具體結合教學的內(nèi)容開展語文活動課——做一個科普使者。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一些有關的任務,將全班同學分為若干個小組,每一個小組分別負責不同類型的科普知識,讓學生親自去查閱一些比較有意思的科普問題。在此過程中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
教師在具體開展活動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以往學過的課本知識快速展現(xiàn)出來。之后再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使每一個小組都能夠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總結出來,每一個小組選出一位發(fā)言的學生,分別將自己小組所要分享的一些科普性知識講解給全班同學,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親自去制作課件,通過一些視頻、圖案將自己所要分享的科普知識展現(xiàn)出來,更容易調(diào)動整個課堂的氛圍,同時也更容易使學生對具體的知識進行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做好相應的補充,及時做出評價,不斷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同時也可以逐漸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又比如高一開展的《三國演義》整本閱讀活動,教師讓學生在充分閱讀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基礎上,在熟知三國故事,有關人物的成語、歇后語的同時,在學期結束前讓學生圍繞三國中“誰是真正的英雄”這個主題展開討論。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讓全班同學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從《三國演義》中找出自己認為是“英雄”的人物話語、一些事跡,由組長做成幻燈片,通過PPT展現(xiàn)出來,最后由學生投票決定“誰是真英雄”。這樣的語文活動,既激發(fā)了學生對名著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能力、表達能力和客觀分析人物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自豪感及對三國人物雄才韜略的崇敬之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教師要結合教材的具體內(nèi)容科學地開展語文活動課,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使學生加強語文知識學習,適當?shù)貏?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情景,尤其在學習一些詩文時,教師可以逐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在開展一些有關于學習詩文的活動課中,教師講解一些最基本的文學常識,讓學生對詩文有基本的了解,之后再結合所要開展的教學內(nèi)容制作PPT課件,將詩文通過生動形象的圖案、視頻、音頻表現(xiàn)出來。
例如,在開展必修一《尋覓節(jié)日詩情》這一語文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收集與節(jié)日相關的詩詞,展現(xiàn)出這些詩詞所描繪的意象,再插入與意境相符的曲子,就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切地體會到節(jié)日詩情,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詩詞的了解,使學生能夠逐漸走入課堂,與教師進行深入的互動。開展相關活動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現(xiàn)出具體的意境,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詩詞的主要情感。
教師也可以設置與古詩詞相關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去分析古詩詞的意象,從而加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加強學生分析詩詞的能力,使學生逐漸能夠自己解決類似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一些古詩鑒賞的技巧方法,逐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受到詩詞的熏陶。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的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閱讀分析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可以逐漸體會到生活的樂趣、生活的韻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又比如利用課堂十分鐘開展時事評論活動,教師可以把最近發(fā)生的焦點新聞通過視頻展示出來,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各派一位代表評論這則新聞,這樣豐富多彩的時事內(nèi)容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拓寬了他們的視野,改變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現(xiàn)象,也提高了他們的時評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社會責任感,最終形成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教師要以教學內(nèi)容為根本,不斷深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確保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如在開展“戲劇單元課本劇表演”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單元的重難點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將相應的視頻片段展現(xiàn)出來,從而具體開展教學實踐活動。這種語文活動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積極踴躍地發(fā)言,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使學生可以通過表演逐漸加深對戲劇的認識。在開展活動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排練,在上課時挑出一些學生積極踴躍地進行表演,為全班學生呈現(xiàn)這些精彩的內(nèi)容,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對課本內(nèi)容形成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更輕松地學習知識。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通過語言、肢體動作的表達使學生更加深入地領悟到人物的性格特點,逐漸使學生走進戲劇世界。
教師要了解每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分層次深化課堂教學活動,從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使學生不斷提升學習能力,加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塑造優(yōu)良健康的人格。
又比如在開展班級辯論賽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最近發(fā)生的事件,制定幾個主題,讓一個班級分為幾個小組,劃分正反方兩個隊伍,讓他們圍繞主題進行辯論比賽,最后教師做出相應的評價。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高。
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面臨著諸多的挑戰(zhàn),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不斷總結經(jīng)驗,結合教材內(nèi)容、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事件等多種元素,開展科學有效的語文活動課。在語文活動課中,教師要發(fā)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使學生處在主體位置,不斷深化學生的語文知識,構建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落實好素質教育的理念。
(本文為廣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高中語文系列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的研究”的成果,課題編號:2015YQJK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