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鵬飛,彭俊,曾志成,姚小磊,彭曉芳,彭清華,李傳課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眼病與視功能保護中心,湖南 長沙 410208;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7;3.長沙市中醫(yī)院眼科,湖南 長沙 410100)
視網膜色素變性(RP)是一種嚴重危害視力的遺傳性眼病,其特征是雙眼發(fā)病,慢性進行性視力損害并伴有眼底色素變化[1-2]。其遺傳方式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及X連鎖隱性遺傳等,近親結婚發(fā)病率遠高于非近親結婚者。我國人群發(fā)病率約為1/4 000,男女比例約3∶2[3]。RP往往伴隨著眼底視網膜血流的變化[4],血液供應減少[5],視網膜組織缺氧是RP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6],尋求安全、有效治療RP的方法,減少致盲率是目前國內外眼科學者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以RP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了益氣明目丸與抗氧化劑維生素E對RP患者視網膜電圖(ERG)、血液動力學的影響,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10月-2019年1月在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眼科、湖南省長沙市中醫(yī)院眼科門診的RP患者70例140眼,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5例。治療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22~73歲,平均年齡(37.26±5.21)歲;病程3~36 a,平均病程(10.73±2.66)a。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23~69歲,平均(36.38±6.12)歲;病程2~37 a,平均病程(11.51±1.79)a。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18歲≤年齡≤80歲;②臨床表現(xiàn)為夜盲,眼底表現(xiàn)為視盤蠟黃色萎縮,視網膜血管變細,赤道部視網膜血管旁色素沉著,符合RP診斷[7];③無藥、食物過敏史;④未接受本研究以外的藥物治療;⑤簽署知情同意書;⑥均自愿參加本研究。
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腎臟疾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等;②合并有白內障、青光眼、眼外傷等其它眼病者;③合并眼前節(jié)或眼后節(jié)急、慢性炎癥者;④近3個月內行眼部手術者,如青光眼手術、白內障手術、視網膜手術及玻璃體手術等;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⑥需長期服用其他藥物者。
對照組口服維生素E(浙江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每粒100 mg),每次1粒,每日1次。連續(xù)服用3個月。
治療組口服益氣明目丸(黨參10 g,黃芪15 g,白術10 g,菟絲子15 g,山藥10 g,茯苓10 g,黃精15 g,柴胡10 g,葛根10 g,丹參15 g,當歸10 g等,按現(xiàn)代制劑工藝制成小丸劑,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制劑科提供),每次10 g,每日3次。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xù)服用3個療程。
2.2.1 視網膜電圖 采用Metrovision CE 0459眼電生理儀檢測2組患者明適應及暗適應a、b波振幅及潛伏時變化。于治療前1 d及治療開始后1月、2月、3月各檢測1次。
2.2.2 血液動力學檢測 采用飛利浦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HDI-5000-SONOCT型,探頭頻率5.0 MHz)掃描眼球后三角區(qū),獲得睫狀后短動脈(SPCA)的血流頻譜。測量時取3~5個搏動周期的最佳頻譜,檢測參數包括收縮期峰值流速(PSV)、舒張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數(RI)及搏動指數(PI)。于治療前1 d及治療1月、2月、3月各檢測1次。
共納入患者70例,無脫失。
結果見表1。
結果見表2。
結果見表3。
RP患者存在眼部血流量的改變[8],視網膜的營養(yǎng)供應主要是靠脈絡膜的血液循環(huán)來完成,因此如何解決脈絡膜的血運是治療RP的關鍵,通過建立睫狀前動脈和赤道部后脈絡膜血管的吻合,形成側支循環(huán),可以調節(jié)患者眼部血流,改善脈絡膜動脈血流量[9]。RP患者的視力損失與視網膜血流量之間密切相關[10-12],睫狀后短動脈主要供應脈絡膜及視網膜血液,能在一定程度上估算脈絡膜血流。本研究對其進行了檢測,發(fā)現(xiàn)益氣明目丸能提高眼部血流量,增加視網膜血液供應。
表1 2組患者不同時間明適應ERG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治療1月比較,△P<0.05,△△P<0.01;與治療2月比較,▲P<0.05,▲▲P<0.01;與同時期對照組比較,#P<0.05,##P<0.01。
表2 2組患者不同時間暗適應ERG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治療1月比較,△△P<0.01;與治療2月比較,▲▲P<0.01;與同時期對照組比較,##P<0.01。
表3 2組患者不同時間血液動力學結果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治療1月比較,△P<0.05,△△P<0.01;與治療2月比較,▲P<0.05,▲▲P<0.01;與同時期對照組比較,#P<0.05,##P<0.01。
中醫(yī)定義視網膜色素變性為“高風內障”,是以夜盲和視野縮窄為主癥的眼病,該病在《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中又名高風雀目、高風障癥、陰風障等[13]。《目經大成·陰風障》記載:“大道行不去,可知世界窄,未晚草堂昏,幾疑天地黑”[14],在《秘傳眼科龍木論·高風雀目內障》中記載“惟見頂上物”[15]?!对瓩C啟微》中對其并發(fā)癥也有一定的認識:“多年瞳子如金色”[16]?!峨s病源流犀燭·目病源流》謂本病“亦有生成如此,并由父母遺體”[17]。認為該病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先天稟賦不足所致,視網膜色素變性發(fā)展到晚期還可并發(fā)白內障和視神經萎縮導致患者完全失明。
李傳課教授認為視網膜色素變性的主要病機為虛中夾瘀,其創(chuàng)制的益氣明目丸選用黨參、黃芪、白術、茯苓等藥健脾補虛,益氣明目;山藥、黃精、菟絲子既可補脾,又可補腎,久服聰耳明目;柴胡助補益藥升舉清陽,上達于目;當歸、丹參養(yǎng)血活血以化瘀,現(xiàn)代研究表明丹參的入血活性成分13個,包括隱丹參酮、木犀草素、丹參酮ⅡA等,其治療RP的作用靶點有117個[18-19];葛根可助柴胡升舉脾胃之清氣,又因葛根含黃酮苷,現(xiàn)代研究認為其能擴血管,增加血流[20]。諸藥合用,共奏補脾益氣、活血明目之功。實驗研究證實益氣明目丸可抑制視網膜感光細胞凋亡因子的表達[21],從而維持視力。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益氣明目丸能提高RP患者明適應及暗適應a、b波振幅,降低血流阻力,改善眼部血液供應,這可能是益氣明目丸治療RP的作用機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