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紅芬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wǎng)絡、動畫等已逐漸成為學生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真正靜下心來閱讀的機會少之又少。但名著閱讀中有很多值得學生學習和傳承的思想,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F(xiàn)階段,通過良好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十分重要。
不少家長、學生認為閱讀費時費力,對語文成績影響甚微,對個人素養(yǎng)提升作用不大,所以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家長對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甚至有的家長還會干涉孩子的閱讀,認為只有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長期下去,不僅使學生接觸名著的機會減少,還會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失去了更多自主選擇和自主學習的機會。所以,想要讓名著走進學生的生活,還需要家長的支持與引導,只有家長接受和重視名著閱讀,學生才能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閱讀,感受名著閱讀的魅力[1]。
比如,可以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引起家長對閱讀的重視,學校要鼓勵學生和家長共同閱讀,選擇家長和學生都感興趣的內容,如《西游記》。通過充滿童趣的故事,家長能根據(jù)自己的常識和閱歷學習文章中的表達方式,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教孩子一些生活常識,使學生和家長在親子閱讀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在相互鼓勵與思想的交流中,使家長和學生喜歡上親子閱讀,掌握更加有效的閱讀方式。在彼此的影響下,使學生和家長能愛上親子閱讀,重視名著閱讀,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小學生的性格和情緒都不夠穩(wěn)定,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但在實際教學中,學校和教師對名著閱讀的重視還不夠,閱讀教學還僅停留在形式和口號上,學校的圖書館和班級的圖書角也都成為虛設。想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校的閱讀風氣彌漫,這樣學生在大環(huán)境的感染下,就能更加沒有顧慮地投入到閱讀中。
比如,可以開展誦讀比賽,選定相關的主題,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國內外經(jīng)典名著閱讀片段,通過有感情的誦讀,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內涵,促進學生對名著的深入理解與思考,使學生將書讀懂、讀透,進而能夠根據(jù)自身的需要將書中的知識成為自己的精神養(yǎng)料,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另外,學校組織誦讀比賽也能使教師更加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使閱讀不再停留在形式上,真正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為學生創(chuàng)建更多接觸閱讀、學習閱讀的機會,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通過教師的專業(yè)指導,使學生更加高效地閱讀。在不同的教學階段,逐漸加深閱讀內容的深度,使學生能在整個小學學習階段不斷充實自己,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尤為重要。但在當下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常常將閱讀作為一項教學任務,學生也常常將其看作是一項作業(yè),無法在其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所以,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加應該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在閱讀過程中自主探索,引發(fā)自身對閱讀內容的思考,進而影響自身的成長,為自己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使學生形成更加堅毅、豁達的品格。另外,閱讀還能開闊視野,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興趣,能使學生多一種看世界的方式,使學生更加全面地發(fā)展[2]。
開展趣味閱讀活動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也是小學階段一項極其有效的教學方式。比如,深入學習名著閱讀中的經(jīng)典片段,使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將自己喜歡的內容結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進行仿寫。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體會到閱讀的魅力,激發(fā)閱讀興趣。還可以選取學生喜歡的經(jīng)典閱讀中的人物或者片段,播放影視作品,以一種更加有趣的形式展現(xiàn)。也可以在影片的播放過程中向學生講解,很多影視作品都是通過名著改編的,通過文字和自己的想象可以看到影片中感受不到的精彩內容,進而讓學生對名著閱讀充滿好奇與想象,為學生埋下一顆閱讀的種子,這樣他們就會自己找機會去閱讀,學會欣賞經(jīng)典名著中的故事,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處于思想啟蒙的重要階段,開展名著閱讀教學,能使學生走進經(jīng)典世界,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閱讀中汲取思想養(yǎng)料,積淀文化底蘊,增強表達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和能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