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煜
(西安市長安區(qū)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100)
生產后6-8小時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稱為產后尿潴留。產后尿潴留是產科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常常影響子宮的收縮,導致陰道內出血量增加,給產婦增加痛苦,也是造成產后患者發(fā)生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1]。因此,在產婦的護理過程中,預防尿潴留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不僅有利于減少產婦產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健康的恢復,也有利于產科護理質量的提升,增加患者及家屬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本研究旨在探究分析產房內早期護理干預對產婦產后尿潴留的影響,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婦產科自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8例孕產婦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應組(n=49)與研究組(n=49),對應組年齡21-37歲,平均(27±1.5)歲;其中經產婦21例、初產婦28例;孕周34-41周,平均(38.3±2.6)周;孕次1-4次,平均(1.3±0.5)次。研究組年齡22-39歲,平均(28±2.5)歲;其中經產婦19例、初產婦30例;孕周35-40周,平均(39.7±1.3)周;孕次1-3次,平均(1.5±0.4)次。2組間上述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1.2 實施方法。對應組以常規(guī)的護理,研究組給予產房內早期護理干預,包括產前、產中、產后三個時期,具體干預有以下幾點:
(1)健康宣教:①產前:護理人員對孕產婦實施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屬講述尿潴留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以及產后及時排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生產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陪伴在孕婦身旁,給予其精神上的鼓勵以及分娩的正確指導,幫助和保障孕婦順利生產,避免過長的產程引發(fā)胎兒先露,膀胱壁受到壓迫,從而妨礙血液循環(huán),引起膀胱充血、水腫,導致尿潴留的發(fā)生[2]。③產后:產婦產后常常因過度的體力消耗而導致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流失,因此,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及家屬合理、健康、營養(yǎng)的飲食,同時多飲食水,增加尿液感受器的敏感性。對于不適于下床活動的患者,指導其練習便器的使用,幫助其完成床上排尿。
(2)心理護理:①產前:積極與產婦進行溝通,及時了解產婦心理狀態(tài),對于產婦內心所存在的各方面疑問,護理人員需及時進行解答。若患者存在有過于緊張情況,可指導產婦通過聽音樂、閱讀等方面對自身注意力進行轉移,緩解其緊張焦慮的不良心態(tài),最大限度幫助產婦進行放松。②生產時:在分娩中產婦難免會存在有不同程度疼痛感,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肢體或言語方式,鼓勵產婦,增加其生產的信心,從而幫助產婦從心理上,克服疼痛而造成的不良心態(tài)。③產后:及時安慰并將嬰兒抱給產婦,可給予表揚的言語,消除產婦的負面情緒,使其保證自我放松的心態(tài),鼓勵其下床自行排尿,可同時尋求患者家屬的幫助,使產婦克服恐懼心理,避免因擔心疼痛而不敢排尿,從而引發(fā)尿潴留的發(fā)生。
(3)預防護理:除了患者主觀因素導致的尿潴留,藥物因素和產程延長,也是導致孕婦產后尿潴留發(fā)生的重要原因[3],因此在生產結束后,應及時停止麻醉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避免因藥物刺激,而導致膀胱肌肉收縮失調,排尿無力,從而引起尿潴留。同時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縮短產程。對于剖宮產產婦,根據尿意和膀胱充盈程度來決定放尿時間,盡量縮短置管時間。
1.3 觀察指標及效果判定。①對比分析兩組產婦的產后首次排尿時間、尿潴留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等指標,比較2組總體護理效果。②產后8小時以上未排尿者記為尿潴留患者。③護理滿意度分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產婦產后首次排尿時間比較。統(tǒng)計兩組產婦的產后首次排尿時間,可得以下數據,如見表1。
表1 2組產婦產后首次排尿時間比較[n(%)]
2.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統(tǒng)計兩組產婦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可得以下數據,如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2.3 應用效果。在2組產婦應用不同的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尿潴留發(fā)生率6.12%顯著低于對應組18.37%(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96%顯著高于對應組89.80%(P<0.05)。
尿潴留是分娩后常見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對產婦的健康極為不利,而且延長了產婦的住院日,增加了患者的費用,嚴重者甚至還可導致膀胱破裂或產后大出血等,影響產婦身心健康[4]。其發(fā)生原因有許多,主要有腹壓下降、疼痛刺激、藥物影響、精神因素、產程延長等。由于產程延長,使原先受胎頭先露壓迫的膀胱三角區(qū)黏膜進一步充血水腫,發(fā)展到膀胱底部,尿道括約肌水腫充血,增加了產后尿潴留的機會;生產過程中難免會對會陰部側切,造成孕婦產后會陰部疼痛,引起膀胱括約肌痙攣或者因孕婦疼痛不敢用力排尿[5],而發(fā)生尿潴留;此外,環(huán)境的改變和孕婦產后體虛等一系列因素引起精神過度緊張,也容易導致小便不能順暢排出。
針對以上問題,總結以下早期干預護理措施:①評估尿量,正確評估膀胱儲尿量,督促產后及時排尿,是預防尿潴留的重要措施。②提供隱蔽的排尿環(huán)境,注意產婦產后病房環(huán)境的隱蔽性。③指導患者調整體位,協(xié)助患者盡可能以自己習慣的姿勢排尿,對于絕對臥床休息和剖宮產手術的患者,應事先有計劃地訓練床上排尿,以免不適排尿姿勢而導致尿潴留。④誘導排尿,可利用某些條件反射,誘導患者排尿,比如聽流水聲,用溫水沖洗會陰部等。此外,熱敷、按摩可放松局部肌肉,刺激排尿,或者采用針刺方法,也可以起到促進排尿的作用。⑤做到嚴密的監(jiān)護,檢查宮體高度,了解膀胱充盈情況,有助于早發(fā)現,早處理。
綜上所述,早期督促、指導和幫助產婦排尿,盡早恢復膀胱功能,是防止產后尿潴留發(fā)生的關鍵。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可得:對產婦給予產房內早期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少產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在促進產婦身體恢復方面臨床效果顯著,因此可在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中,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