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關于中國人的自戀,我以為最典型的詞匯就是:“知己”。
也就是:他/她知道我,理解我,懂得我。
朝云是蘇軾的紅顏知己,懂得他一肚皮的不合時宜,但從來沒有人問過蘇軾:你懂朝云嗎?你知道她需要什么嗎?她是要愛要自由要尊重還是要平安?
而歆羨這故事的人,也沒人想過這個問題吧?
知己是單方面的,不包括知彼。
高山流水的故事,亦是知己不知彼。俞伯牙是表達者,鐘子期懂得他,對俞伯牙來說,知音者很重要。但是,站在鐘子期的角度呢,俞伯牙對他的意義是什么?
我們總在說:知己難求——我們?yōu)槭裁葱枰獎e人知道我?
我們總在抱怨“你/他/她不理解我?!薄獮槭裁慈思业美斫馕??
是不是,我們希望自己是太陽,其他星球都圍著自己轉?我們對他們無遠弗屆的影響力與控制力,組成了宇宙。
有多少人讀《紅樓夢》,會想要紫鵑一樣的朋友——紫鵑與黛玉之間,不是友情,是主奴。
這里面隱約的自我中心,自己也不曾意識到。
她性格開朗,很容易就交到了一堆鐵哥兒們,平日里走得挺近,也有共同話題。
可周末一次小投票,讓她懷疑自己的判斷:這些和她一起吃飯、玩耍、八卦的同學,有真心對她嗎?
這次投票是評選“最美同學”,共有10個候選人,她是其中之一。每個同學(包括候選人)可以各投2票。
她說:我沒奢望自己票選能得第一,還有老師的寵兒呢,還有班長呢,但我數了數人頭,覺得十票是妥妥的。可是我萬萬沒想到——老師您猜我拿到幾票?
我說:超過1票就不是個壞結果。
她說:1票也太差了吧。我只有4票,我心已經涼透了。我接受不了。我對朋友都真心實意地,他們對我這樣。我一直在反思,是不是我對他們太好,他們反而不把我放在心上?
我好奇的是:每人可以投2票,有1票你多半是投給了自己,另一票你投給了誰?
她一愣:這重要嗎?
我說:很重要。
你預計至少有十個人會投你,事實上有四位同學投了你,也就是說,至少有三位同學,你沒有投他們。更不用說你預計的那十個人,有九個人你都沒打算投——如果他們知道了這件事,心會不會比你更涼?他們把珍貴的一票給了你,得到了什么?你剛剛說的那些“你對他們太好,他們反而不把你放在心上”什么的,可不可以一模一樣,由他們重說一遍?
她……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我想她已經發(fā)現了:這是個死結。無論有多少同學投她,甚至她把自己的名額讓出來,她最多也只能投兩票。這注定是不平衡。
我誠懇地說:你得到的,已經比你付出的,要多了。而這已經證明了,你有很多真心的好朋友。而你的不快樂,也許來自你對“真心朋友”的執(zhí)念,你覺得人家愛你比你愛人家多天經地義,你覺得再多也不夠。
也許,可以放下對“真心朋友”的執(zhí)念。
這個詞大致就是“朋友”,但更務實本分。
一,只是在“玩”中結下的情誼,不是患難之交,生死之交;
二,這關系只是因為玩得好而發(fā)展的,談不上靈魂伴侶、肺腑相見。
三,玩得好則玩,玩不好則不玩,沒時間玩、沒心情玩、沒錢玩……都緣盡友盡。
這其實是現代社會里,大部分人際關系的實際情況。
我十分欣賞這個詞,認為早就該推而廣之,代替那些華而不實的“閨密…‘鐵哥兒們”。
一點兒沒有貶低“玩”或者“玩得好”的意思,我當然十分欽佩戰(zhàn)友們在戰(zhàn)火中建立起的珍貴交誼,那真是“過命的交情”。普通的人與人的交往,本來就深不到那個程度。
普通人,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上學、睡過上下鋪、你喜歡二次元正好他也喜歡;你喜歡某明星正好她也喜歡,你們一起COSPLAY過……就成了朋友。這些,前半部分都是命運的偶然,后半部分全是“玩”。
在考試時、在演講時、在利益面前,都可能是假的,玩的時候,一定真誠——這已經足夠了。
編輯/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