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智慧
麥姐盛出了油爆蝦,豬骨山藥玉米湯還在咕嘟嘟地冒泡
1月的上海飄著毛毛細(xì)雨。雨太小了,小到“重慶南路永豐村——優(yōu)秀歷史建筑”這個牌子都沒有濕。
院子里,3只貓警惕地看著訪客,卻沒打算溜走,好整以暇地舔著爪子。臨街的房子正在進(jìn)行“微改造”,前幾年刷的顏色不好看,現(xiàn)在要最大程度接近歷史“原貌”。
麥姐穿上羽絨服,打算下樓買菜。
生活和做菜一樣,講究的是有條不紊。
麥姐熟練地拐進(jìn)馬當(dāng)市場。因?yàn)榻裉熳龅牟硕?,她特意寫了一張紙條帶在身上。
“真是要過年了?!丙溄憧粗鴴斓脻M天花板的臘雞、臘魚說。如今的年不像過去那么有儀式感,而且大菜隨時可以吃,也不用非得等過年。只有這些每逢春節(jié)臨近掛出來的“年貨”,才讓人有了“過年”的期待。
水產(chǎn)品攤位的攤主叫住了她?!斑@個蟹很鮮的,我中午剛吃了兩只,絕對不會錯。”麥姐挑了3只蟹,又買了一袋基圍蝦?!昂游r太小了,不如基圍蝦吃起來舒服?!备顿~時,一只蝦從水池里跳了出來,在地上亂蹦,麥姐撿起來丟回了水池,對蝦的“鮮活”表示滿意。
買了一包小棍狀的年糕,麥姐又把紙條掏出來看了看,指了一只雞給攤位老板。老板手起刀落,把雞頭連雞脖子剁了下來,丟在一邊。麥姐急得大聲直叫:“欺你的手怎么那么快的,雞頭我要留著擺盤的!”老板嚇了一跳,趕緊又把雞頭放回了塑料袋。
提著一大袋菜走出市場,麥姐還在念叨:“平時她都不切雞頭的,怎么今天手那么怏!”
麥姐一家,在重慶南路永豐村生活了四十幾年。
重慶南路是上海極具歷史風(fēng)情的街區(qū),可以追溯到1889年的上海法租界。永豐村的建筑都是法式磚木結(jié)構(gòu)的房子,作為歷史建筑,前景是不斷修繕,不太可能被拆掉?!版溂摇鄙现挥幸粋€房源,沒有寫門牌號,面積460平方米,售價7650萬元,均價逼近17萬元。
重慶南路上還有巴黎公寓,住過大翻譯家傅雷;還有重慶公寓,住過美國記者史沫特萊;還有萬宜坊,住過鄒韜奮、胡敦復(fù)、錢杏郵、朱志堯、鮑咸昌、秦潤生、丁玲……
對面是歷史超過百年的復(fù)興公園,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法式園林。從復(fù)興公園出來是孫中山紀(jì)念館、思南公館、周公館。
這里還保留著老上海法租界的安靜氣息,又因新時代的資本的加持而愈發(fā)精致。這種新老交錯的氛圍,自然讓人更期待這一頓老上海人家自制的大餐。
麥姐養(yǎng)了很多花,富貴竹、綠蘿都有好幾盆,綠色的襯托下,一束紅色的富貴籽分外鮮艷。等到吃完飯,麥姐才想起來拍照時應(yīng)該把富貴籽放在餐桌中間,“效果更好”。
法式老房子的層高很高,差不多3.5米。午后的天光透進(jìn)來,非常敞亮。廚房里根本不用開燈。晚飯是六菜一湯,足足讓麥姐忙了一個下午。
切肉的時候,她用的是一把切肉刀,刀上的血槽很特殊,像樂高玩具一樣——有一個個小圓圈。
她打開上層的櫥柜,滿滿一柜子調(diào)料,有醬油、醋、魔鬼特辣辣椒醬、白胡椒粉、孜然粉、料酒、蜂蜜,光醬油就有四五種,還有一瓶黃酒。黃酒是調(diào)味的“靈魂”,可以把雞、魚和豬肉的腥味去掉,令風(fēng)味更加清香綿長。
下層櫥柜一開,大大小小的鍋映入眼簾。她拿出一口用了10年的大鍋,又拿出一堆小盆,開始“備料”。幾個搪瓷盆是她特意買的。之前她想嘗試煲仔飯,買了一個砂鍋,結(jié)果炸了?!吧虾>筒贿m合砂鍋,像這種天氣,從火上端下來,一遇冷,就炸了”,她總結(jié)了教訓(xùn)。
做紅燒肉的梅肉,是麥姐的“得意之選”。這塊肉確實(shí)品質(zhì)上佳,放在菜板上,簡直在熠熠發(fā)光。梅肉也叫梅花肉,位置在豬肩胛骨的中心,有肥有瘦還有筋,嫩滑可口。麥姐說,本幫菜紅燒肉,過去都用帶皮、帶肥肉的五花肉,現(xiàn)在追求健康飲食,她自己進(jìn)行了“改良”,把食材改成了“梅肉”。
加了一些冰糖、桂皮、八角和香葉,燉紅燒肉的大鍋被調(diào)成了小火。漏勺、鍋鏟一會兒被摘下,一會兒被掛回墻上,叮叮當(dāng)當(dāng),組成了鍋碗瓢盆交響曲。
麥姐開始用黃酒和冰糖均勻地抹在雞上。剪掉須子的基圍蝦一直從小盆里往外跳,麥姐又拿了一個小盆扣住。切肉的時候,她用的是一把切肉刀,刀上的血槽很特殊,像樂高玩具一樣——有一個個小圓圈。
等到切螃蟹,她又換了一把刀,刀身和刀把是一體鑄造的,刀把上還有波浪形的花紋,看起來十分精美?!昂艹?,”她晃了晃手臂,“不然不好切硬東西?!币坏断氯?,螃蟹瘋狂掙扎。兩只都快刀斬亂麻”地結(jié)束了,只有一只負(fù)隅頑抗,用蟹螯夾住了下壓的刀刃,麥姐停了手?!耙纫幌拢鼟甑锰昧?,蟹螯會斷?!?/p>
去掉螃蟹的心和胃,麥姐把切面在面粉上滾了一下,煎了幾分鐘,否則一會兒炒年糕時膏會散。
麥姐很善于學(xué)習(xí)。有一年,她在杭州吃到一道螃蟹,特別好吃,回到家就一邊回憶,一邊模仿著做。做了幾次,味道都不像,麥姐犯了難,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少放了一種什么材料?!皢枏N師是問不到的,問了人家也不告訴你?!苯K于有一回吃烤肉,她一下子反應(yīng)過來,是少了“燒烤醬”!回來加上燒烤醬一做,完美復(fù)制。
1.蔥油三黃雞蒸熟后要整齊地切開
2.毛蟹對半切開后,切口必須要襄上面粉煎一下,這樣蟹膏在烹飪時才不會散落
3.麥姐在構(gòu)思如何擺盤
4.四菜一湯,“上海一家人”的團(tuán)圓大菜
廚房里的兩個垃圾桶,一個放濕垃圾,一個放干垃圾。半年前,上海進(jìn)入“強(qiáng)制垃圾分類”時代,垃圾怎么分類,把市民們搞得頭暈?zāi)X漲,麥姐也記得不是很清楚?!耙徊恍⌒木头佩e了,好在現(xiàn)在檢查得也沒有那么嚴(yán)格”。
櫥柜上還放著半瓶果汗、半杯奶茶,糖分很高。麥姐有點(diǎn)不好意思地笑了,“不光是女兒喝,老公也喝,他們倆呀,一樣的”——似乎為自己管不住這兩個‘大孩子”而不好意思。
麥姐不喝甜的,但是也有些甜甜的小零食儲備著,比如小米酥。小米酥由小米炸成小米花,軋成塊狀,里面夾有花生仁,香脆可口。飯菜下鍋前,她吃了一塊。
電視里在放東方衛(wèi)視的跨年晚會,張信哲唱《過火》,麥姐跟著唱“怎么忍心怪你犯了錯,是我給你自由過了火”,唱完說,“他恐怕也有五十歲了吧”。
“年輕人的口味和我們不一樣”,麥姐把手機(jī)拿起來,點(diǎn)開和女兒聊天的微信界面?!八剑蛺鄢阅切┫愕?、脆的,油很多,一點(diǎn)也不清淡?!逼聊簧希慌排哦际桥畠喊l(fā)來的“菜譜”,鍋包肉、香辣小炒肉……八大菜系全都有?!霸趺崔k?我還是照做嘍。”
麥姐又打開手機(jī)相冊,“這是她在迪士尼照的,這是她去日本玩照的……”照片里,有著明亮大眼睛的女孩笑意盈盈,是個漂亮可愛的上海姑娘。
手指一滑,一張20年前的婚紗照出現(xiàn)在屏幕上。麥姐笑了起來,趕緊往回滑,這是她的結(jié)婚照,有著典型的90年代末的風(fēng)格:新娘穿白色婚紗,頭上一朵小花,側(cè)身而坐,對鏡頭露出靦腆的笑。麥姐又趕緊點(diǎn)開下一張照片,一個小男孩站在新婚夫婦旁邊。麥姐解釋說:“就是他呀,最近結(jié)婚了,想起來當(dāng)年我結(jié)婚他還是個小孩子,就找出來給他看一下。”
麥姐重新走進(jìn)廚房,把紅燒肉的火調(diào)大,開始收汁。三黃雞正在冒汽,雞蒸完就要蒸魚,蒸菜之后就要開始炒菜。油香火旺,玻璃上蒙了一層霧氣。
六菜一湯上桌。毛蟹年糕、紅燒肉、油爆蝦、蔥油三黃雞、清蒸桂魚、清炒上海小青菜,還有一鍋豬骨山藥玉米湯。三黃雞咸中得味,毛蟹膏滿汁濃,紅燒肉香甜下飯,油爆蝦鍋氣十足,桂魚清甜可口,青菜中和了肉菜的滑膩,湯里回蕩著玉米山藥的奶香。這桌菜,除了發(fā)揚(yáng)本幫菜的精髓,還兼收并蓄了其他地域的風(fēng)味,足見大廚的涉獵之廣。
他們背后的柜子里就放著一張全家福,在熱氣中若隱若現(xiàn)。
當(dāng)然,三黃雞的雞頭端端正正地?cái)[在盤子里,這可是麥姐于千鈞一發(fā)之際“搶”回來的。一只雞,終于完整地向食客展示了自己的“尊嚴(yán)”——色香味形意,一個也不能少。
麥姐一直勸別人先吃。她喜歡招待朋友,有時招待十幾個人,也是她做菜,后面累得幾乎沒什么胃口。人多吃得快,常常是一道菜端上來就沒了,馬上就要上第二道。她說只要有準(zhǔn)備,也沒那么難,十幾個人的話,十六個菜,八涼八熱就行了。
“再嘗嘗我做的健康奶昔”,眼看著幾個盤子都見了底,麥姐又端出了一大瓶剛榨好的米漿。米漿里有13種材料:紅豆、黑豆、綠豆、黑芝麻、黑米、薏米、小米、核桃仁、百合干、蓮子、紅棗、冰糖……先用鍋煮熟,再倒進(jìn)榨汁機(jī)里榨成漿,她起個名字叫“健康奶昔”。她的愛人和女兒不愿意記這么復(fù)雜的名字,米漿顏色很深,他們就叫“黑奶”,吃完飯就問“黑奶呢?”麥姐有點(diǎn)哭笑不得。
說起20世紀(jì)90年代初的電視劇《上海一家人》,麥姐一家都笑了。具體的情節(jié)誰都想不起來了,只知道最后是一個大團(tuán)圓的結(jié)局?!爱?dāng)然是大團(tuán)圓好啦?!丙溄愫蛺廴苏f。他們背后的柜子里就放著一張全家福,在熱氣中若隱若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