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師,秦冬雪,易 梅,沙 琳(通訊作者)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遼寧 大連 116027)
本文總結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7 例樹膠腫型神經(jīng)梅毒患者的磁共振表現(xiàn),并綜合相關文獻影像特征進行探討,旨在提高認識水平,減少誤診。
本組共7 例患者,年齡34.2±9.6 歲(21 ~55),男性4 例,女性3 例,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頭痛、惡心、嘔吐、失語等。血清學檢查:梅毒快速抗體試驗(+)6 例??拱滩〔《究贵w(+)2 例。本組7 例患者中1 例患者穿刺病理證實、2 例手術證實、4 例臨床確診。
采用GE1.5T 及西門子3.0T MRI 掃描儀,8 通道頭頸聯(lián)合線圈,3例患者均行常規(guī)顱腦T1WI、T2WI、FLAIR及DWI序列。掃描層厚5mm,間距5mm。掃描參數(shù):1.5T MRI:TR=450ms,TE=15ms;矩陣256×256;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橫斷面T2WI:TR=4500ms,TE=90ms,矩陣256×256;FLALR 序列:TR=10000ms,TE=138ms,TI=740ms,矩陣256×256。3.0T MRI:自旋回波序列(SE)橫斷面T1WI:TR=450 ~500ms,TE=7 ~9ms;矩陣256×256;FSE 橫斷面T2WI:TR=4300~5000ms,TE=95 ~106ms,矩陣256×256;FLALR 序列:TR=7000ms,TE=138ms,TI=740ms,矩陣256×256;DWI 序列:TR=3000;TE=94ms,b 值為0,1000s/mm2,矩陣128×128。1 例患者行T1WI 增強掃描,掃描前經(jīng)肘靜脈注入Gd-DTPA 15ml,注射速率為:2ml/s。所得MR 圖像由兩名副主任醫(yī)師以上放射科醫(yī)師閱片診斷。
磁共振圖像評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分析:病灶的數(shù)量、位置、大小、形態(tài)、周圍水腫、病灶內部情況、增強的方式與程度等。
本組7 例患者(2 例單發(fā)、5 例多發(fā))15 處神經(jīng)梅毒樹膠腫病灶,均位于幕上腦實質,其中位于皮層13 處(86.7%)、皮層下2 處;病灶實性部分T1WI 表現(xiàn)為等信號4 處;稍低信號11 處,T2WI 表現(xiàn)為等信號3 處、稍低信號11 處,病灶周圍可見大面積水腫。DWI 病灶均呈等低信號,Gd-DTPA 增強掃描可見病灶外緣光滑,15 處病灶均出現(xiàn)明顯不規(guī)則環(huán)形及結節(jié)狀強化,環(huán)壁較厚(大于3mm),內部可見不規(guī)則實性強化區(qū)9 處,鄰近腦膜增厚并明顯強化10 處。病灶最大徑1.1cm ~3.2cm。
本組7 例患者中1 例患者穿刺病理證實、2 例手術證實、4 例臨床確診;兩例手術病例術中見病灶紅色,質硬,血供及其豐富,與周邊組織邊界清楚;病灶包繞局部動脈血管。術后病理:送檢腦組織內可見肉芽腫性病變,伴凝固性壞死,未見多核巨細胞,病變周邊較多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少量中性粒細胞浸潤,符合梅毒樹膠腫病理改變。4 例臨床確診病例結合實驗室檢查及治療后隨訪證實。
3.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所致的一種性傳播疾病,目前認為,梅毒感染的早期,梅毒螺旋體從初瘡向全身擴散時即可穿透血腦屏障而侵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1]。CSG是梅毒螺旋體侵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于硬腦膜或軟腦膜處出現(xiàn)強烈的局限性炎癥反應而形成的腫塊樣病變,臨床較罕見,發(fā)病率僅占神經(jīng)梅毒的2.7 ~3.5%。本例即為樹膠腫型神經(jīng)梅毒,臨床誤診為顱內腫瘤而行手術治療。因此,提高對CGS 的認識及其診斷水平非常重要。
3.2 CSG 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頭痛頭暈、癲癇、局灶性神經(jīng)功能障礙等,也偶見精神異常、智能障礙,以頭痛為首發(fā)癥狀者較常見。閆志華等[2]報道的25 例患者中頭痛比例為52%(13/25)。高俊華等[3]發(fā)現(xiàn),頭痛與病灶鄰近腦膜增強有關,無頭痛癥狀者,影像學顯示病灶周圍腦膜受累不明顯。另外,高等還發(fā)現(xiàn),CSG 臨床表現(xiàn)與其影像學改變不相符:影像學表現(xiàn)相對較重,而臨床癥狀體征相對較輕,這可能是CSG 的臨床特點之一。
顱內可以出現(xiàn)與CSG 表現(xiàn)類似影像改變的病變有很多種,如腦腫瘤(膠質瘤、轉移瘤等)、腦膿腫、脫髓鞘假瘤、寄生蟲等[4]。這些疾病的影像表現(xiàn)有時存在“同影異病”的現(xiàn)象,但是它們亦存在細節(jié)上的差異,如CSG 更多見于腦表皮層、T2WI 多呈稍低信號、環(huán)內部更多見結節(jié)狀強化、鄰近腦膜多見強化,雖然這些征象非CSG 所特有,但確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當這些征象同時出現(xiàn),應高度懷疑CSG,與此同時,結合病史、臨床表現(xiàn)、梅毒抗體等實驗室檢查會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