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延武,吳德玲,2,許鳳清,2,張 偉,2,黃 琪,2,王桐生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安徽 合肥 230012;2.中藥飲片制造新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 合肥 230012;3.安徽中醫(yī)藥大學藥理學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12)
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解表、透疹的功效,是臨床上常用的解表藥[1]。中藥成分復雜,以單一成分指標作為其質(zhì)量評價的依據(jù)有很大的局限性[2]。在現(xiàn)行的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荊芥主要以揮發(fā)油含量、胡薄荷酮含量來控制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無法全面反映產(chǎn)品的質(zhì)量[3]。
中藥指紋圖譜作為一種綜合的、可量化的色譜鑒定手段,在中藥質(zhì)量控制和鑒別中都起到重要作用[4-7]。利用中藥色譜指紋圖譜可對中藥材質(zhì)量進行全面、合理、精確的評價[8]。聚類分析是用相似度來衡量樣品之間的親疏程度,并以此來實現(xiàn)分類的一種方法[9]。主成分分析法是將多個相關性指標轉換成少數(shù)幾個相互獨立的綜合指標,從而使繁多的求解目標簡化的一種方法[10]?;诖?,本研究通過建立高效液相指紋圖譜檢測不同產(chǎn)地的23批荊芥藥材,結合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夠簡單快速區(qū)分出不同產(chǎn)地的荊芥樣品,并對其質(zhì)量進行綜合評價,為不同產(chǎn)地荊芥藥材的鑒別與質(zhì)量評價提供新的途徑。
1.1 儀器 HITACHI Primaide高效液相色譜儀(四元泵,自動進樣器,柱溫箱,二極管矩陣檢測器):日立高新技術有限公司;ME204 電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HH-6型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常州普天儀器制造有限公司;KQ-500DE 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Milli-Q超純水系統(tǒng):美國Millipore公司。
1.2 試藥 胡薄荷酮對照品(批號 YBF18052406)、橙皮苷對照品(批號 YBF18052412)、迷迭香酸對照品(批號 M-024-181210):南京元寶峰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MREDA色譜乙腈、MREDA色譜甲醇:美國Meridian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荊芥樣品經(jīng)安徽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劉守金教授鑒定為唇形科植物荊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干燥地上部分。23批藥材產(chǎn)地來源見表1。
1.3 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 將各批次樣品色譜圖數(shù)據(jù)導入2012年版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軟件中,對各批次荊芥藥材進行整體相似性評價。
2.1 溶液制備
2.1.1 標準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迷迭香酸、橙皮苷、胡薄荷酮對照品1.63、1.58、1.13 mg,加甲醇溶解,分別制成65.2、63.2、45.2 μg/mL的迷迭香酸、橙皮苷、胡薄荷酮對照品溶液。
2.1.2 供試品溶液制備 稱取0.5 g荊芥粉末,粉末均過二號篩,置具塞三角瓶內(nèi),加甲醇25 mL,密塞,稱定質(zhì)量,加熱回流30 min,放冷,用甲醇補足減失的質(zhì)量,搖勻,取續(xù)濾液,過0.22 μm微孔濾膜,即得。
2.2 色譜條件 色譜柱:以依利特SinoChrom ODS-BP(5 μm,250 mm×4.6 mm)色譜柱為分析柱;乙腈-0.05%磷酸水作為流動相系統(tǒng),流動相A為乙腈,流動相B為0.05%磷酸水。梯度洗脫:0~20 min,10%~25% A;20~40 min,25%~27% A;40~45 min,27%~33% A;45~50 min,33%~43% A;50~55 min,43%~60% A;55~63 min,60%~85% A;63~65 min,85%~10% A;65~70 min,10% A。柱溫設置為30 ℃,進樣量為20 μL,檢測波長為283 nm,流速1.0 mL/min,運行時間70 min。
表1 樣品產(chǎn)地來源
2.3 指紋圖譜方法學考察
2.3.1 精密度試驗 按“2.1.2”項下方法制備同一批供試品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記錄荊芥結果顯示28個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 (參比峰為12號峰) 的RSD分別為0.047%~0.958%和0.563~0.984%,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3.2 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批次樣品,按“2.1.2”項下方法分別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按“2.2”項下色譜條件平行測定。記錄荊芥結果顯示28個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 (參比峰為12號峰) 的RSD分別為0.117%~1.476%和0.745%~2.103%,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3.3 穩(wěn)定性試驗 按“2.1.2”項下方法制備同一批供試品溶液,按“2.2”項色譜條件,分別在0、2、4、 6、8、10、12 h進樣分析。記錄荊芥結果顯示28個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 (參比峰為12號峰) 的RSD分別為0.146%~1.344%和0.513%~2.259%,表明供試品溶液在12 h內(nèi)穩(wěn)定性良好。
2.4 指紋圖譜分析與評價
2.4.1 共有峰的確定 將23批荊芥藥材依照“2.1.2”項下方法制備成供試品溶液,并按“2.2”項方法進行測定。將所得的23批荊芥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依次導入到2012年版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軟件進行多點校正,自動匹配,通過對比色譜圖確定共有峰為28個[11]。見圖1。另將橙皮苷、迷迭香酸、胡薄荷酮對照品色譜圖與樣品色譜圖中相應位置的色譜峰進行比較,確認樣品指紋圖譜中12號峰為橙皮苷,13號峰為迷迭香酸,25號峰為胡薄荷酮。見圖2。
圖1 23批荊芥藥材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
圖2 荊芥藥材的共有模式圖
2.4.2 相似度分析 分別將23批荊芥樣品的色譜圖導入2004年A版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軟件里,以生成的特征指紋圖譜共有模式為對照,計算各批次樣品的相似度,同時考查色譜峰的一致性。結果見表2。
2.5 系統(tǒng)聚類分析 以23批荊芥指紋圖譜中的28個共有峰峰面積為變量,用SPSS 23.0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分析軟件對其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選用質(zhì)心聯(lián)接聚類方法,采用歐式距離度量標準,計算樣品的相似性程度,聚類結果見圖3。結果表明,23批荊芥藥材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亳州產(chǎn)荊芥一類(即S1-S17),河北安國、河北定州、河南周口、四川自貢產(chǎn)荊芥分為另一類(即S18-S20)。同時后一類還可進一步劃分為三類,具體可分為河南周口(S22)第一類,四川自貢(S23)第二類,河北安國(S19-S20)、河北定州(S21)、河北玉田(S18)為第三類。
2.6 主成分分析
2.6.1 主成分因子特征值、方差貢獻率分析 采用SPSS 23.0軟件對28個共有峰的數(shù)據(jù)進行Z-score標準化處理后,進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其中主成分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是選擇主成分的重要依據(jù),其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見表3。同時結合碎石圖(見圖4)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圖中主成分因子6處有明顯的拐點,且特征值是大于1的,這說明前6個主成分因子的分析結果基本顯示了不同產(chǎn)地荊芥藥材的相似度與差異性。
表2 23批荊芥指紋圖譜相似度
圖3 23批荊芥聚類分析圖
表3 6個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
圖4 主因子碎石圖
由載荷矩陣(表4)可見,成分8、11、13、14、15、16、19、20、21、22在主成分1上有較高的載荷量,即主成分1主要反映了這10個成分指標的信息;成分1、2、3、4、6、7、10在主成分2上有較高的載荷量,即主成分2主要反映了這7個成分指標的信息;同理,主成分3主要反映了成分23、25這2個指標的信息,主成分4主要反映了成分24、27這2個指標的信息,主成分5反映了成分18、28這2個指標的信息,主成分6主要反映了成分17的信息。同時結合載荷圖(圖5),矩陣中主成分1、2、3上具有高載荷值的成分指標,在載荷圖中,皆分布在距離原點較遠的位置,即載荷值越大與原點距離越遠。這也說明了載荷圖成分分布規(guī)律與載荷矩陣中數(shù)值大小具有一致性。
2.6.2 不同產(chǎn)地荊芥藥材主成分得分、綜合得分及排序分析 利用上述6個主成分對23批不同產(chǎn)地的荊芥藥材樣品進行綜合質(zhì)量評價,各主成分因子得分、綜合得分(利用公式)及排序見表5,同時以主成分為變量繪制23批不同產(chǎn)地荊芥藥材樣品的得分圖,見圖6。
注:F1—F28為峰1—峰28
表4 初始因子載荷矩陣成分
表5中各批次荊芥藥材樣品的排序結果表明綜合得分排名最高的為S7藥材樣品,來自于安徽亳州;綜合得分排名最低的為S22藥材樣品,來自于河南周口;從整體排序來看,綜合得分排名靠前的荊芥樣品為安徽亳州、河北唐山等地,而排名最后的荊芥樣品來自于四川自貢及河南周口。另外結合得分圖(見圖6)可以看到,在主成分1中,S15、S11荊芥樣品得分較高,在主成分2中S7、S18荊芥樣品得分較高。
表5 23批荊芥藥材主成分因子得分及排序
注:F1—F28為峰1—峰28
通過查閱文獻分別對檢測波長、提取溶劑、流動相系統(tǒng)進行篩選,最終確定在283 nm檢測波長下,提取溶劑為甲醇,在以乙腈-0.05%磷酸水作為流動相時,色譜峰的峰型更尖銳,同時基線平穩(wěn),分離度較好。
本實驗通過高效液相色譜得出5個產(chǎn)地23批荊芥藥材的色譜圖,建立了測定的色譜條件,并且對23批荊芥進行指紋圖譜研究,用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SPSS 23.0軟件進行評價,通過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對不同品種荊芥藥材進行鑒別與質(zhì)量評價。結果發(fā)現(xiàn)所收集樣品中安徽、河北產(chǎn)的荊芥質(zhì)量相對較好。另外,實驗中樣品主要以安徽產(chǎn)荊芥為主,河北及其他產(chǎn)地的批次相對較少,后期可考慮進一步豐富樣品批次加以驗證實驗結論。
綜上所述,本實驗研究的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檢測方法簡便快捷,重現(xiàn)性好,可用于荊芥的質(zhì)量控制,聚類分析結果與主成分分析結果為不同產(chǎn)地荊芥質(zhì)量評價研究提供借鑒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