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人與自然和諧依存的典范
        ——哈尼族“昂瑪”神樹的文化解讀

        2020-01-19 03:34:29黃永臻
        紅河學院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神樹哈尼族圖騰

        黃永臻

        (云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昆明 650504)

        在世界很多民族中,樹和其他諸多原始圖騰一樣,受到人們的特殊對待,作為圖騰的樹是一種原始的保護神,被人格化、神化,被人為寄予了美好愿望,受到全民的敬仰和祭拜,希望神樹護佑族群,并定期為之進行祭拜儀式。為了賦予更多的教育意義,相關的宗教儀式和神話故事也應運而生,也為神樹的神力奠定了基礎。哈尼族每個村寨都有一棵全體村民公認的神樹,村民把保護神“昂瑪”寄托于這棵樹上,成為全民崇拜的神樹。這是哈尼族經過千百年,在與大自然相處過程中樹立的極富宗教意義的神力象征,它在哈尼族意識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為了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哈尼族長期與神樹對話,對其進行定期祭拜,一年一度請“昂瑪”神回到村寨與所有村民共度佳節(jié),大擺長街宴,鑼鼓歡天,表達全民共同的虔誠、訴求、愿望以及共同的價值思維。祭拜神樹,不僅是哈尼族自然崇拜、圖騰信仰和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的延續(xù),而且是哈尼族生態(tài)文明和社會文明的鮮明表現(xiàn),通過神樹衍射出來的原始宗教文化教化全民,自覺形成保護生態(tài)和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全民意識,形成神與人、人與自然和諧依存的典范。

        一 賦予神話傳說

        哈尼族每個村寨上方的樹林里都有一棵枝葉茂盛的樹木作為神樹的化身,那是全民在無數樹種中遴選出來的可以寄托庇護全村人平安、幸福、強盛的被人格化、神化的樹。為了增添神樹的神力和極高的威望,在族群的生存史和文化史中,譜寫了保護全民的“昂瑪”神話故事??v觀世界民間文學,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神話故事,而所有的神話故事同人類早先的生存活動相關,也同人類祖先對自然世界的認識和自身發(fā)展的需求有著關聯(lián)。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神話的內涵不斷豐富,或反映自然現(xiàn)象的,或反映社會倫理知識的,并且神話的共性是用共同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教化該民族的后代,無論神話出自不同民族、不同支系的什么版本。臺灣著名學者傅佩榮說:“人類活在世界上,如果發(fā)現(xiàn)大自然可以借由某種方式溝通,就會比較安心;反之,如果認為大自然是非人性、無法溝通的,那么活著也就沒有任何保障,因為各種災禍隨時都可能發(fā)生,而人的生命又是如此脆弱,只要稍有變化,就可能立刻死無葬身之地。因此,一個社會不能沒有神話,如果沒有了神話,就代表這個社會沒有夢想”。[1]哈尼族社會概莫能外,一系列神話故事和風俗故事記錄著哈尼族的生存史和文化史,甚至成為哈尼族的教科書。哈尼族近四十個支系中,不同支系有著不同的神樹由來的神話傳說。以下兩則神話講述了“昂瑪”神樹的來歷,較具代表性。

        遠古時候,哈尼族祖先在山野上建村立寨,生存條件異常艱難,每天要面對復雜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為了尋找食物,他們必需隨時下水、進森林、攀石崖、爬樹木古藤、鉆雜草、打獵、采集、披荊斬棘。時常受到自然災害、瘟疫或兇獸的侵襲。但他們那種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而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打動了“aqpiq miqyeil”(天神),同時打動了地下的水神“beiyaoq saoqpaq”(龍王),天神主管和水神主管分別派各自的差使到原始山野保護哈尼族村寨,保護寨民平安無事。天神主管派來的保護神叫“昂瑪阿波”(“阿波”為爺爺之意,是尊稱),水神派來的人叫什么,在哈尼族現(xiàn)今的傳說中沒有明確的名字?!鞍含敯⒉ā迸c哈尼族同甘共苦地生活了幾度春秋,一直護佑哈尼族在無災無難中生產生活和繁衍后代。當他看到哈尼族村寨一日比一日平靜、安定后,在某個夜晚悄然離開哈尼族村寨回到天上去。天亮后,哈尼族祖先到處尋找“昂瑪阿波”,卻不見他的蹤影。他們日日找夜夜找,卻一直找不到。日子越來越長,哈尼族祖先始終用感恩的心懷念“昂瑪阿波”。為了紀念“昂瑪阿波”的恩德,在村寨上方的樹林里栽下一棵樹木作為他的化身,人們親切地稱它為“昂瑪阿波”,以此來祈愿“昂瑪阿波”不在的時候也能護佑哈尼族村寨平安無事,并在每年開春時節(jié)的某個屬龍日(所選吉日因不同支系而各異),哈尼族村寨的男人們都到“昂瑪”神樹處向其進行神秘嚴肅的祭獻活動。

        延續(xù)至今的“昂瑪突”節(jié)就是這樣存續(xù)下來的。可見,哈尼族先民們對自然的認識就是從生存過程開始,積累知識、積累智慧、創(chuàng)造文化,一代傳一代,并按各自的價值取向創(chuàng)造了神話傳說。神話傳說承載著一個民族的道德教化和精神價值,這是神話傳說的天然使命。又如一個“昂瑪”神的神話故事是這樣的:

        遠古時有個慈祥善良的母親生有一個兒子,母子倆相依為命。轉眼兒子長大成人,卻辜負了母親善良的心,他好吃懶做,對母親極端不孝,經常暴打母親,只要母親做的不合兒子的心,母親都要挨打。日子長了,可憐的母親一天天老去,卻一直沒把兒子的過錯和不孝放在心上,她始終關心自己的兒子,兒子到田里勞作,她做飯送到田里給兒子吃。家里家外,她都幫兒子做這做那。但只要稍有不合兒子的心意,就引來兒子的暴打。有一天,兒子去田里勞動,在他休息的片刻間,卻發(fā)現(xiàn)田邊有個鳥窩,小鳥幼小,全身無毛,只要老娘飛來喂食,它們都同時伸長脖子張開小嘴巴。他看到此情此景,突然想通了一個道理:幼鳥這么小,靠老娘不停地喂食才能長大,他也像小鳥,沒有母親的撫養(yǎng),怎能長大成人。而他天天打罵母親,極端不孝,突然間為自己的不孝深感后悔,立馬往家里跑,向母親表白作為兒子的無知和不孝。這時,他母親正好送飯來到路上,看見兒子急急忙忙地跑來,想必是飯送晚了兒子又來打她,然后轉身拼命地跑,在急忙之下撞到一棵大樹,當場仰面倒下氣絕身亡。兒子惱悔萬分,抱著這棵大樹哭喊,整天整夜地哭。最后把母親好好埋在大樹旁,每年都要到母親的墓地祭獻。時間久了,他的子孫們找不著老人的墳墓,就祭拜這棵大樹,求大樹保佑子孫后代。

        以上兩則關于“昂瑪”神樹來歷的神話傳說自然夾雜著先民的價值色彩,即使不同的支系有著不同的“昂瑪”神話。但從神話內容不難看出,隨時承擔著宣揚敬畏、美德、勇敢,抑制丑惡的文化功能,是懲惡揚善的道德載體。哈尼族神話傳說與其生產勞動、生存觀念、社會現(xiàn)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lián),記錄著哈尼族的生存史和遷徙史,反映出哈尼族的夢想與愿望。他們通過神話懷念祖先們艱難又美好的生存歷程,歌頌祖先們的豐功偉績,創(chuàng)造了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神話傳說?!肮嶙迕耖g神話故事的誕生和發(fā)展,是其生產勞動和精神追求的必然結果,是哈尼族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和生存記憶,用特有的神話故事形式展現(xiàn)其獨特的教育方法、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2]通過宗教教育教化后代牢記祖先的經歷和功績,弘揚敬畏自然神靈和尊崇祖先的人文精神。把一棵自然的樹人格化和神化,與其祭拜、交流和對話來寄予厚望,實現(xiàn)族群的期望和夢想?!鞍含敗迸c大力神或母系氏族時期的萬能母親有著隱性的關聯(lián),集男性的強壯與母性的萬能集于一身,受到全民敬仰。所以每個哈尼族村寨的男人都要到“昂瑪”身邊向其進行嚴肅的祭拜活動,祈求“昂瑪”神保佑哈尼族村寨平安無事、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延續(xù)至今的“昂瑪突”節(jié)就是這樣存續(xù)下來的,“突”即“祭”之意,“昂瑪突”即祭“昂瑪”神。

        極富教育意義的神話傳說,被哈尼族后代廣為傳誦,一代傳一代。原本是一棵自然的樹,被人為賦予了文化符號,它就不再是一棵簡單的樹,而被神圣化,成為一個固定的使人敬畏的圖騰。

        二 樹圖騰

        “所謂圖騰,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非生物等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和保護神?!盵3]樹作為人類部分先民敬畏的圖騰,相信樹附有靈性,能保佑全體族人平安、興旺和強大,故加以祭拜和保護,隨之衍生出祭拜神樹的意識,這種意識在各種節(jié)日和生產生活之中得以體現(xiàn),漸漸地形成了宗教圖騰。在哈尼族傳統(tǒng)文化里,信仰與圖騰是互為因果關系,信仰與圖騰反映了哈尼族內心世界的需求和愿望,他們的信仰依附于圖騰的神靈。“神靈和圖騰觀念使哈尼族與自然環(huán)境相處過程中起到平衡和控制貪欲的作用?!盵4]毫無疑問,樹圖騰文化具有安撫人心、凝聚力量、保護生態(tài)和良好秩序等諸多社會功能。

        哈尼族社會早期與原始自然接觸越密切,人類本身也屬于自然環(huán)境中的一部分,生產生活過度依賴自然的饋贈。其實人類早期的社會和生存狀況都如此,因為人們的認知和生產力無法從原始自然環(huán)境里完全擺脫出來,不能正確認識自然界變化的規(guī)律,只能依靠狩獵、捕魚、采集等活動來保證生存所需的食物,維持正常的生存活動。哈尼族祖先的生存過程中,不時遇到難以解釋的現(xiàn)象,更可怕的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災難降臨到人間,他們無法認知自然界的諸多奇怪現(xiàn)象。因此,在生產力十分落后和應對能力弱小的條件下,哈尼族先民常常在自然災害面前顯得束手無策,感到恐懼和迷惘,他們無法了解很多自然現(xiàn)象,認為有個神秘的東西在作祟。久而久之,奇怪的現(xiàn)象不斷產生,認為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靈,因此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采取一種敬畏的心態(tài),以求平安。把無力改變的、躲避的災難借以神力來消解,希望所崇拜的圖騰能改變現(xiàn)狀。所以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保持敬畏,尤其是神秘的地方,比如深不可測的水潭、河中的漩渦、幽深的森林、陡峭的山崖、黝黑的山洞、巨蛇虎獸出沒等地方都有某個不可知的神靈,而且這種神會對人類造成傷害。于是人們就尋找一種能安撫人心、能壯膽、能抗擊或避免災難的標志來供在路邊、寨子頭、村中或寨神林邊的某處祭拜?!鞍含敗鄙駱涑蔀楸Wo神,就是哈尼族最初的庇護神,神樹的確立是與自然神靈溝通的最好方式,找到心理依靠和對未來生活的期望。長此以往,代表自然神靈的樹成了圖騰,在萬物有靈的思想主導下產生了樹圖騰文化,從此不斷延伸,延伸到更廣的文化空間里。

        既然神樹被認定為全民敬畏的圖騰,也就不能隨意走到它的旁邊做一些與祭拜儀式不相干的事,包括大聲說話、說臟話、罵人、吹口哨、撒尿、砍樹枝、砍草、隨意走動或搬動石塊等等。為了寨神樹“昂瑪”不受干擾或破壞,其所處的整片樹林受到嚴密保護和看管,禁止任何人進樹林砍伐,連牛馬也不許進入,保持著村寨周圍完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對神樹的敬畏不僅在哈尼族文化中體現(xiàn),世界很多民族對神樹有各種禁忌。如歐洲芬蘭的烏戈爾族,在圣林中進行大部分宗教儀式。每一處這樣的圣林,四周全圍著籬笆,通常只有一小塊空地。祭祀牲畜的皮就懸掛在幾株稀疏的樹木上。通常最重要的是樹林中心的那棵神樹,其他的無足輕重?!岸Y拜時,人們聚集在神樹前,樹根旁放著牲畜,那是祭司和祝詞獻祭的;布道的神壇就由神樹粗大的樹枝充當。禁止任何人鋸斷森林中的樹木,或者砍折樹枝;一般情況下,婦女都禁止入內?!盵5]類似對待神樹的禁忌在世界五大洲的很多民族文化中都存在,只是祭拜儀式形式各異。但像哈尼族一樣對神樹進行的祭拜儀式,復雜和隆重程度,并且作為一個民族的重大節(jié)日來歡慶(持續(xù)3—5天,聞名遐邇的哈尼族長街宴就是其中的一項儀式),這樣的文化盛舉在現(xiàn)實社會及諸多人類史籍記載中實屬罕見。

        三 敬畏與祭拜

        人類早期生存的方式和能力,決定了人類認識事物的能力和層次,而能力和層次隨時間逐漸增強。四季更替和動植物的生長變化,讓原始人類掌握了認識自然界變化的初級本領。但較低級的生存方式,無法抵御蟲獸的襲擊和各種自然災害的困擾,火的發(fā)現(xiàn)與利用,不僅增強了生產能力,還排除了部分蟲獸和自然災害的侵擾。可是很多新的生存問題依然不斷地出現(xiàn)在復雜的生存活動中,人們無法理解的自然現(xiàn)象依然繼續(xù)發(fā)生,人會突然死亡,森林會突然著火,狂風暴雨會驟然襲來,人們要找到一條安全的生存途徑,保證族群的正常生息繁衍——祭拜神樹。

        當一棵樹被自己祖先的生存史賦予了神話,并且與現(xiàn)實生存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時,這個族群就會以特殊的方式對待它,在信仰的高度上以它為中心。從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哈尼族如同世界諸多民族,在不斷的遷徙過程中生存、發(fā)展、壯大。原始祖先的生存史,就是與自然環(huán)境相適應的歷史,也是不斷了解自然的歷史。與自然適應的過程中,掌握了什么季節(jié)適合狩獵,什么季節(jié)采集什么植物的花果;根據河水的漲起漲落,他們知道什么時候該去捕魚。從生存的常識來看,原始時期,植物給人類的食物要遠遠超過動物所給予的,尤其是植物間接地給人類的水資源。為了滿足心理和現(xiàn)實生存的需要,開始譜寫神樹文化,形成族群的原始教科書,這種原始教科書對族群的發(fā)展壯大具有重要意義。它的原始意義就是尋求神靈保護,保護自然、敬畏自然、尊崇祖先和教育后代,使社會得以正常運轉。

        樹也和其他動物一樣以圖騰身份被族群視作神靈的化身,不能傷害它,也不能去侵擾,被全體族群擁戴和敬仰。哈尼族在祭拜神樹時,全村男性老少到神樹下要舉行隆重而嚴肅的祭祀儀式,殺豬宰雞祭獻,要求極為嚴格,不能穿花花綠綠的服裝,不準穿鞋,所有人不許講話,必須按祭司的肢體語言完成整套祭祀儀式。這種祭祀方式延綿了千百年,形成了哈尼族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哈尼族先民認為,樹是自然環(huán)境的代表,它植根于大地,樹枝通向天空,形成神靈來到人間的主要通道,是神的力量源泉。他們觀察到樹在什么時候開花、什么時候結果、什么時候可以摘果實,對待其他植物也是這樣,遵循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哈尼族認為,只有敬畏和尊重自然才能得到大自然的豐厚回報。經過漫長的歲月后,掌握了應對自然規(guī)律的秘籍,懂得四季變化和動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提煉出一條合乎自然法則的生存規(guī)律,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一套與自然環(huán)境相處的原始宗教。在民族歷史文化長河中,始終用宗教的旨意指導和教育后代,敬畏自然神靈,與自然和諧相處,崇敬祖先,與人和睦。他們的生存方式在敬畏神靈與人際互愛的框架內展現(xiàn)和持續(xù)。所以,直到今天,哈尼族還能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tài)和完好的民俗文化生態(tài),形成森林、村莊、梯田、河流共存的自然生態(tài)和文化生態(tài),延伸出哈尼族悠久燦爛的農耕稻作文化。

        哈尼族選擇一棵樹作為祭拜對象,顯然與他們的生存和生命有著深奧的內在聯(lián)系。樹是森林的代表,森林給早期人類提供的食物資源很多,不論什么季節(jié),水、野果、花草、野菜、獵物等都森林的一部分。所以,選擇樹作為圖騰崇拜是符合人類依靠自然環(huán)境才能進化演變的事實,對自然環(huán)境產生自覺的保護意識,這種環(huán)保意識最終形成民俗文化在歲月的長河中得以流傳下來,并經久不衰地得到傳承。這種近乎于天然的自覺意識,來自于祭拜神靈和祖先,形成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成為一部無形的書教導后人敬畏和祭拜,最終實現(xiàn)神與人、自然與人的和諧依存。

        四 村落主義與族群的象征

        前述“昂瑪突”是哈尼族儀式繁多、時間久、最盛大的標志性傳統(tǒng)節(jié)日。哈尼族和其他一些崇拜神樹的民族一樣,生活在樹林里或樹林邊,與樹為伴,為祭拜神樹歡度隆重的節(jié)日。樹是構成樹林的單元,樹林是構成自然環(huán)境的單元,樹能給人們帶來生機。哈尼族視樹為生命的依托,每當遇到各種災難,求助神樹消除恐懼、迷惘和危險,內心得到了安定,族群產生了共同的心理和精神力量,最終形成一個價值觀相同的命運共同體。在哈尼族意識中,沒有一種圖騰的重要意義能超過這棵神樹,只有這棵神樹才能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團結和合作。不同的哈尼村落擁有不同的神樹,祭拜儀式中的祭品、祭司及時間都有各自的要求,但所有哈尼族村落對待神樹的態(tài)度和信仰方式是相同的,他們的宗教意義是相同的。往往通過神樹的祭拜方式和神樹的樹種來區(qū)別其他民族或村寨,說明他們村寨的獨特性和獨立性。每個村寨都是一個完整的團體,有著共同的追求和生存標準,祭獻神樹的豬和其他祭品皆由全村每戶平均出錢購買,然后每家分一份,這是哈尼族原始村落主義和平均主義的萌芽。直到今天,哈尼族村寨,依然保存著這種原始村落主義思想。他們認為,村落里所有人都是“昂瑪”神的子民,同一個村寨的人同神樹有著密切的生命關聯(lián),其他村寨的人同自己敬仰的神樹毫無關系,個體和集體的身份也通過神樹得到區(qū)別。是不是一個村落的村民,要看他是否擁有與那棵神樹相關的權利和義務,他們十分珍惜或保護因神樹產生的團體利益和村落榮譽。如判定一個人或一家人是不是這個村落的,要看他與神樹祭拜和保護的權利義務。又如一個大的家庭分家,可以獨立門戶,各自管理家庭營生,如果沒有被村民會議認可而拿不到一份祭拜神樹時的祭品,分出去的人家也就不能被認為是獨立的一戶。只有拿到單獨的一份祭品,才能證明這家人已經獨立門戶了,這與國家法律層面上的戶口是不一樣的。村落的一切祭祀和對外交際活動,都以一個村落團體的利益出發(fā),如村內的搭橋、鋪路、送葬、蓋房、祭寨神、挖水溝等事務都由集體完成。與外族、外村交際也是如此,只要涉及到村落的事務,不管出幾個人,都是代表整個村落,必須考慮集體的利益和榮譽。在傳統(tǒng)意義上,今天的哈尼族村寨依然踐行著這種原始的村落主義。

        神樹的另一個文化意義是族群的象征,什么樣的神樹和什么樣的祭拜形式,就體現(xiàn)出什么樣的村落團體,也決定著一個人同其他村落個人身份的區(qū)別。誰祭拜這棵神樹,誰就是這個村落的人,而不是那個村落的人。各村落實行各村落的祭拜義務,這是祖?zhèn)鞯囊?guī)矩,不能違抗。同一個村落的所有人都具有相同的神樹血緣和文化基因,他們身上流動著共同的文化血液。所以,它不僅是一種家園式的生存方式,還是一個思想、利益和精神的命運共同體。所有與祭拜神樹相關的活動和文化現(xiàn)象都在強調這個村落族群的象征,祭拜神樹是一個村落族群共同思維的表達形式,在神樹的庇護下,逐步建立族群內部的凝聚力、價值觀、倫理道德和社會秩序。因此,一個村落的神樹,象征著一個共同利益的族群。

        五“人天依存”的哲學思想

        一棵樹的自然成長是靠陽光、空氣、水和養(yǎng)分才能生長,隨四季開花、結果、落葉,一歲一枯榮。古人認識了樹的自然生長情況,聯(lián)想到人的生老病死,總結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自然規(guī)律。他們認為樹植根大地,才能長成蒼天大樹,樹枝直通天空,伸向人無法認知的神秘世界,連接天和地,并且與人有著食物和生命的關聯(lián),它具有超人的力量。他們深知樹與水的關系,樹能吸收水,留住水,水是萬物的生命源泉。在神靈、水、生命、食物的連鎖關系中,他們懂得了如何尊重自然,懂得如何生存、如何與樹保持良好的關系。認識四者之間關系的過程,就是認識自然與人之間關系過程。也就是說,他們通過神樹認識自然世界,認識了動植物之間的生命關系。水與樹的關系、神與人的關系、樹與人的關系,這些關系形成了原始的思想和自然宗教意識——誕生了“人天依存”的樸素思想。在他們生存的環(huán)境里,在廣袤大地上生存著無數生靈和植物,頭頂神秘莫測的遙遠天空,日月星辰、雷鳴閃電、狂風暴雨等自然現(xiàn)象,但他們不知道如何解釋這些現(xiàn)象,而巨大的樹伸向天空,庇護著人們脆弱的心靈。每一次的花開花落與青黃輪回,使人們聯(lián)想到日出日落、陰晴圓缺和春夏秋冬等大自然周而復始的現(xiàn)象,這恰是他們認識宇宙、認識世界的思想啟蒙。祭拜神樹是順應自然、尊重生命的集體思維表達方式,是他們共同的信仰,傳遞出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信息。他們認為自然神主宰著世界、主宰著人間,人必須遵循自然。這些原始思想哲學都來自于人們認識自然現(xiàn)象的過程,通過宗教和神話所建構起來,而神樹與宗教和神話有著復雜的內在關聯(lián),這些復雜的關系又通過神樹的文化得以體現(xiàn)。

        六 結論

        綜觀所述,哈尼族神樹智慧創(chuàng)造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依存的典范,創(chuàng)造了“人天依存”的理想生存模式。祭拜“昂瑪”神樹,包括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儀式活動,已形成一種哈尼族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關涉哈尼族宗教、民俗、生存方式和生態(tài)意識,同時關涉哈尼族社會管理模式和價值取向,反映出哈尼族的人生觀、宇宙觀和世界觀。無論從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生態(tài)學的角度審視,都有它可探究的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同時可探究哈尼族的性格、思維、習慣。哈尼族祭拜寨神樹,是敬畏自然神靈和尊崇自然的表現(xiàn),是宣揚崇善和和諧,是主動融入自然、順應自然的現(xiàn)實體現(xiàn),是族群的精神寄托和對美好生命的追求和向往。今天,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正遭受嚴重破壞,社會發(fā)展和變化提速,人心浮躁,難以顧及傳承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全人類呼吁重建生態(tài)文明的當下,哈尼族古老的“昂瑪”神樹所折射的人文精神和環(huán)保意識閃耀著不朽的價值光芒,它的重大啟示在于: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就是尊重和保護人類自己。

        猜你喜歡
        神樹哈尼族圖騰
        《這條比較傻》等
        再來一瓶
        關注食品安全
        神樹
        哈尼族色彩審美文化芻議
        神樹
        小說月刊(2015年2期)2015-04-23 08:49:43
        沐浴噴頭壞了怎么辦
        寨神樹的兒女
        西部(2014年2期)2014-11-18 03:58:18
        哈尼族“老關工”白文達二三事
        中國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1
        哈尼族藥物特點初探
        男女啪动最猛动态图| 国产精品第一区亚洲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欧洲熟妇色|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久久| 欧美成人高清手机在线视频| 日本一区人妻蜜桃臀中文字幕|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爆乳|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三区| 伊人情人色综合网站| 熟女熟妇伦av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日韩va高清免费视频|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蜜柚|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色图50p|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天堂| 国内少妇毛片视频|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小13箩利洗澡无码免费视频| 粉嫩人妻91精品视色在线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久久综合第一页无码| 免费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 人妻av乱片av出轨| 日韩丝袜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97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免费超爽大片黄| 亚洲大胆视频在线观看|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口述| 吸咬奶头狂揉60分钟视频| 亚洲成av人无码免费观看| 国语对白在线观看免费| 欧洲熟妇色 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日本女同性恋一区二区三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