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楓 馮正直 楊國愉 趙夢雪
陸軍軍醫(yī)大學(第三軍醫(yī)大學)基礎醫(yī)學院 重慶 400038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西方便陸續(xù)開展了關于情感承諾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研究。情感承諾是指個人對組織的依附與認同,即情感承諾的產(chǎn)生是因為個人自己希望去這么做[1]。而工作滿意度則是指個人對其所從事工作的態(tài)度[2]。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情感承諾和工作滿意度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員工的離職[3],同時情感承諾與工作滿意度之間也存在一定的正相關[4]。心理健康指心理各方面處于良好或正常的一種狀態(tài),其對于工作滿意度有著較大影響。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社會進步,心理健康對人力資源利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與組織情感承諾、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系近年來多為人們所關注:例如在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的模型中,便有文獻探討了情感承諾對工作滿意度的中介作用[5];在對于工作績效、工作滿意度和組織承諾的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了工作滿意度對組織承諾的促進作用[6];在醫(yī)務人員工作倦怠、工作滿意度與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其結(jié)果表明工作滿意度與SCL-90的分數(shù)呈負相關[7]。
軍人作為捍衛(wèi)祖國的防線,其部隊戰(zhàn)斗力與心理健康狀況密切相關。因而軍人的心理健康也一直倍受各國政府以及軍內(nèi)外學者們關注[8]。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有利于軍人適應戰(zhàn)爭和非戰(zhàn)爭軍事行動中的各種壓力與應激情境[9]。有學者通過橫斷歷史研究[10]得出,1990到2007年間中國軍人的心理狀況越來越好的結(jié)論。但針對軍人心理健康如何影響工作滿意度和情感承諾等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僅趙夢雪等少數(shù)學者曾研究變革型領導、情感承諾對提升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11]。
軍改期間如何通過促進官兵心理健康,從而有效提升工作滿意度、降低軍人離職傾向,并提高軍人的組織情感承諾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本研究針對心理健康在組織情感承諾提升工作滿意度過程中的中介作用進行了深入探討,為進一步掌握改革強軍時期部隊官兵心理健康狀況,借助管理心理學與軍事心理健康的科學規(guī)律,提高新時期部隊的凝聚力與戰(zhàn)斗力做出了探索。
1.1研究對象 抽取5大戰(zhàn)區(qū)11個省市地區(qū)4562名陸軍航空官兵進行了團體心理測試,除去未獲得知情同意授權的189份,有效分析數(shù)據(jù)為4373份。樣本的平均年齡為24.8歲,平均軍齡為6.5年,其人口學特征見表1。
表1 4373名官兵的人口學特征
1.2測量工具
1.2.1組織情感承諾量表(OACS) 在Allen和Meyer 1996年所發(fā)表的OACS的基礎上[12],進行中文修訂,共4題,測試時采用Likert 5分等級量表評分。本研究樣本中,內(nèi)部一致性α系數(shù)在0.77~0.91之間,GFI=0.959,CFI=0.933,RMSEA=0.080,模型擬合較好。
1.2.290項癥狀自評量表(SCL-90) 采用Likert 5分等級量表測試,受測者對項目所描述癥狀的程度進行自評,心理健康水平與得分呈負相關,具有較高的信效度[13]。本研究樣本中,內(nèi)部一致性α系數(shù)在0.75~0.92之間,GFI=0.851,CFI=0.617,RMSEA=0.045,模型擬合較好。
1.2.3自編工作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 由6個題組成,采用Likert 5分等級量表評分。本量表中得分越低,表明受試者的工作滿意度越差。其內(nèi)部一致性α系數(shù)在0.73~0.90之間,GFI=0.909,CFI=0.814,RMSEA=0.084,模型擬合較好。
1.3統(tǒng)計方法 本文采用SPSS 24.0中的雙變量相關分析、回歸分析,運用Amos 21.0進行量表模型檢驗和中介模型檢驗。
2.1情感承諾、心理健康與工作滿意度的關系 情感承諾與工作滿意度呈中等程度的正相關;SCL-90總分與工作滿意度、情感承諾呈中等程度的負相關(P<0.01)。
表2 情感承諾、心理健康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r)
2.2情感承諾、心理健康、工作類型、軍銜對工作滿意度的回歸分析 首先,以情感承諾、心理健康、軍齡、年齡、人員類別、工作類型、軍銜為自變量(x),工作滿意度為因變量(y)進行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軍齡、年齡和人員類別對工作滿意度影響不顯著(P>0.05);再選取情感承諾(x1),SCL-90總分(x2),工作類型(x3),軍銜(x4)對工作滿意度(y)作回歸分析,最終得到有效回歸方程:y=-0.175+0.474x1-0.307x2-0.018x3+0.033x4,F(xiàn)為887.724,P<0.001。調(diào)整的判定系數(shù)R2為0.448。
2.3心理健康的部分中介作用 心理健康在情感承諾提升工作滿意度過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模型中的中介效應值為-0.29,情感承諾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是-0.36,對工作的直接影響是0.5。中介模型的絕對擬合指數(shù)χ2/df=5.396,P<0.001,表明模型基本可接受;漸進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0.084;擬合指數(shù)GFI=0.909,AGFI=0.788,NFI=0.809,IFI=0.814,CFI=0.814,表明模型擬合良好,見圖1。
圖1 心理健康的中介模型
從情感承諾、心理健康與工作滿意度三者關系的分析中可見,情感承諾與工作滿意度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而SCL-90總分則同工作滿意度和情感承諾存在顯著負相關,這說明情感承諾和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工作滿意度也就越高;同時,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情感承諾也就越高。馬凌等[6]對組織情感承諾和工作滿意度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結(jié)論[14]。進一步通過回歸方程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情感承諾和心理健康水平對工作滿意度的因果關系,說明情感承諾和心理健康的提升能有效促進軍人工作滿意度的提升。工作類型與軍銜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雖然顯著但比較微弱,而年齡、人員類別和軍齡等因素對軍人的工作滿意度影響并不顯著,這為下一步的中介模型分析排除了無關變量。
在心理健康的中介模型中,心理健康、情感承諾以及工作滿意度皆為潛變量。模型中情感承諾不僅對工作滿意度和心理健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它還以心理健康為中介間接提升工作滿意度。這就提示我們,軍人心理健康是軍隊管理層面上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在日常生活管理時,既要注重提升軍人對的情感承諾,還要積極維護官兵心理健康,從而有效提升軍人對工作的滿意度,降低特殊時期的離職率。
綜上所述,情感承諾和心理健康對工作滿意度有促進作用,情感承諾越高,工作滿意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工作滿意度越高;并且組織情感承諾并不僅直接影響工作滿意度,還通過心理健康間接對工作滿意度產(chǎn)生影響。本研究在維護官兵心理健康、促進科學管理、提高工作滿意度等方面提供了參考。但該模型是以陸航官兵為樣本,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是否能在我國其他兵種樣本中推廣還有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