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蘇苑高級中學 濮 丹
高中生的親子關系有其特殊性,這個階段的孩子處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逐漸成熟,開始進入社會。這個階段的父母,人到中年,正處于工作壓力、生活壓力激增的時候。同時,母親往往進入或者即將進入更年期,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人的生理、心理發(fā)生巨大變化,情緒最不穩(wěn)定的時期。因此,高中生的親子關系不同于小學、初中生的親子關系,到了高中階段,成長發(fā)育逐漸穩(wěn)定,孩子能夠反省自己,對父母逐漸理解,行為趨向理性,能夠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伴隨著他們的思想越來越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漸漸形成,對人和事有了自己的評判,在一些問題上容易和父母產(chǎn)生分歧。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父母的要求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的滿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關心和支持,因此更易發(fā)生親子沖突,高中生的親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關系著家庭的穩(wěn)定。
攝影治療是表達性藝術治療中的一種方式。表達性藝術治療整合了音樂治療、舞動治療、詩歌治療等各種不同藝術形式的治療技術和方法。在攝影治療中,鼓勵來訪者使用過去到現(xiàn)在的家庭照或其他照片來呈現(xiàn)他們的生命故事。當看著這些照片時就如同他們正處在那個年紀當中,而不是請他們回顧過去的事。讓父母親去處在他/她當年的那個時刻,并且去觀看那個世界很重要的幾分鐘。請成員說故事,以便交代他們當時生活的照片,將會發(fā)展出不同的以及更深入的訊息,這遠比僅是讓他們聊聊過去更為豐富。當父母花時間去思考他們的某個年輕歲月(當年的樣子、感覺如何、以有限的觀點看復雜的事情、不知所措地處理情緒、當年的處境和此刻孩子的情況相似……),這有助于他們更理解孩子也處在相同的發(fā)展歷程,進而以孩子的眼光(及年紀)看待事情。同樣地,在孩子有所了解后,可以幫助孩子理解他們的父母親也都是人,他們父母親的身份也是由許多父母親角色以外的部分所組成。把這些學習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可以鼓勵他們更完整地看見對方,視彼此為獨特的個體。
親子關系與親子間的溝通交流呈正相關,溝通交流可以促進對對方的認識和理解。攝影治療技術可以促進家庭關系,協(xié)助家庭在更深層、更具有意義的層面重新連接。
1.材料準備。
高像素的照片(雙親高中時期的照片)。如果找不到雙親在這個年紀的照片,父母親可以“回憶”或“想象”他們童年的某個年紀,并畫出簡單的草圖當作照片來使用。紙筆,訪談問題單。
2.具體流程。
這個活動的時間可長可短,活動時間取決于家中有幾個孩子,以及之后要討論什么,所以在規(guī)劃這個活動時要有彈性,以便去設定時間。
第一步:提供給每個孩子一張訪談問題單,他們的任務是把認為重要的事情記錄下來,并在稍后討論。向成員們解釋,讓他們?nèi)タ锤改赣H當年的孩子這個年紀時的照片,家中的每個孩子將會去個別訪談父母,了解父母親當年是什么樣子。每個孩子首先會問訪談單上的問題,問完清單上的問題后,孩子可以增加任何他/她想要問的問題。如果被訪問的父母親不知道答案,可以明白地告訴孩子他/她不知道,然后盡可能回復一個接近于真實的答案。父母親可以模仿他/她當年的童言童語來答復,或者是以他/她成人的聲音來看著照片“話當年”。親子訪談的過程中,不允許其他人談論、干擾或者隨意離開房間。
第二步:孩子先從一般的問題開始訪談父母:“你在照片上的那個年紀時,生活是什么模樣?”一旦父母親自發(fā)地說了個大概之后,孩子就可以接著問訪談單上的問題,以獲得更多的資訊。除非必要,否則心理輔導教師不應該打斷,對話本身的“信任之流”是相當重要的。盡管如此,在必要的時候,心理輔導教師還是得溫和地提醒父母親與孩子,訪談里的感覺和想法一樣重要;父母親在分享每個答案的“理由”其背后的想法時,說說和它有關的感覺,也同樣有幫助。對話過程中,孩子與父母親可以做筆記,而在場的其他人應該做筆記。
第三步:在孩子問完訪談單的所有問題后,任何浮現(xiàn)在腦海中的問題都可以提出。
第四步:在訪談結(jié)束之后,就可以進行討論:兩位參加者先行“回饋”,接著邀請其他人分享他們的觀察、想法、情緒以及洞察。
第五步:心理輔導教師對這個家庭的訪談。
心理輔導教師可以問孩子:1.你的父母親在你這個年紀時,和你有什么相似/相異的地方?2.在你父母親跟你相同年紀的那個時候,他們當時的生活讓你學到了什么,而哪些是你之前都不知道的?3.父母有什么樣的回答讓你感到驚訝嗎?如果有,那是什么?4.父母有什么樣的回答讓你難過或不安嗎?如果有,那是什么?5.你的父母描述了什么樣的感覺呢?6.你父母當年的樣子,以及今天家庭正努力解決的問題,兩者之間有什么關聯(lián)?7.你有其他想要問的嗎?或是告訴你的父母親你今天在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
心理輔導教師可以問父母親:1.你孩子的童年生活和當年的你,其中有什么不一樣?2.有什么是你當年并不真的了解,而現(xiàn)在終于明白的事呢?有什么是讓你心煩或是驚訝的?3.在談論你自己時,有察覺到什么情緒嗎?你在那個年紀時,為何有那種感覺?4.在你現(xiàn)在的生活中,是否曾出現(xiàn)那些童年的感覺?5.你當年的生活樣貌,以及你的家庭今天正努力解決的問題,兩者之間有什么關聯(lián)?6.今天你和孩子分享了這些事之后,有什么想要問或告訴他/她的嗎?
攝影治療技術的價值是,當你凝視或回想起一張照片時,照片里的那個時刻便立即“歷歷在目”了,活現(xiàn)在你眼前。當你看到照片,就仿佛那些事正發(fā)生在眼前——以三度空間觀看著那景象仿佛栩栩如生,你就好像在那張舊照片里,你可以意識到你的眼睛有如相機鏡頭。
觀看者的身份,在和照片相遇的“一瞬間”,酒水立刻“存在”于照片之中,無意識地將他/她曾經(jīng)歷過的生活,或是從未看過、卻回憶起相關的情境,這些都是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觸發(fā)了那些鑲嵌在記憶里的感覺。當聊到父母親年輕時的老照片時,父母親和孩子通常會分享快樂的經(jīng)驗,使他們更靠近彼此。這個過程會產(chǎn)生更多的信任聯(lián)結(jié),特別是因為這段歷程中獲得了其他成員的見證——他們的現(xiàn)場見證了新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