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娥
化學課以有趣的實驗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使課堂氣氛活躍,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探知欲、創(chuàng)造欲。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注重學生實驗技能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科學研究方法。但是,現(xiàn)在的教育使化學實驗教學難以發(fā)揮出它應有的作用,實驗教學成為教師講、學生做、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教學,學生缺乏主動探究的欲望和熱情。那么,教師如何在教學中讓化學實驗巧妙應用并且具有趣味性呢?
一、合理安排學生的實驗時間,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技能
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節(jié)省時間,很多教師會選擇做演示實驗,導致學生動手機會降低,實驗技能得不到加強。因此,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增加學生的實驗時間,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開展興趣小組和自行實驗活動。課外活動時間充足,可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愛好和興趣,有針對性地做一些實驗,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目的。
這些課外實驗的順利進行可以讓有強烈求知欲且有不同需要的學生各得其所,生活實際、教學理論和實驗相結合使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動手動腦而獲得知識,增強能力。
二、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順理成章進入課堂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采用靈活多變的課堂形式,并聯(lián)系生活現(xiàn)象創(chuàng)設出合適有效的問題教學情境,強化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化學的影子,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實現(xiàn)課堂目標。譬如,向學生提出:為什么小蘇打是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而蘇打是家用堿面的主要成分呢?問題提出之后,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與交流,然后讓學生一起總結,其原因就在于小蘇打碳酸氫鈉與蘇打碳酸鈉的性質不同,最后再讓學生設計實驗驗證碳酸氫鈉與碳酸鈉的不同性質。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設計和做實驗,不僅可以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知程度,還可以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可以提高整個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效果。
三、增加趣味性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探求欲望
教師應該精心組織和設計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例如,在講Fe3+檢驗時,就可以讓學生自行揭秘江湖騙術血手印,用 FeCl3噴在黃色草紙上晾干,然后用手沾點水(水中兌了無色的 KSCN 溶液),按在草紙上會有血手印出現(xiàn),原理是 Fe3+與 SCN- 發(fā)生結合反應生成血紅色物質,血光之災純屬無稽之談,讓學生學會分辨生活中的偽科學。例如,在講 I2 的物理性質時,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做指紋鑒定實驗,取一張干凈、光滑的白紙條,用手指在紙條上用力摁幾個指印,將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試管中,再把白紙條懸于試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貼在管壁上),塞上橡膠塞。 把裝有碘的試管在酒精燈火焰上方微熱一下,待產生碘蒸汽后立即停止加熱,發(fā)現(xiàn)紙條出現(xiàn)明顯的個人黃色指紋印跡,進而讓學生深入了解了碘單質易升華和易溶于有機溶劑的性質。用碘液檢驗學生從超市買來的香腸中的淀粉含量(碘單質遇淀粉變藍)。再例如,講到鈉及其化合物知識點時,鈉單質的性質引入新課可以表演小魔術“用水燒紙”實際上并不神秘,這無非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化學反應所產生的一種現(xiàn)象。原來,表演者手中拿的那張白紙上事先已粘上一小塊金屬鈉,因為金屬鈉是白色的,所以臺下的觀眾是不易看見的,他將白紙折疊幾次是為了將這塊金屬鈉包在中間以防止在空氣中被氧化。金屬鈉遇水后能發(fā)生激烈的化學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 同時,這個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紙的溫度迅速升高,并馬上達到著火點。這個反應還同時放出氫氣,在氫氣燃燒之時,紙也跟著燃燒了。不但金屬鈉有這種性質,金屬鉀等也都有這種化學性質。講到過氧化鈉的性質時引入新課可以表演小魔術“吹氣生火”把少量某淡黃色粉末平鋪在薄層脫脂棉上,用玻璃棒輕輕壓撥,使淡黃色粉末進入脫脂棉中,再用鑷子將帶有過氧化鈉的脫脂棉輕輕包好,放入蒸發(fā)皿中,用細長的玻璃管向脫脂棉緩緩吹起,會發(fā)現(xiàn)脫脂棉燃燒起來其實就是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并放出大量的熱,使棉花著火燃燒。這樣的情景并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能設計,但至少向著這一方向努力,在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可把實驗中每一個微小的現(xiàn)象都看得清清楚楚,它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生動有趣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實驗有利于調動課堂氣氛,幾乎學生都會動手動腦去設法完成這些有趣的學習和實驗,真正追求寓教于樂、寓教于新、寓教于創(chuàng)造。 任何事情實踐過就容易理解得清楚,讓實驗和理論結合這就更有可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探究力和想象力,并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也許課后學生還會有興趣設計出更多的新內容、新項目,并去驗證、去試驗,大膽地去完成他們自己的想法,在實驗中獲得新知,從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教學經(jīng)驗總結來闡述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巧妙應用和趣味,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