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蘭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聽到學生這樣抱怨:明明課堂上是聽懂了,但是課后作業(yè)卻做不出來。 教學與效果脫節(jié)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問題,那么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總本人總結了以下這幾點:
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聽”會的,而是靠“做”會的,只有動手操作和積極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們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做“聽客”和“看客”,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答的例題,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學寫出。數(shù)學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二、營造輕松的學習氣氛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fā)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而要喚醒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能真正把教師轉變?yōu)閷W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yōu)檎嬲闹魅?。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必須用 “情感”為教學開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教師首先要愛學生,這種愛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關懷學生的冷暖、喜惡之愛,更有學習上了解學習情況,填補知識缺陷,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不輕易否定,恰當指引,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到老師既是良師,也是益友。
三、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新教材章節(jié)的安排呈專題的形式,并增加了許多活動課的內容,十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新增設的“動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欄目,結合教學內容并輔以一些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1)利用“動動腦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新教材的“動動腦筋”里安排了一些與數(shù)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教材的實用性。
(2)利用“做一做”,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從中體會學數(shù)學的樂趣。多年來,由于“應試教育”的桎梏,學生學得苦,教師也教得苦,到頭來學生只會依樣畫葫蘆地解題,而動手制作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卻相當?shù)拖拢劜簧祥_動腦筋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應試教育”嚴重地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內容,指導學生利用硬紙、木條、鐵絲等材料制作一些簡易的幾何模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質,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要求:“能夠由簡單的實物想象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形狀?!?/p>
(3)利用“想一想”,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教材編排上版式活潑、圖文并茂,內容上順理成章、深入淺出,將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fā)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對開發(fā)思維、培養(yǎng)興趣有極大的幫助。
利用“試一試”,培養(yǎng)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而言之, 新課改背景下的數(shù)學課堂不再是封閉的知識集中訓練營, 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 課堂上我們的學生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fā), 我們的課堂越加變得春光燦爛, 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