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波
有這樣一個案例:學習委員萌萌全票當選本學年“三好學生標兵”,實在可喜可賀!
可萌萌沒有獲獎后的喜悅,反而變得沉默了。兩天后,她走進班主任的辦公室,環(huán)顧四周,小聲說:“丁老師,我能單獨找您說件事嗎?”班主任很納悶,看到進進出出的老師和學生,只好把她帶到了走廊盡頭。
“這是我爸媽讓我?guī)Ыo您的一封信,您看看吧。”她耷拉著腦袋,語氣中帶著不安。“我可以現(xiàn)在看嗎?”她點點頭。信是這樣寫的:
尊敬的丁老師:
您好!
聽聞孩子被評為“三好學生標兵”,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卻又十分慚愧。上周六,她騙我們說是去補習,其實是跟著幾個小學同學在外面玩了一天。我們認為她的不誠信行為不配這個榮譽稱號,特請您撤銷她的榮譽稱號。
萌萌家長
2019年7月2日
如果我是萌萌的班主任,首先不會考慮這個獎狀撤還是不撤,而是先處理學生的心情再處理事情,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傮w來說,分兩步走。
處理心情也分兩步走。第一步,肯定心情和動機。細心的班主任已經(jīng)觀察到萌萌來的時候“環(huán)顧四周,小聲說”,交家長信的時候又“耷拉著腦袋,語氣中帶著不安”。班主任看完信之后可以這樣說:萌萌,老師看到你有些緊張和忐忑,你是怕老師會撤銷你的榮譽稱號,對嗎?(看到不安背后的原因是害怕,擔心榮譽被撤掉。老師明白了學生的心思,學生就會有被認可的感覺)。
第二步,肯定學生行為中值得肯定的部分。班主任的第二句話可以這樣說:你雖然害怕被老師撤銷榮譽,但還是把這封信交了出來,你沒有隱藏這封信,這是很需要勇氣的。所以老師認為你是一個有勇氣,很誠實的孩子。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在學生已有的行為中去發(fā)現(xiàn),去挖掘,去肯定其正面品質(zhì),這也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方式之一)。
當老師真誠地說完這兩句話之后,相信萌萌的心情會好很多,壓在心底里的一塊石頭也會放下。至于獎狀還能不能保留,已經(jīng)不太重要,因為她已經(jīng)感受到了老師的理解和信任,她跟老師的心理距離更近了。這個時候,老師的教育才能真正起作用,有效教育才剛剛開始。接下來,老師想要訓練和提升學生的某些意識與能力就變得容易多了。
如果老師費盡心思說了很多話,學生仍然油鹽不進,那就是沒有走進學生心里,沒有真正懂學生,沒有先處理好學生的心情。
在教育中,當師生之間心與心的距離很遠時,老師教育得再對,再好,也沒有效果。沒有效果的教育等于沒有教育。
第二大步是處理“騙”這件事。第三句話老師可以這樣問: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其目的是了解事情緣由、經(jīng)過、結(jié)果,了解具體事實,這個需要進一步核實,在這里就不贅述。)假如事實正如萌萌的家長信中所言,她答應(yīng)父母去補習,卻跟同學玩了一天。那么,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在這里有兩個點跟大家分享。
第一個點,引導(dǎo)學生站在兩方的角度去看“騙”這件事。站在父母的角度,覺得孩子撒謊,辜負了自己的信任。站在孩子的角度,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感到很委屈。所以當雙方想法不一致的時候,如何協(xié)商與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個點,即面對沖突的溝通能力。這是一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成長與訓練的能力。這個能力,家長和老師過去都容易忽視,也不知道怎么做。
那具體該怎么做呢?本文提供的方法就是一致性溝通。一致性溝通是當自己的想法跟對方有沖突時,以協(xié)商的姿態(tài)真實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和感受,以取得對方最大程度的理解。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一是很多孩子面對成人沒有勇氣表達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也就是勇氣和膽量不夠。二是即使有勇氣,也不會正確地一致性溝通,可能會采取從父母或者他人那里學來的方式。比如,吼叫、打岔、討好或者隱瞞等,無法達到讓別人理解自己的效果。這也是能力不夠的問題。
能力不夠,就需要懂的人來教。在家里,如果父母不懂,就無法教孩子。在學校,如果老師剛好懂,就可以教學生。如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具體操作請看示例:
老師扮演家長,學生扮演孩子。老師教孩子這么說:媽媽(爸爸),我想先跟同學玩,玩得開心后,補習效率更高。如果一天到晚埋頭學習,腦袋昏沉沉的,沒有得到很好的放松,學習效率很低。您想想是不是這樣的?如果您一天到晚工作,會不會覺得頭昏腦漲,工作效率低呢?如果這個時候您出去活動活動再回來工作,工作效率是不是就會高一些?
更何況,跟同學玩耍,也不是純粹瘋鬧,荒廢光陰,我們在一起也可以相互學到很多東西,還可以鍛煉與朋友交往的能力(讓家長看到玩耍也有利于學習。這樣的溝通就兼顧了父母的期待和孩子的想法,達到了最優(yōu))。
當孩子跟父母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孩子應(yīng)該通過一致性溝通取得父母對自己最大程度的理解,而不是靠隱瞞獲得一時之快,卻失去了父母對自己的信任。面對沖突時如何一致性溝通值得所有人學習,對于還在成長中的學生而言,更是需要不斷學習和訓練。
所以,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應(yīng)先處理學生的心情,讓他處于安定、被信任狀態(tài),然后再處理事情,在這個過程中給學生做示范,加強引導(dǎo)和訓練。
這個案例中,獎狀當然是不能撤的,獎狀是對萌萌過去成績和表現(xiàn)的肯定。新出現(xiàn)的問題,不是通過撤獎狀來教育她,而是要培養(yǎng)她新的能力,即與成人、與權(quán)威一致性溝通的能力。當學生真的能做到一致性溝通的時候,我們還要點贊。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師和家長也要有心理準備。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教研培訓中心)
責任編輯? 劉玉琴
兼職校對? 汪? 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