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俊先生是大數(shù)學家。他大學畢業(yè)時正逢抗日戰(zhàn)爭,在滬上做過六七年的中學老師,也曾在杭州的之江大學代課。后來留學法國,獲得博士學位后回國。吳先生在拓撲學、中國古代數(shù)學研究和數(shù)學機械化三大領(lǐng)域均做出杰出貢獻,38歲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00年,他與水稻專家袁隆平一起,獲得了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shù)獎。可是,每當有人說他是天才時,吳先生都會嗤之以鼻,說自己是一個笨人,同時補充道,數(shù)學是笨人學的。
吳文俊先生除了喜歡數(shù)學,還從小愛看閑書,可以說是博覽群書,他還愛看電影和話劇。吳老擁有一顆頑童的心,78歲時曾讓一條蛇纏繞在自己身上,83歲時曾騎到大象的鼻子上,90多歲時還曾自己打車去看電影,然后去星巴克喝咖啡。晚年他在口述自傳里說:“對童年和少年時代,我記憶最深的就是父親的書和泡在書里的那些日子?!?/p>
吳文俊先生性格溫和,為人謙遜。即便是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他也沒有被扣上“反動”的帽子,沒有被批“里通外國”,也沒有被關(guān)進“牛棚”,所以有人說他是大智若愚的人。他甚至可以抽身,帶著九歲的獨生兒子,坐綠皮火車到南方“串聯(lián)”了將近一個月,那是在1969年。他們?nèi)チ嗽S多地方,包括杭州西湖,年輕時他在那里教過書。父子倆一邊玩耍,一邊品嘗各地風味小吃。
吳文俊先生不僅什么都明白,而且非常懂得感恩。正因為如此,他是個有福之人,每逢人生的關(guān)鍵時刻,總會遇到朋友或貴人指點、相助。因此,吳先生有著松柏之壽,也是非常自然的。(摘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