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
閱讀使我們在人生行程中看得深、想得遠,至少也增加了繁復多變的趣味,點化心靈的枯澀與窒礙。
經(jīng)典論著除了個人專業(yè)研究所需,也有值得一般讀者詳加品味者。我們只要閱讀這一類書,就會感覺內(nèi)心世界不斷在成長、在擴展,但這不僅是一種感覺,還是一種真實的力量,在催促我們選擇某種人生途徑。
俠義小說是我在寒暑假的良伴,如果要定義的話,我會以“仁愛”與“正義”為判斷標準。必須二者兼顧,才是俠義小說。
哲理散文的范圍就更廣了,從殷殷告誡的勵志文摘、即事說理的長短議論,到仰觀天際的沉思冥想、血淚織成的雋永小品,都屬之。這一類書總是讓人邊讀邊想,試圖用一個道理統(tǒng)合蕪雜的事物。
文化資訊方面的書值得一讀。這類書以圖文并茂為特色,使人視覺與思想一起運作,贊美之中含有感嘆,感嘆之后帶來深思。宇宙之大,無奇不有;自然之美,非可想象;人智之巧,則相形之下亦不遑多讓。
還有工具書,一般人把工具書當成字典的別名,只有在用到的時候才去查閱。事實上,工具書包括百科全書,以及各學科的專門詞典。不僅如此,對現(xiàn)代知識分子來說,各種學術史也是不可或缺的。學術史之中又以人文及社會方面較有普遍推廣的必要。這類書以正確性與時代性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