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聯(lián)芳,周秋萍*,邢桂霞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4醫(yī)院(常州醫(yī)療區(qū)),1.麻醉科;2.感控科,江蘇 常州 213003)
醫(yī)療水平與醫(yī)務人員的專業(yè)水平的日益增強,使越來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室是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場所,而手術室的護理水平關系到患者手術的治療效果以及手術之后的康復[1]。巡回無縫隙護理對手術室護理的質(zhì)量有明顯提升作用具體如下。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與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并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各50例。在觀察組中,有24名女性和26名男性患者,年齡范圍在26~78歲之間,平均水平為(53.67±6.42)歲,進行肢體手術的患者有31例,進行乳房相關的手術患者有10例,進行腰椎手術的患者有5例,進行其他手術的患者有4例;對照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最高為80歲,最低為25歲,平均年齡為(54.18±5.73)歲,進行肢體手術的患者有25例,進行乳房手術患者有8例,進行腰椎手術的患者有8例,進行其他手術的患者有9例。兩組患者的各項基線資料比較,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常規(guī)心理護理、用藥指導等[2]。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應用巡回無縫隙護理模式,具體措施有:①在手術前護理人員仔細詢問患者了解其病史、病變的部位以及將進行的手術名等,為患者講解手術相關的成功例子,提醒患者在手術前的注意事項。②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仔細核對好進行手術患者的信息、手術部位等,使患者保持舒適規(guī)范的體位,為患者遮蔽隱私部位,保持好身體溫度。除此之外,在手術開展的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也需要盡可能同患者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緊張情緒得到釋放,做好手術器材的傳遞工作以及輸液輸血等基本工作。③在手術后護理人員密切地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狀況,與病房的護士做好交接的工作,說明患者手術后可能會出現(xiàn)狀況,并在24h內(nèi)進行隨訪,了解患者具體情況[3]。
①比較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焦慮緊張狀況。采用焦慮情緒評分量表與緊張評分量表來分別對患者的焦慮與緊張狀況進行評分,若患者的得分越高,則代表患者焦慮緊張的情況越嚴重[4]。②比較干預后兩組患者對此次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采用隨機問卷調(diào)查表對患者進行隨訪,該表內(nèi)容分為非常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非常滿意與較滿意的人數(shù)代表對此次護理服務滿意的患者人數(shù)。
采用SPSS 20.0對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P<0.05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
經(jīng)過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緊張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同時差別非常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對比(±s,分)
組別 n 焦慮情緒評分 緊張情緒評分觀察組 50 10.56±1.08 11.62±1.12對照組 50 19.44±1.63 19.24±1.55 t 32.1128 28.1763 P 0.0000 0.0000
在開展不同護理干預方案后,觀察組對此次護理服務的滿意總?cè)藬?shù)為48人,總滿意度為96%,對照組患者對此次護理服務的滿意總?cè)藬?shù)為39人,總滿意度為78%,觀察組明顯對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
手術室需要無菌的環(huán)境以及嚴格的管理,會使得手術室環(huán)境對患者造成心理壓力,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不安的情緒,會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而巡回無縫隙護理模式可以在術前、術中及術后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不僅保證手術環(huán)境良好,不會使患者在手術時受到感染,還可以在手術中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手術效果,在術后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康復方式,從而快速康復[5]。
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緊張評分都明顯比對照組低,觀察組患者對此次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也遠高于對照組。由此可以說明巡回無縫隙護理可以充分緩解患者手術中的焦慮緊張狀況,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于手術室護理質(zhì)量的提升作用顯著,可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