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衛(wèi)華
橈骨遠端骨折是臨床最常見的腕部骨折,多見于老年人,占前臂骨折的74%左右,占急診骨折患者的17%左右。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均可引起橈骨遠端骨折,但多因間接暴力引起,最常見的損傷機制是跌倒時手過伸支撐,其次是運動相關損傷和交通事故[1]。對于簡單、穩(wěn)定的關節(jié)外骨折及部分關節(jié)內骨折,通常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即可獲得較為滿意的療效[2]。本試驗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有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治療指征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著重研究了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聯(lián)合復方鹿茸健骨膠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效果。具體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10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2組,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年)診斷標準,且均有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治療指征。2組患者均為自愿參與本試驗,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本試驗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2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19~71歲,平均年齡為(46.36±2.24)歲;其中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患者20例,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患者23例,橈骨遠端關節(jié)面骨折伴腕關節(jié)脫位(Barton骨折)患者7例。觀察組:3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為(46.12±2.34)歲;其中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患者19例,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患者22例,橈骨遠端關節(jié)面骨折伴腕關節(jié)脫位(Barton骨折)患者9例。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2組患者具有比較價值。
1.2 治療方法所有研究對象都使用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治療:①治療前根據患者的X線、CT等,準確判斷骨折類型以及移位方向;②矯形復位:從患者的患肢遠端沿著縱軸對發(fā)生移位的橈骨進行牽引,待畸形骨折被矯正后使用反折手法進行骨折部位的復位;③石膏外固定:矯形復位完成后,將患者患肢的腕關節(jié)用石膏固定,注意1周后檢查患者的復位情況,若有石膏松動或移位情況,則重新固定。4周后行X線檢查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在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期間注意防止壓瘡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觀察組還需加用復方鹿茸健骨膠囊(國藥準字Z20060239,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制藥廠)輔助治療:每天3次,每次口服5粒(1.8 g),連續(xù)服用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觀察2組患者的消腫時間、骨折愈合時間、Cooney腕關節(jié)評分。Cooney腕關節(jié)評分:①疼痛評估:患者無疼痛(25分),患者偶爾感覺有輕微疼痛(20分),患者疼痛明顯但可以忍受(15分),患者疼痛劇烈不能忍受(0分);②功能評估:患者腕關節(jié)功能恢復到受傷前水平(25分),患者腕關節(jié)功能輕微受限(20分),患者腕關節(jié)功能明顯受限(15分),患者腕關節(jié)功能完全喪失(0分)。
2.1 2組患者的消腫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對比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消腫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明顯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消腫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對比 (例,
2.2 2組患者的Cooney腕關節(jié)評分對比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Cooney腕關節(jié)評分明顯更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Cooney腕關節(jié)評分對比 (例,
橈骨遠端骨折指的是距橈骨遠端關節(jié)面3 cm以內的骨折[3]。因為橈骨遠端是密質骨和松質骨之間的交界處,橫截面呈四邊形且骨皮質較弱,因此力學結構較弱,所以此處一旦受到外力,很容易發(fā)生松質骨塌陷、皮質骨粉碎以及橈骨縮短現(xiàn)象[4]。橈骨遠端骨折多為間接暴力引起。跌倒時,手部著地,暴力向上傳導,發(fā)生橈骨遠端骨折[5]。根據患者受傷機制的不同,橈骨遠端骨折可分為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以及關節(jié)面骨折伴腕關節(jié)脫位(Barton骨折)[6]。其主要體征為:腕部劇烈疼痛,明顯腫脹,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移位嚴重者可出現(xiàn)銀叉樣畸形或鍋鏟樣畸形,腕關節(jié)及前臂旋轉活動障礙,手指活動因疼痛而受限;橈骨遠端壓痛明顯,有縱軸擠壓痛,觸之有骨擦音。尺骨莖突較橈骨莖突向遠側突出[7]。其治愈標準不僅僅是骨折斷端的骨折愈合,還包括骨折處鄰近關節(jié)、肌肉的功能恢復[8]。據調查顯示,很多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在治療后,易遺留骨折部位臨近關節(jié)的功能障礙,導致關節(jié)粘連或僵硬,帶來終生的不便和痛苦,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9]。橈骨遠端骨折的治療有三大原則,即復位、固定以及康復治療[10]。固定體位要以解剖復位、骨折端穩(wěn)定、利于功能恢復為原則[11]。復方鹿茸健骨膠囊的主要成分為鹿茸、制何首烏、杜仲、紫河車、當歸、龜甲、水蛭、三七、砂仁。藥方中的鹿茸、紫河車以及龜甲等具有補腎健骨、補精填髓之效。水蛭、三七、砂仁以及當歸有活血止痛,益氣健脾之效,可提高蛋白質和鈣的吸收能力,還可改善骨代謝。杜仲的主要成分是木脂素類成份,主要作用是抗骨質疏松以及促進骨折愈合[12]。鹿茸的主要成分是多肽類,主要作用是壯腎陽、益精血、調沖任、強筋健骨、降低血脂[13]。
本試驗著重研究了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聯(lián)合復方鹿茸健骨膠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效果。觀察組使用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聯(lián)合復方鹿茸健骨膠囊治療,對照組僅使用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治療。結果: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消腫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明顯更短,觀察組的Cooney腕關節(jié)評分明顯更好。
綜上所述,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聯(lián)合復方鹿茸健骨膠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明顯緩解患者的疼痛,促進患者腕關節(jié)活動度的恢復,改善患者預后,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