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超麗 何開兵* 吳妍妍 付云寶 徐 娜
(1 新疆建設兵團第八師畜牧獸醫(yī)工作站;2 新疆天山軍墾牧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近幾年,隨著奶牛養(yǎng)殖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中國奶業(yè)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并逐步實現(xiàn)了產業(yè)國際化發(fā)展。犢牛期的飼養(yǎng)管理是影響犢牛早期生長發(fā)育和后期生產性能發(fā)揮的主要因素,關系著牛群的更新和奶牛養(yǎng)殖業(yè)的良性發(fā)展。因此,掌握科學的犢牛飼養(yǎng)管理技術要點至關重要。
堅持給犢牛飼喂合格的初乳。在使用初乳前,測定初乳質量,即其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對檢測合格的初乳進行巴氏殺菌處理(牧場需配備巴氏殺菌設備),經冷卻后,分裝至初乳專用存儲器具內,封蓋貼簽冷藏或冷凍保存。
注意事項:儲存初乳器具外壁或蓋上需標注母牛耳號、初乳質量、制作日期和制作人等信息;初乳在0~4 ℃下 ,保存時間不得超過24 h;初乳冷凍在-20 ℃時,保存時間不得超過12 個月。
儲存的初乳必須按照“先進先出”原則進行取用、飼喂。
1.3.1首次飼喂
犢牛出生后1h內,按照體重10%的標準量首次飼喂初乳,飼喂過程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飼喂到氣管導致異物性肺炎或犢牛死亡。
1.3.2 二次飼喂
首次飼喂后6~8 h再次飼喂2 L初乳,飼喂溫度為39~40 ℃,并認真做好初乳飼喂記錄。二次飼喂后間隔8 h開始飼喂常乳。
飼喂初乳使用專用奶壺(奶嘴上有十字開口);首先在手上涂抹初乳,將手指伸入犢??谥凶屍湮保缓笤賹⒛套烊霠倥W炖?,根據(jù)犢牛吸吮頻率輕擠奶瓶,使初乳從十字開口流到犢牛嘴里,如此反復幾次,犢牛即可自行吸吮。
體弱犢?;蚪涍^助產的犢牛,第1次飼喂初乳時吸吮反應較弱,應在短時間內多飼喂幾次,以保證其攝入必要的初乳量。
犢牛飼喂初乳后,在24~72 h內檢測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總蛋白含量,正常范圍值為:血清免疫球蛋白>10 mg/mL或血清總蛋白≥550 mg/mL。目前一般采用折射計法測定血清總蛋白。
依據(jù)定時、定位、定溫和定人的原則進行飼喂。常乳因可能含有有害菌(如金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沙門氏菌和支原體等微生物),建議使用巴氏消毒法或紫外線消毒法進行消毒后飼喂。酸化乳必須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配比和保存使用。
出生后第2~3天4 L,第4 天5 L,第5 天6 L,第6 天7 L,第7 天至斷奶前10 天8 L;出生后15 天內必須使用奶壺飼喂;15 天以后可誘導犢牛使用奶盆;每天飼喂3 次,每次間隔8 h;常乳溫度為39~40 ℃。
注意事項:避免常乳在飼喂過程中降溫,尤其是冬季要保證常乳倒入奶盆的溫度為正常值,因此要不間斷對常乳進行溫度檢測,溫度下降后應及時用熱牛奶或開水增加溫度。
犢牛出生至60 日齡斷奶,全奶消耗量約為363.0 kg。
3.1.1給料時間
犢牛出生后第4天開始人工誘食,要做到24 h不斷料;訓練采食蛋白質含量20%的顆粒料,喂奶后人工向牛嘴填喂極少量顆粒料或者在奶桶中放入少量顆粒料,誘導犢牛開食。可單獨設置飼喂槽,也可以采用專用開食料飼喂瓶,高度距離地面30~40 cm。
3.1.2 給料量
建議犢牛4~15 日齡飼喂量為50~100 g,16~30 日齡飼喂200~300 g,31~50 日齡飼喂300~500 g,51~55 日齡飼喂500~1 000 g,56~60 日齡飼喂1 000~1 500 g。每天飼喂前清理剩余開食料,稱重、記錄剩料量,最好對不同階段牛只設定容器飼喂,避免第2天開食料過多而造成浪費,飼喂量不夠可適當加量。在犢牛30 日齡時,開食料采食量爭取達到350~450 g/天·頭,45 日齡后逐步減少常乳飼喂量,促使其采食開食料。
注意事項:堅持少加勤加的原則,保證飼喂器具及飼料衛(wèi)生,保證犢牛吃到最新鮮的顆粒料;哺乳期開食料不添加干草。犢牛連續(xù)3天開食料采食量達到1 000~1 500 g后,可逐漸斷奶;開食料采食量達到2 000 g時,即可完全斷奶。
犢牛40 日齡以后開始飼喂苜蓿;最好飼喂頭茬苜蓿;可讓犢牛自由采食;每天將飼料槽徹底清理1 次。
犢牛出生后第4天開始給水;主要以自由飲水為主(犢牛島/欄內哺乳犢牛,冬季除外);除冬季必須給15~30 ℃溫水外,夏季可飲用涼開水,其他季節(jié)以自來水為主;飲水要干凈、衛(wèi)生、充足;飲水用具必須清洗干凈,嚴格消毒;夏季可適當在水中添加電解多維和補液鹽。
犢牛島(欄)按照犢牛出生日期依次放置。犢牛島(欄)中間須用板子隔開。犢牛島(欄)墊草厚度應在30 cm以上,下層墊料潮濕面積占總墊料面積的比例<20%;墊料表面干燥、松軟、厚實、平整。新生犢牛最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為15 ℃;通風要良好,忌賊風;舍內要干燥,保持陽光充足;冬季注意保溫,夏季要有降溫設施;牛體要經常刷拭,保持一定的日光照射時間,嚴防冬、春季節(jié)體虱和疥癬的傳播。
犢牛因斷奶轉群、死淘及其他原因離開犢牛島(欄)后,必須對空置犢牛島(欄)進行徹底清理、消毒、更換新墊料后方可繼續(xù)使用,嚴禁將新生犢?;蚱渌麪倥V苯臃湃胛唇洀氐浊謇?、消毒、更換墊料的犢牛島(欄)內飼養(yǎng)。
4.3.1 日清日維護
每天上午或下午,必須集中對所有的犢牛島(欄)內潮濕墊料徹底清理1 次,清理完要先對清理過的區(qū)域進行消毒和墊料疏松處理,再補充墊料。
4.3.2 周清周維護
每周每批犢牛因斷奶或其他原因轉群后,需對犢牛島(欄)及墊料徹底清理、清潔、消毒、維護,待備用。
4.3.3 月清月維護
犢牛入住犢牛島(欄)達到30~40 天后,要對犢牛島(欄)及墊料徹底清理、清潔、消毒、維護1 次。
根據(jù)牧場實際情況進行消毒,3 種以上消毒液交替使用;哺乳用具應該每次使用完就清洗、消毒;每頭牛有1 個固定奶嘴和毛巾,每次喂完奶后擦凈嘴周圍的殘留奶;犢牛圍欄、牛床應定期清洗、消毒;墊料要勤換,并保持干燥。
犢牛從10~15 日齡起應有2~3 m2的活動場地進行適量運動。
記錄犢牛編號、佩戴耳標、填寫系譜、個體拍照或繪花片圖。
每天保證奶桶、精料桶、水桶的干凈衛(wèi)生;工作人員每天喂完牛奶后要洗刷奶桶、奶罐,先用清水洗刷,然后用洗滌劑(酸堿液)泡5~10 min后,再用清水(熱)沖洗,直至無洗滌劑味為止;保證奶桶、精料桶、水桶無異味、無油漬、無污垢,清洗干凈后倒扣晾干,備用。
4.8.1 去角方法
犢牛出生后7~15 天(觸摸不到角基的犢??裳娱L去角時間)用彎剪剪去角基部毛后,涂抹去角膏;分別于18~25 日齡、斷奶時檢查去角效果,去角不徹底的牛只需進行電烙鐵去角處理。
4.8.2 去副乳頭方法
犢牛出生3 天以內使用手術剪去副乳頭,斷奶時再檢查1 次。剪副乳頭時要使用10%碘酊進行嚴格消毒,并做好相關記錄。
按照規(guī)定進行體尺測量、線性評定等工作;做好選育方案,制定選留標準。
達到60 日齡;臨近斷奶日齡時連續(xù)3 天顆粒料采食量1.5~2.0 kg/天以上;犢牛健康、體況發(fā)育良好;犢牛斷奶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 倍。為方便日常管理,建議間隔10 天,每月5日、15日、25日進行集中斷奶。
犢牛每天飼喂顆粒料2 次,每頭每次飼喂量1 500~2 000 g,預定斷奶前3 天,減少喂奶量或次數(shù),刺激開食料采食;每天保證犢牛自由采食優(yōu)質苜蓿草。
5.3.1 過渡期
一般犢牛斷奶過渡期在7~10天,斷奶過渡期間必須原圈飼養(yǎng),繼續(xù)飼喂同樣犢牛料和優(yōu)質干草,減少飼料變化應激;斷奶前常乳飼喂量:10 天飼喂7 L,斷奶前8 天飼喂6 L,斷奶前6 天飼喂5 L,斷奶前4 天飼喂4 L,斷奶前3 天飼喂2 L,斷奶前2 天1.5 L,斷奶前1 天飼喂1 L。
5.3.2 飼料過渡
斷奶后,犢牛料采食量應在1周內加倍,最高不要超過每天每頭2 000 g。離開犢牛島(欄),要求每群10 頭,原圈過渡飼養(yǎng)期間必須飼喂開食料7~10 天,轉入過渡牛舍到斷奶顆粒料過渡,目的是為了降低犢牛因斷奶、轉圈、換料的多重應激,導致斷奶牛體況下降。過渡方法為:開食料連續(xù)飼喂3 天;飼喂開食料與斷奶牛顆粒料比例為2∶1,飼喂2 天;開食料與斷奶牛顆粒料比例為1∶1,飼喂2 天;開食料與斷奶牛顆粒料比例為1∶2,飼喂2 天,之后全部飼喂顆粒料,完成過渡。斷奶過渡期開始飼喂優(yōu)質苜蓿草或燕麥草,飼喂量為犢牛3 月齡每天每頭300 g;4 月齡每天每頭500 g;5月齡每天每頭700 g,草的長度要求3~5 cm。保證供應充足飲水。
犢牛4 月齡后監(jiān)督獸醫(yī)部門做好口蹄疫疫苗、梭菌疫苗、布氏桿菌疫苗的免疫工作。在犢牛斷奶前1 周完成防疫注射。
犢牛6 月齡時對其體重、身高等生長指標進行監(jiān)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