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華,黃桂柳,覃小珊,黃贊松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廣西 百色 533000)
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種重要的信號轉導系統(tǒng),是哺乳動物體內廣泛存在的信號通路,其能將細胞外刺激信號轉導至細胞核內,誘導基因轉錄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p38 MAPK信號通路對壓力、缺氧、炎癥等刺激敏感,參與炎癥,細胞生長、分化,細胞周期以及細胞凋亡等的進程[1],被認為是細胞信息傳遞的共同通路,在多種疾病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肝臟疾病眾多,常見的有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等,目前尚未找到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法,如何預防及治療這些慢性肝病成為日益嚴峻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因此尋找新的肝臟疾病治療靶點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發(fā)現,p38 MAPK信號通路的異常表達與肝炎[2-4]、肝纖維化[5-6]、肝癌[7]等肝臟常見疾病關系密切,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進程中伴隨著p38 MAPK信號通路的改變,且可能是各種抗肝炎、抗肝纖維化及抗肝癌藥物作用的靶點。現就p38 MAPK信號通路與肝炎、肝纖維化、肝癌發(fā)生發(fā)展及其與抗肝病藥物之間的關系進行綜述。
1.1p38 MAPK信號通路組成 MAPK是一組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該信號通路在真核生物的進化中相對保守,在許多生物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包括細胞生長、分化、凋亡、炎癥以及對環(huán)境壓力的反應等[8-9]。胞外信號調節(jié)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p38 MAPK是該信號通路的主要成員,可在各種疾病過程中被激活[10]。p38 MAPK是MAPK家族的關鍵成員之一,由MAPK、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APKK)和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MAPKKK)組成[11]。p38 MAPK信號通路轉導過程如下:MAPKKK磷酸化激活MAPKK,MAPKK激活后激活MAPK,MAPK雙位點磷酸化,最后激活p38 MAPK,p38 MAPK激活后進一步作用于下游因子(如重組人活化轉錄因子2、p38調節(jié)活化蛋白激酶),從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迄今為止,4種不同基因編碼的p38 MAPK亞型已經被識別,p38α(p38)和p38β是研究最多的亞型,兩者有75%的同源性,且在大部分組織中表達,p38α在肝臟中表達水平較高,提示p38 MAPK的異?;罨赡芘c肝臟疾病有關[12]。p38γ和p38δ亞型有70%的同源性,與p38α有60%的同源性,也被認為是p38 MAPK的替代品[13]。
1.2p38 MAPK信號通路功能 p38 MAPK是p38信號通路的樞紐,位于細胞質中,被激活后迅速轉運到細胞核內,作用于相應靶位。當受紫外線、氧化應激、DNA損傷劑以及生長因子、細胞因子等刺激時,蘇氨酸和酪氨酸雙重磷酸化后p38 MAPK被激活,作用于下游靶基因,引起相應的生物學改變[14-15]。p38 MAPK與炎癥、氧化應激、纖維化、腫瘤等多種疾病有關。研究發(fā)現,p38 MAPK在肝臟疾病中存在差異表達,在正常肝組織、慢性乙型肝炎組織、肝硬化組織、癌周肝硬化以及肝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逐漸升高,且其表達部位也不一樣,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組織中表達于細胞核,在癌周肝硬化組織及肝癌組織中表達于細胞質[16],提示p38 MAPK與肝炎-肝硬化-肝癌發(fā)展進程密切相關。
2.1p38 MAPK與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炎是以肝實質變性、壞死為主要特征的肝臟疾病,常見病因有病毒感染、酒精、自身免疫、藥物等,我國以病毒感染為首要原因,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最為常見。HBV感染是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原因,全世界有20億HBV感染者,約有2.4億發(fā)展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每年約65萬人死于肝硬化或肝癌[17]。研究發(fā)現,p38 MAPK信號通路在肝臟損傷和肝臟炎癥中起重要作用[2]。在正常肝組織、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p38 MAPK的磷酸化逐漸增加[3]。HBV感染可激活p38 MAPK信號通路[18-20],乙肝表面抗原誘導肝炎的過程可被p38 MAPK信號通路抑制劑SB203580所阻斷[18]。但有研究發(fā)現,在HBV感染早期,HBV誘導p38 MAPK發(fā)生磷酸化,促進HBV復制,而在感染晚期則通過抑制p38 MAPK/信號轉導及轉錄激活因子3信號通路抑制病毒復制[21]。乙肝核心抗原是HBV重要的核心蛋白,具有較強的免疫原性,與肝臟炎癥程度呈正相關,其可通過激活p38 MAPK信號通路促進肝細胞及肝癌細胞產生白細胞介素-6,進而導致肝炎發(fā)生[22]。重組HBV C抗原通過激活p38 MAPK、蛋白激酶B及ERK信號通路上調單核-樹突狀細胞中B7-H1的表達,進而促進肝臟炎癥的發(fā)生[23]。由此可見,p38 MAPK信號通路與HBV肝炎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其活化可能與肝炎活動呈正相關。
2.2p38 MAPK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酒精及其他明確的肝損傷因素外所致的肝代謝異常性疾病,是我國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慢性肝病,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肝炎、單純性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硬化。隨著疾病進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會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在肝炎階段盡早干預對改善患者預后有一定幫助。多項研究發(fā)現,p38 MAPK信號通路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密切相關,其可能成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療靶點[4-5,24-25]。1,25-二羥維生素D3通過抑制p38 MAPK信號通路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發(fā)揮保護作用[4]。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通過抑制p38 MAPK信號通路改善肝細胞脂肪變[5],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另有研究發(fā)現,激活p38 MAPK信號通路可能具有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24]。在谷氨酸鈉誘導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通過激活Toll受體4/p38 MAPK信號通路抑制下游腫瘤壞死因子-α及白細胞介素-6的表達而抑制肝臟炎癥,進而發(fā)揮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24]。在高脂飲食誘導小鼠中發(fā)現,激活p38 MAPK信號通路可使胰島素受體底物2表達減少,進而導致脂代謝以及肝胰島素抵抗紊亂[25]。
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藥物,研究發(fā)現,p38 MAPK信號通路可能是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藥物作用的靶點[26-28]。疏肝健脾方藥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一定作用,其可能通過下調肝組織中p38 MAPK信使RNA及蛋白水平改善血脂代謝,減輕脂肪蓄積,抑制炎癥因子,減輕肝細胞炎癥反應[29-30]。高脂飲食刺激腸道p38 MAPK信號通路激活,而副干酪乳桿菌N115及低聚果糖則抑制腸道p38 MAPK磷酸化,降低腸道黏膜損害,減少腸源性脂多糖進入機體,減輕肝臟炎癥反應,減少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肝臟脂肪沉積,起到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31]。
2.3p38 MAPK與其他原因導致的急性肝損傷 急性肝損傷指肝細胞在較短時間內發(fā)生損傷,功能迅速降低或喪失,伴有凝血功能障礙、黃疸等癥狀,是一種可以發(fā)展為肝性腦病的臨床綜合征,患者常無慢性肝病史,可進展為急性肝功能衰竭,臨床病死率較高且無特異性治療方案,多由病毒感染、用藥、飲食不當、乙醇攝入過量以及放射性元素損傷等引起。肝細胞損傷后產生并釋放大量炎癥因子,導致肝細胞結構損傷、壞死甚至纖維化[32-34]。p38 MAPK與急性肝損傷有關。趙文璽[35]構建小鼠肝損傷模型發(fā)現,模型組p38 MAPK及其磷酸化形式表達水平升高。在誘導急性肝衰竭小鼠的過程中,隨著誘導時間的延長及病程進展,p38 MAPK磷酸化水平逐漸升高[3]。膿毒癥大鼠肝損傷模型中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α及肝功能損害標志物丙氨酸轉氨酶的表達水平均升高,而使用p38 MAPK抑制劑SB203580抑制p38 MAPK信號通路后,以上因子的表達水平均降低[36]。王策[37]也發(fā)現,慢性間歇性缺氧在導致肝損傷的同時也可活化p38 MAPK信號通路,阻滯p38 MAPK信號通路后,肝損傷程度減輕。沉默自噬相關蛋白7后,p38 MAPK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號通路激活,進而增強了刀豆蛋白誘導的急性肝炎反應[38]。以上研究提示,p38 MAPK與急性肝損傷的發(fā)生有關,其可能促進急性肝損傷的發(fā)生發(fā)展。也有研究認為,p38 MAPK在急性肝損傷中發(fā)揮保護作用,花青素通過激活p38 MAPK信號通路減輕脂肪肝的缺血再灌注損傷[39]。p38α缺陷的肝細胞中,JNK過度活化不足以介導腫瘤壞死因子誘導的肝損傷,然而,肝細胞中p38α和IκB 激酶2聯合下調可導致脂多糖注射后肝功能衰竭,表明p38α與核因子κB通路協同作用,通過拮抗JNK的激活保護肝細胞免受細胞因子誘導的損傷[40]。
抗肝炎藥物的作用靶點與p38 MAPK信號通路有關。在D-氨基半乳糖聯合Pam3CSK4誘導的大鼠急性肝損傷模型中,二甲雙胍起保護作用,其作用后p-ERK1/2、p-應激活化激酶/JNK、p-p38 MAPK表達水平均降低,提示二甲雙胍減輕肝炎癥反應與p38 MAPK信號通路有關[41]。大黃素作用于暴發(fā)型肝炎小鼠后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降低,肝壞死減少,促炎因子及趨化因子表達水平降低,抑制肝中CD4+及F4/80+細胞浸潤,p38 MAPK及核因子κB被激活,提示大黃素可預防急性肝損傷,其可能是通過抑制CD4+和F4/80+浸潤以及激活CD4+T細胞和巨噬細胞中p38 MAPK-核因子κB通路發(fā)揮作用[42]。
3.1p38 MAPK信號通路與肝纖維化的關系 肝纖維化是各種致病因子作用后導致慢性肝損傷及肝臟修復和愈合的結果。引起肝纖維化的常見病因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0%)、HBV感染(30%)、丙型肝炎病毒感染(15%)以及酒精(11%)[43]。肝纖維化是一種病理狀態(tài),可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纖維化不是一個單向進行性過程,從原則上來說是可逆的,故若能阻滯肝纖維化階段,則有可能阻斷肝硬化或肝癌的發(fā)生。因此,研究肝纖維化的形成過程并針對其關鍵過程進行干預有重要意義。p38 MAPK在肝纖維化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肝纖維化過程中,p38 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而在恢復期逐漸下降[44-45],抑制p38 MAPK信號通路可改善肝脂質沉積、逆轉肝纖維化[46-47]。
3.2p38 MAPK信號通路參與肝纖維化的機制 肝纖維化是肝內實質及非實質細胞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被激活,從而促進基質降解、誘導細胞發(fā)生炎癥反應、促進纖維化發(fā)生,進而引發(fā)肝纖維化的發(fā)生發(fā)展,目前肝纖維主要由肝星狀細胞合成,故認為肝星狀細胞的活化與增殖在肝纖維化中起關鍵作用,抑制肝星狀細胞活化與增殖或促進其凋亡則是阻止肝纖維化發(fā)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策略。Parsons等[48]發(fā)現,在肝纖維化進程中ERK、JNK及p38 MAPK可調節(jié)肝星狀細胞的活化。吳凌康等[49]也發(fā)現,肝星狀細胞活化程度越高,p38 MAPK磷酸化程度越高,而阻斷p38 MAPK信號通路后肝星形細胞活化程度降低。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激活肝星狀細胞是肝纖維化的關鍵步驟,而TGF-β1激活肝星狀細胞與p38 MAPK及ERK MAPK通路有關[50]。以上研究提示,p38 MAPK信號通路可促進肝纖維化進程,可能通過促進肝星狀細胞激活實現,故抑制p38 MAPK信號通路是治療肝纖維化的一個方向。
3.3p38 MAPK是抗肝纖維化藥物作用的靶點 目前尚未找到能有效逆轉肝纖維化的藥物。多種藥物有逆轉肝纖維化進程的作用,且作用機制與p38 MAPK信號通路相關。大黃酸作用于四氯化碳誘導的大鼠肝纖維化模型后,大黃酸組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層粘連蛋白、Ⅲ型前膠原氨端肽、TGF-β1及p38 MAPK的水平降低,提示大黃酸的抗肝纖維化作用可能通過抑制p38 MAPK信號通路實現[51]。槲皮素有護肝、抗炎及抗纖維化作用。研究發(fā)現,p38 MAPK和p-p38 MAPK在四氯化碳誘導的肝纖維化大鼠的肝組織中表達增加,而槲皮素作用后p38 MAPK及p-p38 MAPK的表達均減少[2]。Gu等[52]研究發(fā)現,肝纖維化組大鼠p-p38 MAPK的表達水平升高,而薯蕷皂苷可抑制肝星狀細胞活化,并減輕大鼠肝纖維化程度,同時抑制p38 MAPK磷酸化,使用p38 MAPK抑制劑SB203580抑制p38 MAPK信號通路后發(fā)現,肝纖維化相關指標表達水平降低,提示p38 MAPK信號通路與肝纖維化發(fā)生有關,且薯蕷皂苷的抗肝纖維化作用可能通過p38 MAPK信號通路實現。牛磺酸可能是通過上調TGF-β1表達,激活p38 MAPK-JNK-胱天蛋白酶9/8/3信號通路促進肝星狀細胞凋亡[53]。以上研究提示,p38 MAPK信號通路不僅與肝纖維化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可能還是抗肝纖維化藥物作用的靶點,在抗肝纖維化藥物研究中有良好的前景。
肝細胞癌是肝癌的主要類型,世界范圍內每年約有100萬患者死于肝癌,其中約一半發(fā)生在中國,目前尚不完全了解肝癌發(fā)生的細胞及分子機制,也未找到高效的藥物[54-56]。研究顯示,p38 MAPK參與了腫瘤的進展過程,包括細胞增殖和遷移[57]、凋亡[58]、生存和血管生成[59]等。此外,p38 MAPK也與肝癌密切相關,參與了肝癌細胞增殖、遷移、侵襲、轉移、自噬、凋亡、耐藥等。
4.1p38 MAPK與肝癌發(fā)生有關 p38α MAPK可作為腫瘤啟動子或抑制因子發(fā)揮作用。有學者認為p38α MAPK是作為腫瘤啟動子發(fā)揮作用的,因為p38α MAPK的表達及活性在肝癌細胞中明顯增強[60]。在二乙基亞硝胺食用水法誘發(fā)Wistar大鼠肝癌的過程中,p38 MAPK磷酸化水平在0~9周時升高,至14、16周時降低,18周時升高,20周時又下降[6]。趙軍艷等[7]研究發(fā)現,肝癌組織中p38 MAPK的表達水平高于肝硬化組織,其在肝癌組織中的表達與患者性別、年齡、腫瘤直徑、有無轉移及分化程度無明顯關系。魏小勇和饒榮生[61]也發(fā)現,肝癌組織中p38 MAPK的表達水平高于非癌組織,其與年齡、性別、病理分型、腫瘤大小等臨床病理特征無相關性,但與甲胎蛋白值、有無癌栓等相關,與分化程度呈負相關,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呈正相關,梁佳等[62]的研究也支持此結論。但有研究發(fā)現,活化的p38 MAPK誘導p16和p14/p19表達,其與p53-p21級聯反應共同引起生長停滯和衰老,起到腫瘤抑制作用[63]。小鼠肝細胞中p38α的缺失促進N-亞硝基二乙胺誘導的肝細胞癌,促進JNK/c-Jun途徑的激活,增強肝癌細胞增殖[64-65]。在人肝癌組織中,p38 MAPK的活性明顯低于鄰近肝組織,且與腫瘤大小呈負相關,進一步研究發(fā)現,p38 MAPK活性的降低可能是細胞凋亡阻抗的原因,從而導致肝癌細胞無限制生長[1]。此外,p38α MAPK通路的靶點熱激蛋白27的磷酸化與人肝癌大小、侵襲、腫瘤分期呈負相關[66]。與此相反,另一研究顯示,p38 MAPK磷酸化與腫瘤大小及低存活率呈正相關[67]。以上研究表明,p38 MAPK在肝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作為啟動子還是抑制因子起作用尚未明確,不同的研究結果不同,造成這種矛盾的原因考慮與組織和腫瘤的發(fā)生階段有關,但可以肯定的是p38 MAPK與肝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且與肝癌患者預后相關,未來還需要更大的肝癌樣本以分析p38 MAPK信號通路在肝癌進展中的作用。
4.2p38 MAPK參與肝癌多種病理生理過程 細胞增殖是腫瘤細胞的重要惡性生物學行為,不受控制的肝細胞增殖對肝癌的發(fā)展很重要。MAPK信號通路是調節(jié)細胞存活、增殖及應激反應的因子,與多種腫瘤的凋亡級聯反應有關。有研究認為,p38 MAPK可增強細胞增殖,而另有研究認為p38 MAPK可抑制腫瘤增殖[68-71]。Zhao等[72]報道,甲基CPG結合蛋白2通過活化ERK1/2及抑制p38 MAPK的表達促進肝癌細胞增殖,提示激活p38 MAPK可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葛根素能抑制肝癌SMMC7721細胞的增殖,促進細胞凋亡,激活MAPK信號通路(p38、JNK、ERK1/2發(fā)生磷酸化),提示葛根素抗肝癌作用機制與p38 MAPK信號通路的激活有關[73]。芳樟醇通過誘導HepG2細胞發(fā)生細胞周期阻滯,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促進ERK、JNK及p38 MAPK磷酸化,提示芳樟醇的抗肝癌作用與MAPK活化相關[74]。由以上研究發(fā)現,p38 MAPK信號通路與肝癌細胞增殖、凋亡等關系密切,該信號通路的激活可能抑制肝癌細胞增殖、促進凋亡,激活p38 MAPK信號通路可能是治療肝癌的有效途徑。但也有研究發(fā)現p38 MAPK激活可促進肝癌細胞增殖。熊志勇等[75]通過構建穩(wěn)定表達長鏈非編碼RNA張力蛋白同源缺失性基因假基因1的肝癌細胞發(fā)現,肝癌細胞增殖和細胞遷移能力降低,p38 MAPK蛋白表達減少,提示張力蛋白及同源缺失基因假基因1可能通過抑制p38 MAPK通路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同時也說明p38 MAPK的激活可能促進了肝癌細胞的增殖遷移。綜上所述,p38 MAPK信號通路在肝癌細胞增殖中的作用尚未明確,其激活后對肝癌細胞增殖的作用亦不明確,需進一步研究。
p38 MAPK信號通路與肝癌侵襲轉移有關,在肝癌的侵襲轉移中起促進作用。干擾素誘導的跨膜蛋白3通過激活p38 MAPK途徑促進基質金屬蛋白酶9表達,進而促進肝癌侵襲轉移[76]。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會導致急性及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丙型肝炎病毒的非結構蛋白3具有丙型肝炎病毒加工所必需的絲氨酸蛋白酶活性及病毒復制所需的解螺旋酶活性,還具有調節(jié)細胞增殖的作用,提示其可能與丙型肝炎病毒誘導肝癌有關[77]。有研究顯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基質金屬蛋白酶9的表達增加,非結構蛋白3可促進基質金屬蛋白酶9的表達,增強肝癌細胞侵襲轉移,這種促進作用可被ERK1/2抑制劑、p38抑制劑阻斷,提示ERK1/2、p38 MAPK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的肝癌以及侵襲轉移有關[78]。但在小鼠肝癌模型中發(fā)現,p38α可抑制體內肺和肝腫瘤的形成[64,79]。
p38 MAPK也與肝癌化療耐藥有關。在建立順鉑耐藥細胞株HepG2/CDDP的過程中,隨著耐藥表型的增加,p38 MAPK磷酸化逐漸增強,同時p38 MAPK抑制劑SB203580可降低HepG2/CDDP細胞對順鉑的耐藥性、G0/G1期細胞比例、Bcl-2/Bcl-2相關X蛋白比值以及減少P-糖蛋白的表達[80]。而在肝癌組織中,p38 MAPK蛋白表達水平高于癌旁組織,且其在肝癌組織中的表達與P-糖蛋白呈正相關[81],P-糖蛋白是腫瘤耐藥的關鍵蛋白,其高表達提示細胞耐藥性高。以上研究提示p38 MAPK與肝癌耐藥呈正相關,抑制其表達可作為逆轉肝癌耐藥性的一種治療方式。
4.3p38 MAPK是中藥抗肝癌的靶點 天然產物是藥物和先導化合物的重要源泉,以天然產物為基礎的新藥研究是世界各國新藥研究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抗肝癌藥物研究中有良好的前景。目前藥物種類繁多,其機制及效果均需進一步研究。多項研究證實,中藥抗肝癌作用機制與p38 MAPK信號通路有關[82-87]。在不同的肝癌細胞中,p38 MAPK所起的作用不同,大部分文獻報道p38 MAPK通過誘導肝癌細胞凋亡起作用,但也有報道顯示p38 MAPK起抑制細胞凋亡的作用,導致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與細胞種類、細胞增殖分化狀態(tài)以及應激刺激不同有關。
特勒內酯是從天然植物金挖耳中提取的一種桉烷內酯類化合物,可誘導肝癌細胞凋亡及細胞周期阻滯,抑制p38 MAPK信號通路后,特勒內酯誘導的細胞凋亡與細胞周期阻滯作用減弱,證實其可能通過激活p38 MAPK信號通路起作用[82]。Lin等[83]的研究也發(fā)現,大黃素可抑制細胞增殖及侵襲,誘導細胞凋亡,可能通過激活p38 MAPK信號通路、抑制ERK/MAPK及蛋白激酶B信號通路起作用。扶正清解方可抑制腫瘤生長,故可作為多種腫瘤的輔助治療用藥。Chen等[84]研究證實,扶正清解方可通過活化p38 MAPK和線粒體依賴性凋亡途徑誘導HepG2細胞凋亡。從蘆筍中提取的甾體皂苷小百部苷B是一種活性細胞毒性成分,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增殖,誘導癌細胞周期阻滯和凋亡,并伴隨ERK和p38 MAPK的磷酸化,ERK抑制劑PD98059和p38 MAPK抑制劑B203580可消除小百部苷B誘導的細胞周期阻滯和細胞凋亡,逆轉細胞周期和凋亡相關蛋白的表達,提示小百部苷B可能通過激活ERK和p38 MAPK,導致細胞周期阻滯和誘導細胞凋亡[85]。烏頭多糖可抑制H22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同時還可抑制裸鼠抑制瘤的增殖,促進p38 MAPK磷酸化,而總p38表達無變化,表明烏頭多糖在體內外均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其機制與p38 MAPK信號通路有關[86]。以上研究均證實p38 MAPK激活后細胞凋亡增加,但也有研究認為抑制p38信號通路后可增加細胞凋亡。Lin等[87]研究發(fā)現,非洲防己堿作用于肝癌SMMC7721、HepG2及Hep3B細胞后可抑制癌細胞增殖,也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的增殖,同時發(fā)現細胞侵襲轉移相關因子上皮鈣黏素表達增加,神經鈣黏素、基質金屬蛋白酶2、基質金屬蛋白酶9表達下調,細胞凋亡相關因子胱天蛋白酶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蛋白發(fā)生斷裂,Bcl-2相關死亡啟動子表達增加,Bcl-2表達下調,總ERK1/2及p38 MAPK表達無變化,但p-ERK1/2及p-p38 MAPK表達下調,提示非洲防己堿可通過ERK及p38 MAPK通路影響肝癌的增殖、侵襲及轉移。
p38 MAPK信號通路是細胞內重要的信號轉導途徑之一,與肝炎、肝纖維化、肝癌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但其在不同疾病研究中的作用不一致,在同種疾病中不同研究中的作用也不一致,如p38 MAPK與乙型肝炎的活動呈正相關,但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抑制p38 MAPK有保護作用,也有研究顯示該通路激活后有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24];在肝癌中,肝癌組織中p38 MAPK蛋白表達水平升高,可作為腫瘤啟動子起作用,但也有學者發(fā)現其在肝癌中表達減少,作為腫瘤抑制因子起作用,這可能與細胞狀態(tài)、疾病類型、刺激類型等多種因素相關[63]。因此,p38 MAPK與肝臟疾病密切相關,進一步研究其在肝臟疾病中的作用機制以及作用于p38 MAPK信號通路的藥物對肝臟疾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