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王雪婧 趙銘欽
【摘要】青年教師作為高校師資的主力軍,其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高校整體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如何提升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構建一支高素質的青年教師隊伍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鑒于此,本文從立德樹人、崗前培訓、課前準備、課堂教學、教學監(jiān)管、科研反哺教學等多個層面分析了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及教學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教學能力;教學質量;青年教師;提升策略
青年教師思維敏捷、敢于創(chuàng)新,普遍具有較高的學歷學術水平,但缺乏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對如何進行課程設計、合理運用教學手段等方面知之甚少,這些直接影響了高校整體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因此,如何提升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構建一支高素質的青年教師隊伍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重視師德修養(yǎng)
首先,青年教師要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樂觀積極、愛崗敬業(yè),不僅僅把教書看成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要樹立為教育事業(yè)奉獻終身的堅定信念,勤勤懇懇對待教育這一神圣的事業(yè)。其次,要一視同仁、正視差異,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每個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都具有其獨特性和差異性,教師要承認差異、適應差異、追求多樣性,不能簡單地以成績或單一的標準來衡量他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最后,學會寬容和體諒。大學生多數(shù)是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來到外地求學,缺乏獨立、自理的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上需要一定過渡時期。作為教師,需要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感受,對待學生的過錯要有寬容之心,循序善誘,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二、系統(tǒng)的崗前培訓
高校青年教師大多數(shù)是畢業(yè)后直接進入高校任教的,雖然具有較高的學歷和工作熱情,但是普遍缺乏實際教學技能和經驗,課堂掌控能力不足。因此,系統(tǒng)、完善的崗前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崗前培訓除了包含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規(guī)和職業(yè)道德等常規(guī)培訓外,還需涵蓋入職試講、教學觀摩、精品課程學習、多媒體課件制作培訓、教學名師交流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經過系統(tǒng)的崗前培訓可以幫助青年教師熟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盡快完成從“學生”到“老師”的身份轉變。
三、充分的課前準備
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生構成、學科方向,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程度有針對性地準備教案。第二,鉆研教學大綱,明確每一章、每一節(jié)的培養(yǎng)目標、教學重難點、課時計劃等,在大綱的指導下深入研究教材,弄清教材的邏輯結構、重難點。第三,充分查閱資料。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要收集本學科各個方面的資料,尤其是要多參考其他老師的教案,再充分結合自身優(yōu)勢,融會貫通,匯集集體智慧來提高教案的質量。第四,教案的編寫。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課時計劃、教學步驟,讓重點知識條理化,難點問題階梯化,力求編制有側重點、簡明扼要的教案。
四、打造高效課堂
首先,課程的引入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可以通過引入諺語、故事或生活實例等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材料,將枯燥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其次,在授課方式上要注重課堂設計、合理銜接,力求重點內容突出,對于重點、難點、基本規(guī)律等必講之處,要講得通俗易懂、條理清晰。最后,可以采用數(shù)字多媒體教學、板書、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形式,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化、信息化教學手段相結合,使學生更直觀、更深刻地理解所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創(chuàng)造積極有效的課堂學習氛圍。
五、強化教學監(jiān)管,以賽促教
首先,由資深教授組成專業(yè)督導團隊,利用督導聽課的形式,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等進行評價,再結合教學督導的經驗、建議,指出授課教師的問題并指導其提升教學水平。其次,可以利用學生的教學督導作用。每學期學生以匿名方式提交評教打分表,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效果等進行打分反饋,做到教學相長,促進授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最后,通過教學競賽調動廣大青年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促進青年教師重視教學工作,努力鉆研教學業(yè)務,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六、科研反哺教學
高校教學與科研工作是相輔相成、和諧統(tǒng)一的,不是剝離的。教學是科研的基礎,科研工作又可以促進教學。高校教學主要依靠教科書進行,而現(xiàn)有教科書知識更新較慢,因而青年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大量的科學研究,全面把握本學科的國內外最新研究動態(tài)和最先進的理念,從而有效地將科研過程中獲得的新知識、新成果融入到教學內容中,補充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香.應用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困境 [J].信息記錄材料,2017(18):138-139.
[2]高微,徐家文,趙志鳳,孟君晟,丁麗麗.高校青年教師教育能力提升途徑[J].中國冶金教育,2018(6): 29.
(作者單位:河南農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