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輝,馬文濤,李 正
(河南省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鄭州450008)
犬心絲蟲病是指其通過蚊蟲叮咬等渠道感染的血液寄生蟲病。而患有該病的犬,往往會受體內寄生蟲的影響,出現腎炎的癥狀,由此引發(fā)腎結石形成并發(fā)病,因此,獸醫(yī)領域研究者需深入分析心絲蟲、腎結石病,并采取有效的診療措施,以預防、緩解該并發(fā)病,優(yōu)化心絲蟲病的診療水平。
當犬感染心絲蟲病后,成蟲會寄生在犬右心室與肺動脈處,同時,其中的雌性成蟲會產下幼蟲,即微絲蚴,這種幼蟲會持續(xù)存在于犬的血液中,并與血液一起在犬的體內不斷循環(huán),引發(fā)其他內臟的感染,最終導致病犬肝腎衰竭而死。在此過程中,腎炎作為常見的由感染引發(fā)的心絲蟲臨床病癥之一,其會極大地損傷犬的腎臟功能,使犬的排泄受阻,逐步形成腎結石病癥。在此過程中,犬會出現呻吟、血尿等癥狀,不僅嚴重損害其健康,而且也會使其受到極大的病痛折磨,因此,研究者希望通過對實際病例進行研究,來分析犬心絲蟲病與腎結石并發(fā)病的形成機理,并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及時診治、緩解該并發(fā)癥的癥狀。
通過對一項犬的心絲蟲病與腎結石并發(fā)癥實際病例進行的臨床觀察發(fā)現,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步態(tài)緊張、常見排尿姿勢,但僅能排出少量、淋漓狀的血尿,且結膜與口腔黏膜較為蒼白。之后,研究者借助專業(yè)儀器、設備對患病犬進行了診斷,發(fā)現其存在心律不齊、有雜音的狀況,還能從肺部聽出局限性的啰音。此外,借助鼻鏡,可以觀察到病犬的鼻腔干燥。經過觸診后,發(fā)現其肝腎部位表現出敏感狀態(tài)。由此可知,其心臟和肺部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心絲蟲病臨床癥狀,且根據其常見的排尿姿勢,以及排血尿的情況,能夠看出,病犬也患有腎臟疾病。但通常情況下,如果犬類的腎臟功能喪失程度不超過2/3,就不會顯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因此,研究者對其進行了進一步檢查,發(fā)現其腎臟內存在結石,同時,由于病犬的心絲蟲病已經呈現出了明顯的臨床癥狀,所以可以推測,其體內的寄生蟲已經開始產生微絲蚴,引發(fā)了其腎臟感染,形成了心絲蟲與腎結石的并發(fā)病。
在研究病案時,病犬死亡,為了深入了解該并發(fā)病的致死原因,研究者對死亡的病犬,進行了剖檢。剖檢結果顯示,病犬體內的腹水增多、氣管內出現大量粉紅色泡沫、肝臟腫大、右心室有3條寄生蟲,長度分別為26 cm、24.5 cm、25 cm,同時,在病犬呈現出腫大情況的腎臟內腎盂中,發(fā)現了3 粒大小不一的結石,結石重量共計8.9 g,由此可以看出,該病犬的心絲蟲與腎結石并發(fā)病感染程度已經相當嚴重。根據上述剖檢結果,研究者可以分析出,由于犬的腎臟疾病存在慢性發(fā)作的特征,而心絲蟲病從感染到寄生蟲可以產生微絲蚴的時間,僅為6~8 個月,因此,心絲蟲病引起的腎炎在很大概率上,可能只是其腎結石的誘因之一,但從剖檢結果來看,病犬死于肝臟衰竭,所以其死因主要為心絲蟲病。
從腎結石病的形成機理來看,病犬結石存在的位置通常為膀胱或尿道,而該病案中,結石位于雙側腎盂內的情況比較少見,但一般來說,結石形成的原因無外乎尿路感染、飲水不足、營養(yǎng)與維生素攝入量不合理、腎臟功能老化等。在該病案中,結石長期處于雙側腎盂內,會在犬移動時,對其產生刺激,導致其步態(tài)緊張、常見排尿姿勢、血尿等臨床癥狀。但鑒于病犬腎結石癥狀明顯出現于近期,由此可見,該病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絲蟲病所造成的腎炎造成的。
在犬類感染心絲蟲后,寄生蟲會先在其皮下、漿膜下層發(fā)育2個月,再經過2~4個月移動到病犬的右心室與肺部,最后在2~3 個月后生長為成蟲,并產出微絲蚴,形成寄生蟲惡性的內循環(huán),因此,一般來說,30%~50%的病犬,在感染初期基本不會呈現臨床癥狀,需待到成蟲產出微絲蚴后,才會出現癥狀。為此,在沒有檢出微絲蚴時,應當采用試劑盒檢測抗體的方式,來確認心絲蟲病是否存在。但對于該病案來說,其體內已經存在大量的微絲蚴,無需檢測抗體。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由于病犬的體內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微絲蚴,因此,即便及時用左旋咪唑進行驅蟲,也會引發(fā)病犬血管內蟲體崩解而形成血管栓塞休克死亡,或導致腎結石中沉積死亡蟲體而加速腎衰竭?;诖?,在心絲蟲與腎結石并發(fā)癥的診療中,應先仔細檢查腎功能狀況,以及體內微絲蚴的數量,若情況允許,需先排除腎結石,并確認無問題后,再用左旋咪唑10 mg進行口服,每日一次,進行寄生蟲的殺滅。
綜上所述,提高預防犬心絲蟲病,遏止腎結石病的形成,能夠提高犬的治愈幾率。通過上述研究,研究者發(fā)現,在心絲蟲病的診療中,應先檢查犬的腎功能狀況,確認無問題后,才能進行驅蟲,以免引發(fā)犬的腎結石病惡化,保證該項犬并發(fā)癥的治療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