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舒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藝術活動要面向全體幼兒,讓每個幼兒感受到美的熏陶,注重挖掘幼兒的藝術潛能,利用環(huán)境和資源促進幼兒發(fā)展。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幼兒教師要將自然資源與美術教育結合起來,突出辦園特色,引導、啟發(fā)幼兒形成正確的知識觀和審美觀。實踐中我們發(fā)現,幼兒對于所收集的自然資源常常有出其不意的舉動??偨Y過往的教育經驗,自然資源能夠豐富幼兒的美術教學,提升幼兒對美術活動甚至藝術活動的興趣,最終促進幼兒的綜合能力發(fā)展。
一、自然資源用于美術活動創(chuàng)作的種類
在挖掘幼兒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物品時,我們發(fā)現,這些物品和材料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1.天然的資源
指能夠從自然環(huán)境中獲取的資源,如樹枝、樹葉、石頭、小草、花朵等。地處農村的幼兒園自然資源豐富,孩子們把在河邊搜集的田螺、螃蟹的殼、小石頭放在巧手區(qū),在農田里收集絲瓜絡、干稻草、秸稈、枯樹枝、干樹葉、樹根、蘆葦等,利用這些自然物做各種玩具。如用稻草做草人、草棒,用玉米皮做成飛盤、用絲瓜瓤做造型、用樹枝布置環(huán)境等等。隨著活動的開展,我們發(fā)現孩子愛觀察身邊的環(huán)境了,什么東西都想撿回來。一個不起眼的小石頭,一個土豆、花生,一片玉米皮在孩子的眼里、手里都可以變幻成無窮的快樂。
2.生活中的資源
為了鼓勵幼兒收集資源的習慣,我們將日常不用的廢舊材料也劃歸為自然資源,包括廢舊報紙、紙箱、雜志等。生活中能夠被用來制作手工或美術創(chuàng)意的材料多種多樣,只要留心,身邊的每一樣東西都有可能成為幼兒活動的材料。我們可以選擇適合幼兒自主操作的材料,投放到幼兒日常的區(qū)域活動、藝術教育活動中,使自然資源、廢舊物品成為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再生資源。我們將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廢舊資源進行了歸類:
二、使用自然資源進行創(chuàng)意美術的活動策略
1.收集資源,啟發(fā)美術創(chuàng)作
我們鼓勵家長同孩子們一起收集自然資源,深入挖掘自然資源的教育價值,設計各類美術教學活動?;ǚ比~茂時節(jié),我們組織孩子到幼兒園室外的種植區(qū)進行寫生,在相同事物的刺激下,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視野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在收獲的季節(jié),我們帶領幼兒運用植物種子或果實開展創(chuàng)作活動。如,將收獲的玉米、大豆、小麥、豌豆等種子進行種子粘貼畫活動,孩子們創(chuàng)造性的粘貼出風景、花朵、動物等平面畫;將紅薯、土豆、蠶豆等進行組合造型活動,經過插接或直接上色創(chuàng)造出新的造型。孩子們的藝術表現與藝術創(chuàng)造在實踐動手活動中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與支持。他們不但樂在其中,教師們也從中尋找到有效培養(yǎng)孩子藝術表現能力的有效途徑與策略。
2.廢物利用,開展手工改造
手工活動是美術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用收集來的廢舊物品材料,引導幼兒通過拆解、繪畫、剪貼等多種方法,把一次性紙杯、紙碗、紙碟、吸管等組合起來制作;利用形狀、大小、色澤不同的石頭進行制作動物造型設計;把大小不同、形狀各異、顏色多彩的包裝紙盒設計成童話里城堡等有趣的藝術品;用布、紙、樹皮、樹枝、樹干、果殼、干草、干花、毛線、毛根、紐扣、舊光碟拼拼貼貼,使幼兒在做中玩、玩中樂,樂中學。
比如中班的幼兒用一次性餐盤做裝飾。先把餐盤倒扣在桌面上,用鉛筆畫出草圖,再用黑色記號筆描一遍。然后拿出水彩顏料和畫筆,左邊的太陽是紅色,右邊的月亮是黃色,以及藍色的天空。耐心等待顏料干透。再在太陽和月亮上畫兩個圓圓的臉頰,剪出黃色的星星貼上去。最后在頂部打孔,綁上繩子就可以將它掛起來作為房間里的裝飾。
3.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貫穿自然環(huán)保教育
使用自然資源,不僅僅要讓幼兒進行創(chuàng)意美術活動,更要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在幼兒熟悉的生活中,處處、時時、刻刻都蘊藏著自然環(huán)保教育、熱愛放大自然的契機。如盥洗時,我們可以利用合適的時機啟發(fā)孩子不要浪費水,節(jié)約用水,引導他們探索水的來源,以及沙漠地區(qū)、西北地區(qū)缺水的情況。進餐時,巧用引導語鼓勵孩子不挑食、不浪費糧食,從而愛護自然資源的生態(tài)道德觀念根植幼兒心田。
三、發(fā)動家長力量,借助創(chuàng)意美術促進家園共育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將自然資源創(chuàng)意美術活動與幼兒家庭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家長教育資源,確保家園教育的一致性。我們通過“家園欄”、“環(huán)境小報”向家長宣傳“低碳生活”的意義、方式、準則等,鼓勵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相關資料,在“綠色家園,低碳生活”主題活動中,開展了利用廢舊材料親自制作比賽,家長積極參與活動,他們和孩子利用廢舊材料(如飲料瓶、泡沫板、舊掛歷、瓜子殼、舊衣服等)共同制作的作品讓人驚嘆不已,在大家的驚嘆聲中,幼兒不僅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更深深地體會到了資源再利用的價值。
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各種自然材料形態(tài)萬千,各具特色,這些自然材料為幼兒的美術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教師只要引導幼兒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富于創(chuàng)造,這些材料就能變成一件件惟妙惟肖,生動逼真的作品?!懊佬g創(chuàng)作活動”讓幼兒在生活中“動”起來,感受生活、融入生活,并且愉快地進行創(chuàng)造,表現,從而獲得美的體驗,形成自然,真實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