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生忠
摘 要:心理壓力過大已經(jīng)成為困擾青少年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一個主要問題,語文教師要尋找合適的方法來進行緩解,提高學生抗挫折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要以語文教材為平臺,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引起學生思想共鳴;通過資源共享,創(chuàng)造心理體驗情境;引導學生找準自我定位,設(shè)立可行目標。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壓力;緩解;成才
中圖分類號:G444;G6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1-0024-02
社會對人才素質(zhì)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新時代的人才不僅要具備專業(yè)學科知識,還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學生能夠考高分固然重要,但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往往能夠促進他們今后的發(fā)展。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性格比較叛逆,內(nèi)心比較脆弱,個性較強,辨別是非能力較弱,有時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作為語文教師,要利用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解開他們的心結(jié),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本文對語文教學中緩解學生心理壓力的策略進行探討。
一、以語文教材為平臺,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
語文教材包含各種題材的文章,散文、詩歌、小說等每一種文體都包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編者在編排教材的時候也是看重教材的思想性的,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要以教材為平臺,深度挖掘每篇文章的思想性。這樣,才能在完成知識教學任務的同時也完成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
例如,教學《愚公移山》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本篇課文所提出的知識目標,更重要的是還要讓學生體會到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可能取得成功,這也是對意志品質(zhì)的一種鍛煉。教學《社戲》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體會作者當年看戲時的愉快心情,更要讓學生體會文中雙喜聰明、善解人意、體貼他人的人格品質(zhì)。對于學生來說,這也是一次結(jié)合生活的德育。
三維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設(shè)置,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引導學生從整體把握文章,挖掘文章的思想性,注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達成,以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引起學生思想共鳴
語文學習需要學生激發(fā)情感,將作者的情感與自己的情感聯(lián)系起來產(chǎn)生共鳴,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的文章有一個深刻的掌握。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引起學生思想共鳴,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要讓學生在一種和諧平等的課堂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語文學習有時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這是語文學科的特性所決定的。當學生給出的答案與參考答案不同時,作為語文教師要靈活分析,辯證應對,肯定學生的閃光點,指出存在的問題。當學生的思維出現(xiàn)嚴重偏差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楚到底哪里有問題,這樣學生才能改正。例如,分析《社戲》中雙喜人物形象的時候,針對雙喜和六一公公的對話,一些學生對雙喜的形象產(chǎn)生誤解,認為雙喜是一個陰險狡詐的人。作為語文教師,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要批評學生,而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理解將“陰險狡詐”這樣的詞用在一個孩子身上是非常不合時宜的,因為孩子的心是天真無邪的,并沒有“陰險狡詐”一說,他只是想用自己的話來堵住六一公公的嘴,這也體現(xiàn)出孩子有強烈的羞恥心。經(jīng)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對雙喜人物形象的理解更加立體,對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有了這種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作為教師也能找出學生思想中存在的誤區(qū),通過對錯誤思維的正確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情感體驗。
其次,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育的民主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機會的均等化,二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接受平等的教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學優(yōu)生還是學困生,教師都要一視同仁。因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優(yōu)點,有些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強,有些學生寫作水平高,有些學生能繪聲繪色地進行朗讀,這些都是孩子們身上難能可貴的優(yōu)點。作為語文教師,要放大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設(shè)計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會不斷提升。
三、通過資源共享,創(chuàng)造心理體驗情境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心理體驗情境,這樣有助于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備課的過程中要通過多條途徑來找尋教學資源,也可以要求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搜集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關(guān)的學習資源,這樣有助于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分享所搜集的資源,在分享的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借鑒,這樣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眼界與思想,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在教學《最后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普法戰(zhàn)爭的背景資料,讓學生能夠結(jié)合背景資料感受到韓麥爾先生以及小弗朗士的愛國情懷,這也是對學生進行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在教學《斑羚飛渡》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演示老斑羚甘愿當橋拯救種族的過程,提高學生對老斑羚的認識,體會它們甘心付出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珍愛動物的理念;在教學史鐵生的《我與母親》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借助學生事先收集的史鐵生的資料進行講解,便于學生理解母親說的那句“好好活”,培養(yǎng)學生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四、引導學生找準自我定位,設(shè)立可行目標
學習要樹立目標,有了合理的目標學生才能朝著目標大踏步邁進。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雖然我們相信自己的力量與青春的力量,但還是要找好自己的位置,期望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健康成長。如果期望過高,當學習受到阻礙時,學生便會失去信心,或者是一蹶不振;如果期望過低,學生很容易就實現(xiàn),就會失去奮斗目標,停滯不前。因此,結(jié)合實際情況設(shè)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有著重要意義。適度的壓力能夠給人提供奮斗的動力,過度的壓力則會導致人身心俱疲。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要理性地幫助學生分析,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要讓學生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盡力去學習各門科學文化知識,這樣事后回想起來才不會因為自己沒有盡全力而感到后悔。
此外,作為語文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只有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下學生才能健康成長。社會需要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人才,正確的價值觀也是學生成才和健康發(fā)展的必要保障。
五、結(jié)束語
心理壓力過大已經(jīng)成為困擾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一個主要問題,所以教師要尋找合適的方法來進行緩解。實踐證明,將語文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融合,緩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壓力,是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師要以語文教材為平臺,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引起學生思想共鳴;通過資源共享,創(chuàng)造心理體驗情境;引導學生找準自我定位,設(shè)立可行目標。要通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便學生遇到問題之后進行合理的處理與解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陳聰聰.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14).
[2]葛媛媛.語文學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摭談[J].語文建設(shè),2017(18).
[3]成武軍.淺談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語文教學之友,2016(01).
[4]楊芬芳.隨“情”潛入“心”,育人細無聲——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語文學刊,2011(12).
Thinking on the Strategies for Relieving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essure in Chinese Teaching
Bai Shengzhong
(No. 5 Middle School,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Excessiv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fo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young students.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find appropriate ways to alleviate the frustratio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resist setbacks, and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healthy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by using Chinese textbooks as a platform; 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a good teaching atmosphere so as to arouse students' resonance; 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a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through sharing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guide students to find their own position and set feasible goals.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lleviation; talent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