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晴
《語文課程標準》準確指出了語文學科教學開展自主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的優(yōu)勢和突出特點。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必須十分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那么如何在語文課堂中發(fā)揮自主的優(yōu)勢呢?
一、要注重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而言,是指在教學條件下的學生高質量的學習。自主的學習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信、行為自律、生活自理、交往自尊、人格自主。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fā)展的主人。做為一名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學習語文,就應在注重對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二、搞好課前預習,獨立尋疑,營造自主學習氛圍
古人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問,才有學習的內(nèi)驅力。有疑問是主動探究的體現(xiàn),我們要使學生由不敢問變?yōu)楦覇枺儾粫枮闀?,從而不斷地使同學們養(yǎng)成善于思維,勇于質疑的習慣。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思,必先學有所疑。
三、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情境,讓語文課堂靈動起來
在閱讀教學中,往往存在一種常見現(xiàn)象,就是讓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提示作者的情感,接著安排學生快速閱讀,把文中奇思妙想的語句找出來,讓學生朗讀體會,教師指導反復朗讀。最后教師出示問題,讓學生們分組討論然后教師指導,即完成了對本課的學習。但細想起來,學生在這堂課中,究竟有多少自主學習的權利,可以說在整堂課幾乎都是老師在領著做著一切,對于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根據(jù)教師對文本的理解展開的。
四、教給自主學習的方法
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適當傳授一些學習的方法,將能取得更令人滿意的效果,學生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利用方法更快樂,更有效地去獲取知識。方法的教學可以單獨地進行,如教學生學生字時,指出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就行了。也可以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去教,讓他們在自己的天地里感受學習的快樂,收獲的快樂,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