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實驗初級中學 張 華
教學過程在問題教學課堂中受到重視,教師被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覺研究知識并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提高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運用問題式教學法過程中,問題的提出尤為重要,教師需要充分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結合課本知識提出問題,使學生對初中數(shù)學感興趣,而且對問題的解決更有方法和效率。問題式教學法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親自踐行、獨立考慮、團結探討,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數(shù)學教學引入問題式教學法,關鍵環(huán)節(jié)是設計引導問題,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需要教師在這方面提高注意力。由于每個學生有其獨特的特點,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情況各有不同,所以教師在聯(lián)系課本知識內(nèi)容設計引導問題時,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程度,設計具有層次性的問題。
例如:在教授“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與性質(zhì)”課堂中,提出以下問題:如下圖,B、D、C、E在同一直線上,AB=AC,AD=AE,求證:BD=CE。
問題1:AB=AC,AD=AE說明了什么?
問題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有什么?
問題3:“三線合一”是哪三線?
問題4:怎樣通過三線合一證明BD=CE?
一個大問題由若干個小問題組成,將整個問題拆分,由易到難,從淺入深,每個問題的難易程度由此清晰可見,有助于每個同學都能夠參與課堂,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題可答;有助于提高低層次學生對數(shù)學課堂的信心,幫助他們產(chǎn)生對數(shù)學學科的興趣,如此有助于提高整個班級的數(shù)學學科素養(yǎng)以及數(shù)學課堂效率。
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應用,有利于對學生思維進行啟迪,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開拓思維,從不同的維度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實際上,一題多解在現(xiàn)在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當中比較常見,但是以往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解題結果而不是解題過程,并沒有對一題多解進行深入研究,初中生的開拓思維受到了一定限制,這也抑制了學生解題能力的增強。所以在新模式的問題式教學中,要求教師重視學生發(fā)散型思維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多方面思考問題,并通過問題鼓勵學生提出新的解題方法,不斷提高學生面對問題的第一反應,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率。在進行“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當中,許多應用題都可以通過假設未知數(shù)來列方程進行計算,也可通過普通算式直接進行計算。例如:某品牌童裝平均每天可售出20 件,每件盈利40 元。為了迎接“六一”兒童節(jié),商店決定采取適當?shù)慕祪r措施,擴大銷售量,增加盈利,減少庫存。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如果每件童裝降價1 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2 件,要想平均每天銷售這種童裝盈利1200 元,那么每件童裝應降價多少元?
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通過以下問題對同學進行啟發(fā):
1.該品牌銷售多少件時可以達到盈利最大值?
2.該品牌降價最低到多少之后就會虧損?
3.本題可以使用算式計算嗎?和列方程相比何者更簡便?
當學生解答完以上問題時,實際上學生已經(jīng)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思考與分析。所以教師應該多激發(fā)學生的思考主動性,推動學生進行問題分析,總結解題方案,由此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有助于學生舉一反三,當學生遇到相同或者相類似題目時,有助于學生答題效率的提高。
現(xiàn)今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較為普遍地存在著不重視概念與公式的推導的現(xiàn)象,不少教師會直接告知公式,并且讓學生直接記憶,直接運用公式做題。當被問到公式來源時,學生基本上一知半解。如此的教育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對公式的透徹理解,也不符合新課標改革中重視學生自身發(fā)展的要求。在最近幾年的考試當中,發(fā)現(xiàn)運用到了公式推導的知識,教師應該重視并且鼓勵學生探討知識推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問題式教學法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在知識探討、公式推導方面的興趣。
例如:在教授“全等三角形的證明”時,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師:全等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生1:對應邊相等且對應角相等。
師:對應邊全相等可以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那三個角相等也可以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嗎?畫個三角形試試看吧。
生2:三個角相等不能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
師:除了三條對應邊相等,還有其他條件可以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嗎?
生3:兩個角相等且一條對應邊相等也可以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
生4:兩條對應邊且其夾角相等能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
……
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逐個驗證。
在上述數(shù)學教學當中,教師預設教學情景,將學生引入思考環(huán)境,然后從全等三角形的定義與特點出發(fā),通過問題來鼓勵學生通過觀察與推理去說明如何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判定證明的推導,這更有利于學生記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使學生明白原理,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素質(zhì)。
總之,問題式教學法是新時代下新的教學模式,更貼近社會需要。教師通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闡釋課本知識,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深入了解及對內(nèi)容的深刻把握。同時,問題式教學法可以通過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來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和更充分的課堂參與感。但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領域,問題式教學法的廣泛推行任重道遠,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