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 陳亭亭 胡安梅
【摘要】目的:探討耳鼻喉科患者疾病的心理護理對策。方法:選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間在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90例患者。根據(jù)患者是否住院采取不同護理措施,對照組患者給予臨床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心理護理管理,對比分析兩組耳鼻喉科患者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調查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和睡眠狀況。結果: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焦慮評分對比,差異均較大(P 【關鍵詞】耳鼻喉科;疾病;分析;心理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210-01 門診是醫(yī)療工作的窗口,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首先需要經過門診,醫(yī)院門診中最大的科室是耳鼻喉科,耳鼻喉科收治的疾病種類較多,同時患者的來源比較廣泛,病情也較復雜,顯然耳鼻喉科護理工作量較大,其臨床中很少時間給予患者心理護理[1]。本研究對耳鼻喉科患者的心理護理對策進行分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間在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90例患者。根據(jù)患者是否住院采取不同護理措施,門診護理患者納入對照組,其中男性21例,女24例,年齡在16~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82±3.09)歲,其中耳病患者16例,鼻病患者11例,喉病患者18例。住院患者納入為觀察組,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齡在17~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7l±3.45)歲,其中耳病患者15例,鼻病患者15例,喉病患者15例。給予2組耳鼻喉科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并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不影響本研究的研究結果。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的耳鼻喉科患者接受臨床常規(guī)護理,包括給予患者臨床常規(guī)檢查,根據(jù)常規(guī)的流程給予患者護理,對其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和了解,做好各項記錄。確保患者就診環(huán)境舒適。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觀察組的耳鼻喉科住院67例患者心理護預,在患者入院之后及時進行護理幫助,措施如下。(1)心理干預。通常耳鼻喉科患者病情較復雜,同時其疾病具有多變性,這種情況將引起患者抑郁、恐懼等不良情緒,從而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2]。另外,針對部分癥狀突出患者需要做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例如耳鳴患者,耳鳴患者本身的存在明顯的不適癥狀,再加上耳鳴會導致日常生活、工作遭受嚴重影響,所以心煩、焦慮情緒嚴重,對于這一類患者需要做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及時安撫患者情緒促使其意識到配合醫(yī)護操作對于癥狀控制的影響,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2)健康宣教。要求耳鼻喉科成立專業(yè)評估小組,評估患者疾病程度,為患者講解疾病的常見癥狀,及其常見的治療方法??刹扇《喾N宣教形式,包括講座、視頻、宣傳冊等,為患者講解疾病治療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可以積極面對疾病。(3)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對耳鼻喉科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及時安撫患者,熱情接待患者,減少患者的恐懼感,關心患者的情緒,增強患者的安全感。開導患者,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緒,給予患者相應的溫暖和關心,消除患者的孤獨感[3]。 1.3 觀察指標 1.3.1 對耳鼻喉科患者焦慮狀況進行測評 主要采用焦慮自評最表(SAS)對耳鼻喉科患者焦慮情況進行評分,包括項目,采用l~4級評分法,焦慮狀況評分越高說明焦慮程度越高。 1.3.2 對耳鼻喉科患者睡眠質量進行評分 主要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評價患者的睡眠質量。滿分為50分,總分高于35分表示睡眠質量差,分數(shù)越高說明睡眠質量越差。 2 結果 2.1 兩組耳鼻喉科患者SAS評分情況 護理前,兩組耳鼻喉科患者SAS評分對比,差異不明顯,具有可比性。護理后兩組耳鼻喉科患者SAS評分對比,差異明顯(P<0.05);兩組耳鼻喉科患者睡眠情況對比護理前,兩組耳鼻喉科患者睡眠評分對比,差異不明顯。護理后兩組耳鼻喉科患者睡眠評分對比,差異明顯(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方式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滿意度(97.7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滿意度(84.4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下表2。 3 討論 臨床耳鼻喉科的患者較多,很多環(huán)節(jié)需要檢查,經過臨床研究顯示在耳鼻喉科中,其疾病的特點具有多器官性、多變化性、多交叉性等等,同時耳鼻喉科患者存在較多的不良心理情緒,包括抑郁、焦慮、恐懼等,這些心理情緒將影響患者于護理人員之間的正常溝通,進而對臨床診療及患者的康復會造成嚴重的影響臨[4]。另外,耳鼻喉科疾病具有突發(fā)性,給患者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疼痛,尤其患者對陌生環(huán)境會有恐懼,使患者大大失去安全感。顯然需要對耳鼻喉科患者心理護理”[5]。本研究給予觀察組耳鼻喉科患者心理干預,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包括疾病宣教、針對性護理等等,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睡眠評分對比,差異均較大(P均<0.05)。給予耳鼻喉科患者心理護理,有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給予耳鼻喉科患者臨床心理護理干預,有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耳鼻喉科患者睡眠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趙悅,牛建偉.針對耳鼻喉科門診患者疾病分析及心理護理分析[J].醫(yī)藥,2016(10):00165-00165. [2] 柳斐.心理護理干預對耳鼻喉科老年手術患者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76):243-244. [3] 陳莉.門診耳鼻喉患者護理中的常見問題與護理對策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1):262-262. [4] 付春琴.對78例耳鼻喉患者心理護理路徑的研究[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6(30):13-14. [5] 蔡彥芬,莫小路,陳錦繡.對行手術治療的耳鼻咽喉疾病患者在圍手術期進行心理護理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