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淑敏 昌圖縣中心醫(yī)院
前言:胃潰瘍是當前我國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屬消化系統(tǒng)疾病。該病的發(fā)生與胃黏膜損傷有密切關系,此外,不良生活習慣、不規(guī)律飲食等因素同樣可導致該病的發(fā)生?,F(xiàn)階段,臨床上治療胃潰瘍的藥物較多,不同類型藥物所達到的治療效果也不盡相同,而如果治療方案不合理,則會導致該病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生活質量。所以,在開展胃潰瘍治療工作時,應結合患者疾病實際狀況,合理選取治療藥物,科學制定治療方案,以保證臨床治療效果。為分析在胃潰瘍治療中蘭索拉唑膠囊聯(lián)合硫糖鋁混懸凝膠療法的實踐價值,現(xiàn)對我院83例胃潰瘍患者展開研討,詳細如下:
研究對象:83例胃潰瘍患者;選取時間:2018年8月—2019年8月;分組方式:隨機數(shù)字表法;組別:常規(guī)組,試驗組。病例詳情:常規(guī)組共41例,男女之比為26:15,年齡25~68歲,平均(47.62±5.84)歲;試驗組共42例,男女之比為24:18,年齡26~67歲,平均(47.23±6.05)歲;經對比,兩組基線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
入組標準:(1)與胃潰瘍臨床診斷標準相一致;(2)依從性較強;(3)臨床資料完善;(4)患者與家屬皆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
剔除標準:(1)合并嚴重性器質性疾病者;(2)存在復合性快楊、多發(fā)性潰瘍、惡性潰瘍者;(3)研究前2周服用其他藥物治療者;(4)對研究藥物過敏者;(5)認知障礙、溝通障礙及精神疾病者。
常規(guī)組應用西咪替丁聯(lián)合硫糖鋁混懸凝膠治療,具體如下:西咪替丁片(生產企業(yè):四川珍珠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3349)每次0.2~0.4g,每天4次;硫糖鋁混懸凝膠(生產企業(yè):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322)每次5mL或0.1g,每次3次。
試驗組采用蘭索拉唑膠囊聯(lián)合硫糖鋁混懸凝膠治療,用法及用量:蘭索拉唑膠囊(生產企業(yè):湖北華世通潛龍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4570)每次溫水口服30mg,每天1次;硫糖鋁混懸凝膠使用方法與常規(guī)組相同。
(1)觀察兩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患者上腹疼痛、噯氣、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輔助檢查結果提示無陽性體征;好轉: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但仍影響日常工作;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無較大變化或有加重現(xiàn)象。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
(2)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系統(tǒng)中錄入83例胃潰瘍患者研究數(shù)據(jù),臨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均屬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通過X2進行檢驗對比,當P小于0.05時,便可判定組間差異較大,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
與常規(guī)組相比,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較高,兩組間存在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見表1。
表1: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相較于常規(guī)組,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顯著較低,組間差異明顯,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n(%)
從廣義角度而言,胃潰瘍即指發(fā)生于胃竇、胃角、裂孔疝、賁門等位置的潰瘍,屬消化性潰瘍。上腹疼痛為該病典型癥狀,多出現(xiàn)于上腹部,也可發(fā)生于胸骨或左上腹與劍突后,呈燒灼樣痛、脹痛、鈍痛、隱痛。胃潰瘍疼痛多發(fā)生在餐后1h內,經1~2h后漸漸緩解,直到下次進餐后再重復性出現(xiàn)以上癥狀。部分患者可無癥狀表現(xiàn),或以穿孔、出血等并發(fā)癥為首發(fā)癥狀。胃潰瘍反復性發(fā)作,易促使幽門梗阻的形成,潰瘍面長久不愈并年齡超過45歲者存在癌變風險。所以,對于胃潰瘍患者而言,應盡早采取有效治療措施,以降低該病危害性。
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原則為保護胃黏膜、抑酸、控制癥狀、減少疾病復發(fā)等。開展胃潰瘍臨床治療工作時,在給予患者抑酸藥物的同時,還應予以胃黏膜保護藥物。西咪替丁為抑制胃酸與胃黏膜保護藥物,口服后由腸道快速吸收,45~90min血藥濃度達到峰值,生物利用率達到70%,年輕人對該藥吸收狀況明顯好于老年人。在胃潰瘍治療中,西咪替丁能有效抑制患者白天空腹與夜晚胃液分泌,其抑制程度和血藥濃度存在密切關聯(lián),當血藥水平大于0.05mg/L時,所達到抑制效果可達80%。單次給藥200mg,作用時間約為4~5h,劑量增為300mg時,作用時間為7~8h。蘭索拉唑是抑制胃酸分泌藥物,適用于治療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蘭索拉唑經口服吸收之后轉送到胃黏膜,于酸性環(huán)境下轉換為活性體結構,然后,與質子泵SH基相結合,降低該酶活性,從而起到抑制胃酸分泌效果。單次予以30mg蘭索拉唑,在患者口服2.2h內便可達到藥物作用峰值,藥物峰值濃度為0.75~1.15mg/L,半衰期為1.3~1.7h。與西咪替丁相比,蘭索拉唑抑制胃酸的效果更強,半衰期較短,故而在臨床上的實踐價值更高。硫糖鋁混懸凝膠是胃黏膜保護藥,主要適用于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食管潰瘍等疾病治療。硫糖鋁混懸凝膠為特殊性混懸凝膠劑,生物粘附性較強,每天服用2次便可保證臨床治療效果;通常情況下,應在飯前0.5h或空腹狀態(tài)下服用。硫糖鋁混懸凝膠中的硫糖鋁內存在硫酸蔗糖復合物,于酸性環(huán)境下可分解為八硫酸蔗糖離子,形成膠體直接于炎癥部位或潰瘍面生成一層薄膜,從而起到阻止胃酸侵襲、保護炎癥粘膜與潰瘍粘膜作用。另外,硫糖鋁還可對胃酸進行中和,對胃蛋白酶實施吸附,但作用效果并不是很強。硫糖鋁可對唾液內的表皮生長因子起到吸附作用,聚集在潰瘍面,促使其愈合。與此同時,硫糖鋁還能促進前列腺素E合成,增加表面上皮對碳酸氫根的分泌,從而對細胞起到保護作用。硫糖鋁混懸凝膠是局部用藥,腸胃吸收較少,主要跟隨糞便排出體外,部分則隨尿液排出。為進一步驗證蘭索拉唑膠囊聯(lián)合硫糖鋁混懸凝膠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本研究對我院83例胃潰瘍患者展開探討。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蘭索拉唑膠囊聯(lián)合硫糖鋁混懸凝膠治療的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顯著高于應用西咪替丁聯(lián)合硫糖鋁混懸凝膠治療的常規(guī)組的78.05%(P<0.05),這提示蘭索拉唑膠囊聯(lián)合硫糖鋁混懸凝膠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更為理想,值得廣泛實踐。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2.38%)與常規(guī)組(19.51%)相比,較低(P<0.05),通過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可得出蘭索拉唑膠囊聯(lián)合硫糖鋁混懸凝膠療法的安全性更高,對患者機體影響較小。
總而言之,在胃潰瘍治療中蘭索拉唑膠囊聯(lián)合硫糖鋁混懸凝膠療法的應用,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具有較好實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