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功利 遼寧職業(yè)學院
高等職業(yè)教育不僅具有高等教育的特點,也同時具備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其主要致力于培養(yǎng)技能型的專業(yè)人才,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都能夠做到根據現實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組織課程教學活動,常見的課程教學模式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以及頂崗實習等。那么在思政課程的教學中,如何突出課程教學的實踐性,使實踐課程教學能夠具有更強的實效性呢?文章就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具體探討。
高職院校在實際落實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要想真正提升教學的實效性,推動教師進行教學觀念的轉變是前提條件,而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則要能夠加大對于思政實踐課程教學工作的指導力度。
首先,要鼓勵思政課程教師加大理論學習的力度,要求教師通過理論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深度,擁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在不斷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基礎之上,轉變思政教學的觀念。而從學校方面的角度來講,無論是系部主管領導,還是相關工作的分管領導,都需要主動進行思政理論的學習,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進而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必要的指導。
其次,要加大管理考核的力度,學校相關主管部門在實際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落實的過程中,要能夠建立完善的督導機制,不定期地對學校思政課程的建設情況進行檢查,考核以及評估教師的教學情況。在對教師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考核的過程中,形式的標準化是前提條件,要能夠充分應用多種不同的合力,加大教師以及領導對于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為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鄧小平同志曾經明確指出,人是影響中國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而在高職院校的思政實踐課教學中,能否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人也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在實際組織高職院校思政實踐課的過程中,要重視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加大對于實踐教學實施隊伍的管理力度,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拓寬教學的途徑。
首先,思政課實踐教學中,要能夠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從高職院校自身的角度來講,要能夠積極的引進一些優(yōu)秀教師參與到思政課實踐教學中,在充分發(fā)揮年輕教師教學活力的基礎上,積極引入一批具有豐富教學經驗以及較高理論水平的兼職教授輔助落實相關的教學工作。鼓勵學校現有思政課程教師加大實踐教學的研究力度,做好課題申報的相關工作,使思政課程實踐教學的實效性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
其次,學校不同部門之間的工作要能夠做到充分協調,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一項具有較高系統(tǒng)性的工作,單純依靠學校某一個部門的力量很難達成應有的教學目標。這就需要學校內部不同部門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要能夠加強配合,高職院校在實際落實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學校思政課部要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同時還要能夠積極聯合學校、學生處、團委以及黨辦的力量,通過多個部門的齊抓共管,形成育人方面的合力,進而實現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實踐性的提升。例如,教師在針對馬列主義思想相關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單純進行理論講解,學生很難產生較為深刻的感悟。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在實際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能夠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另一方面則要能夠充分聯合學校其他各部門的力量,組織一系列的活動深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使思想教育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思想中,去指導學生的實踐,為學生的高質量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要想有效提升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時效性,充足的經費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條件,而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這也是導致現階段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效性不高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師在學校內引導學生參與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活動場地的布置、給學生提供的獎勵都需要一定數額的經費。而在校外組織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參與者的餐費、路費等都是無法避免的開銷。而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單純依靠教師的力量很難達成。例如,學校在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在校園內組織一系列的實踐教學活動固然能夠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到學生的心里,但是,在經費無法保證的情況下,相關活動則很難順利展開。此時就需要學校能夠根據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實需要設立專項的活動資金,將相關的資金預算融入學校的年度預算之中,進而有效確保高職院校思政教學實踐課程能夠順利展開。
綜上所述,時代在快速發(fā)展,我們所生活的外部社會環(huán)境也在相應地發(fā)生著變化,而高職院校在實際組織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要能夠主動突破傳統(tǒng)固有的模式,大膽創(chuàng)新,使課程教學能夠真正做到與時俱進,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的高質量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