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興躲
【中圖分類號】R6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1-007-01
一、什么是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癥分為血栓性靜脈炎和靜脈血栓形成兩種。前者是因為出現(xiàn)炎癥而引發(fā)血栓形成,血栓是繼發(fā)性的;后者是指先形成血栓,繼而導致靜脈壁出現(xiàn)炎癥。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率較高,對于骨折患者而言,形成血栓的風險更是遠高于一般人群。形成靜脈血栓后,若不能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可能導致血栓隨血流擴散到全身各個部位,如果流到肺部后,栓子脫落,就會形成肺栓塞,嚴重時會使患者出現(xiàn)猝死等癥狀。因而,一旦患者出現(xiàn)骨折,應該對患者日常行為習慣高度重視,必須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形成靜脈血栓。
二、為什么骨折后容易形成靜脈血栓?
靜脈內膜發(fā)生變化,凝血機制亢進,血流速度變緩等因素均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靜脈血栓。先來說說靜脈內膜變化對于血栓形成的影響,因為骨折患者骨頭受到損傷,與此同時,容易對周圍組織及血管造成連帶傷害,引發(fā)靜脈內膜發(fā)生變化,如果靜脈內膜變得粗糙,靜脈瓣出現(xiàn)萎縮,在瓣膜附近容易出現(xiàn)血小板凝聚粘附等現(xiàn)象,進一步形成血栓。骨折患者因受到外界突發(fā)刺激,會使人凝血機制出現(xiàn)亢進情形,會使纖維蛋白原活性提高,其溶解活性卻降低,血小板聚集導致血液更容易凝固;此外,骨折造成的組織和血管損傷還會使大量的凝血活性酶進入血液循環(huán),進一步促進了血液凝集,導致血栓極易形成。發(fā)生骨折后,患者相應部位的運動往往會受到限制,導致該部位血流速度較為緩慢。加之骨折患者需要長期靜坐或者臥床休息,會使靜脈回流的肌肉彈力下降,容易使靜脈回流受到影響,加之血液粘稠程度較大,進而容易導致靜脈血栓的形成。
血栓就像血管內的軟木塞,能夠阻斷血液流動,一旦形成血栓,就有栓子脫落的風險。部分骨折患者出現(xiàn)靜脈血栓后,栓子脫落就會隨血液運輸?shù)狡渌M織器官,如被運輸?shù)椒尾烤涂赡苄纬煞嗡ㄈ?,如果出現(xiàn)肺栓塞卻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就會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如果血栓隨血流移動到四肢,就會導致手部腳部組織因缺血而進一步造成損傷。造成血栓的因素有很多,對血液系統(tǒng)和血管而言,凡是能導致血流速度變慢,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使血管壁破損的原因均能導致血栓形成,靜脈和動脈均有發(fā)生血栓的可能性,只不過是靜脈向心臟回流,靜脈血栓可通過心臟將栓子運輸?shù)饺砀鱾€部位,更容易使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對于骨折患者而言,骨折部位的靜脈血流動會受到影響,此部位的血流流動速度明顯變慢,容易形成靜脈血栓。通常情況下,當我們運動時,尤其是走路或者跑步時,全身各個部位的血流速度就會變得比平時快。此時,腿部肌肉也得到活動,能夠對患者肌肉和腳部血管起到按摩作用,可以降低因血液長時間留在血管內同一部位而引發(fā)栓塞的風險,骨折患者由于長期不能進行運動,導致血液流通不暢,因而容易形成血栓。這也就是說運動量減少會明顯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概率。所以說骨折患者往往需要靜養(yǎng),長期臥床,不能下地活動導致了靜脈血栓風險的提升。
三、靜脈血栓的臨床表現(xiàn)與檢查
骨折后的患者患有靜脈血栓的風險大幅度增加,但如何判斷患者是否換上了靜脈血栓呢?一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鑒別,看骨折患者是否出現(xiàn)下列癥狀。如骨折患者局部組織出現(xiàn)腫脹,緊迫感,沉重感,發(fā)紅發(fā)熱,局部溫度比之前高,且十分疼痛時就要注意了,要到醫(yī)院進行一定的檢查,來判斷是否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血栓,如果沒有,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預防,如果已經(jīng)檢查出血栓,則需要根據(jù)醫(yī)囑進行服藥治療或采取其他方式進行治療,避免血栓擴散后對患者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
判斷是否出現(xiàn)血栓的檢查有凝血機制檢查、Ⅰ纖維蛋白原掃描檢查、超聲多普勒血流計檢查、紅外線顯像、阻抗容積描記術和靜脈造影等。
四、靜脈血栓該如何預防與治療呢?
骨折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血栓,血栓可能會導致患者組織出現(xiàn)損傷,全身疼痛,嚴重時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死亡的狀況。對于大多數(shù)骨折患者而言,只要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預防就能避免產(chǎn)生血栓。靜脈血栓的形成是有信號的。因為無論是身體的各個部位形成靜脈血栓還是動脈血栓,均會產(chǎn)生一定的癥狀,但是只有當栓塞的范圍很大時,身體才會出現(xiàn)嚴重的癥狀。那么骨折患者出現(xiàn)靜脈血栓時,身體會出現(xiàn)怎樣的信號?局部組織會變得腫脹,具有明顯的疼痛感,該部位的皮膚溫度比平時或其他部位要高。
骨折患者出現(xiàn)血栓就會引發(fā)患者身體疼痛及組織損傷。
骨折后形成的靜脈血栓能夠預防嗎?如果骨折后還未形成靜脈血栓,那么患者要通過適當運動或者是多喝水等方式來預防血栓形成。因為適當運動對于預防血栓形成具有積極意義。比如,骨折患者在緩慢活動時,可以使患者各個部位的肌肉收縮,可以促進血液流動速度,能夠使血栓形成的可能性顯著降低。因而,骨折患者如果能夠運動,就要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哪怕是揮揮胳膊,活動活動腿腳也是可以的,這些均能降低血栓形成風險。此外,多喝水能夠使患者避免脫水,還能起到稀釋血液的作用,因而,足夠的飲水量能夠使患者血栓形成風險降低。通常情況下,患者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尿液是深黃色,就說明水分補充不足,要加大飲水量。如果患者不能運動,那么就要對骨折部位附近的肌肉及組織進行按摩,或者是利用氣壓式自動循環(huán)泵輔助按摩,促進患者局部組織血液循環(huán)。此外,還可以服用抗凝藥物,降低血液發(fā)生粘滯的風險。
如果骨折患者已經(jīng)被診斷為靜脈血栓,大多采用保守治療,如服用非激素類抗炎藥物或使用鎮(zhèn)靜劑等,此外,還應該在醫(yī)生建議下積極參加治療,如用超聲波,紫外線和紅外線等進行治療。如果靜脈栓塞較為嚴重,則應該停止一切活動,立即臥床休息,讓患者發(fā)生栓塞的部位抬高,盡量高于心臟部位,并在此期間進行抗凝和溶栓的治療。如非必要,盡量不要使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