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消費者因看重品牌知名度,而對品牌產品青睞有加,一些不法分子則利用消費者的這一心理,干起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前不久,武進警方就成功打掉了一個從包裝、生產、倉儲到銷售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制售假冒品牌工業(yè)潤滑油的產業(yè)鏈團伙,涉案金額達3000多萬元。
線上線下售假 年入千萬元
今年3月,常州武進警方接到省廳經偵總隊移交的銷售假冒工業(yè)潤滑油案件線索:注冊地同在常州某機電城的數家知名電商平臺的網店有銷售假冒品牌潤滑油的嫌疑,其發(fā)貨地都在武進某一物流中心。根據線索,民警隨機從這些網店購買了若干個不同種類的“長城”潤滑油,請中石化長城公司對其品質包裝等相關產品標準進行檢測鑒定。表面上,這些網店銷售的“長城”潤滑油和正規(guī)的中石化“長城”潤滑油并沒有什么不同,白色的桶身、紅色的LOGO,但最終檢測鑒定結果讓線索成了即定事實,這些網店銷售的“長城”潤滑油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正值疫情防控期間,許多偵查工作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專案組民警以圍繞這幾家網店的涉嫌人員、銷售記錄和銀行流水等方面展開外圍偵查。民警發(fā)現,網店店主之間居然都是親屬關系,而這些網店的收款賬戶最終都指向了周某和周某順兩兄弟身上。在實地暗訪中,民警掌握到,周氏兄弟在常州某機電城確實有一家銷售品牌潤滑油的實體店,自2016年起經營至今。由此,這個由周氏兄弟通過線上線下,搭建起的銷售假冒“長城”工業(yè)潤滑油的犯罪網絡初現端倪,僅從近兩年這些網店的銷售記錄來看,其涉案金額就高達兩千余萬元。
由于案情重大,5月6日,經報請上級公安機關同意,市區(qū)兩級公安機關迅速組織警力成立專案組,抽調經偵、情報、網安、刑偵等部門警種警力,全力展開偵查。專案組判斷,其形成規(guī)模的背后必然還隱藏著不法的利益鏈條。
制售假冒潤滑油全產業(yè)鏈浮出水面
緊盯周氏兄弟的這條線索不放,民警順藤摸瓜對該假潤滑油的生產、倉儲、運輸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摸排。民警發(fā)現,周某經常前往常州武進某城鄉(xiāng)結合部的一處加油站。與這家加油站僅一墻之隔的,是一家潤滑油生產廠,該廠的負責人是周某彪。工廠對進出人員控制的很嚴,院內還養(yǎng)著狗,有陌生人靠近就會引起狗叫。
為了防止打草驚蛇,專案組民警對該廠展開秘密偵查。正值江南的夏季,溽熱難擋,偵查員們克服困難,連續(xù)對該可疑點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摸排偵查。民警發(fā)現,該廠區(qū)不僅有多個大型的儲油罐,還堆放著大量印有“長城”潤滑油的灌裝桶,為了掩人耳目,進出該廠運輸車輛全都是箱式貨車。通過對相關嫌疑人員的銀行賬戶分析,特別是周某彪和周氏兄弟之間的巨額交易,讓專案組更加確信,這里是制造假冒品牌潤滑油的窩點。
同時,由周某順經常出入的一家機械工廠也進入了警方的視線。工廠負責人劉某、劉某根為一對父子,自2015年起在常州生產鐵皮灌裝桶,而印有假冒品牌潤滑油的灌裝桶正是出自這里。周某順時常將灌裝桶從劉氏父子工廠運送至周某彪的油品廠,經過灌裝后,按客戶訂單需求,幾個小時內便可通過物流中心發(fā)往全國。
在3個多月的高強度連續(xù)工作中,專案組民警深挖核實了該制售假冒品牌潤滑油的眾多環(huán)節(jié),厘清了周氏兄弟、周某彪、劉氏父子等涉案人員的行為習慣和作息規(guī)律,至此,一個精準打擊制售假品牌潤滑油的收網行動擺上了專案組的工作日程。
始于暴利 卻走上覆滅之路
在3個多月的高強度連續(xù)工作中,專案組民警深挖核實了該制售假冒品牌潤滑油產業(yè)鏈的眾多環(huán)節(jié),厘清了周氏兄弟、周某彪、劉氏父子等涉案人員的行為習慣和作息規(guī)律,于是,一個精準打擊制售假品牌潤滑油的收網行動開始了。經過充分的情報研判和周密部署,8月12日中午,專案組抽調了200多名精干警力分6個行動小組,分赴常州的武進、新北、天寧等地,對生產、銷售、倉儲等場所的涉案人員及主要犯罪嫌疑人的居住點展開集中抓捕,而位于武進的生產場所更是重中之重。
在連續(xù)24小時的收網行動中,專案組民警共抓獲銷售假冒“長城”等知名品牌潤滑油犯罪嫌疑人13人,查獲潤滑油原料400多噸,假冒“長城”等知名品牌成品200多桶,涉案價值3000多萬元。制售假冒品牌潤滑油為這些人帶來了暴利,也讓他們走上了覆滅之路。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周某、周某順、周某彪、劉某等7人因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被刑事拘留,有6人被依法取保候審。
專案組查明,2015年初,周某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經營油品廠的周某彪。周某彪持股的這家油品廠成立于2011年,從事著零售成品潤滑油的小本生意,通過從外省市采購半成品工業(yè)潤滑油原料重新調配灌裝后,以自己的品牌對外出售。善動“小腦筋”的周某看中的正是這小本生意背后的可操弄玄機。兩人暗通款曲,一拍即合。通過包裝銷售假品牌潤滑油,利潤得到了成倍增長,面對突如其來的暴利,原本合法經營的周某彪等人越過了法律的紅線。2016年底,周某又認識了制作油桶的劉氏父子,一番商討后,劉氏父子同意為周某提供“長城”等品牌潤滑油灌裝桶和防偽標簽,至此,該制售假冒品牌潤滑油的產業(yè)鏈完全形成。
武進公安分局經偵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案主要是侵犯到了商標持有人的知識產權,如果大家都去制假售假,那也就不會有人搞創(chuàng)新,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包括人家的著作權、商標的專利權等,假冒偽劣產品質量無法保證,損害消費者權益。同時,提醒公眾,大多數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它的價格都是遠遠低于市場價格的,如果你發(fā)現購買的商品遠遠低于市場價,那么這個大概率,可能來源是不正當的,很有可能買到假貨。在日常生活中如發(fā)現此類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犯罪行為,請及時向行政監(jiān)管部門或公安機關舉報。廣大生產經營者,本身對假冒偽劣產品具有一定的辨別能力,更應該知法守法,切記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