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特殊教育學校 熊建紅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要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來的,不能被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坑害,而要懂得與學生聯系起來,從學生出發(fā),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課堂,真正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中,與學生一起展開討論。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尋找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方法,可以借助延伸生活話題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延伸生活話題,是希望學生能靈活學習,了解語文學習的意義,而不是在誤解下開展語文探索,強迫自己學習,促使學生自覺開口,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進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討論生活話題的過程中,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懂得了用語言展示自己的觀點,在交流對話中構建了自己的價值觀念,能擁有更加客觀的閱讀意識。
在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時,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春節(jié)當天都有哪些活動,以便喚起學生對春節(jié)的記憶,讓學生走進課堂。學生回想自己過春節(jié)的場景,分享了自己對春節(jié)的印象。其中一位學生提到了在春節(jié)當天給長輩拜年的活動,認為不僅表達了自己對長輩的敬意,還聯絡了感情,弘揚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得到了其他學生的支持。學生在分享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并由最初的磕磕絆絆變得侃侃而談,有了分享的意識。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尋找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方法,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帶領學生捕捉語文美。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讓課堂變得現代化,可以為學生的黑白世界涂上絢麗的彩虹色,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并不意味著單調,也不意味著局限,而是有著巨大的潛力等待人們去挖掘。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對語文進行了點綴,了解了語文知識背后蘊含的深意,知道了學習語文不能只看文字本身,還要了解其想要表達的情感、所展示的意境,可以說,語文學習是一項需要綜合考慮的活動。
在教學《稚子弄冰》時,我在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了哈爾濱冰雕節(jié)的視頻,讓學生在視頻中感受冰的特點和魅力,使學生能理解詩詞中兒童用冰來玩耍的快樂情感。學生借助信息技術,看到了冰在人們的雕刻下,變化成了不同的形狀,在燈光的照耀下,有了不同的顏色,變得活靈活現。學生感受到了冰的魅力,想象了詩詞中兒童“弄冰”的場景,理解了他們對冰的喜愛之情。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尋找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方法,可以借助挖掘閱讀問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挖掘閱讀中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做好心理準備,使學生意識到學習就像是長途跋涉一樣,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可能遭遇電閃雷鳴的,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安全上路,看到遠方的希望。學生在思考閱讀問題的時候,對自己的學習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懂得了閱讀是一個需要動腦思考、自主判斷的過程,是不能隨心所欲的,而是要學會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理解文字的內容,找出問題對應的答案,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在教學《將相和》時,我在課堂上借助提問啟發(fā)學生,鼓勵學生概括課文,讓學生思考:課文講的是誰的故事?你從中知道了哪些歷史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你認為故事中的主人公擁有怎樣的品質?這些品質值得你學習嗎?學生帶著問題,走進了語文課文,發(fā)現課文中出現了廉頗和藺相如兩個主人公,他們一文一武,在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中,共同維護了國家尊嚴和安全,有著熱愛祖國的優(yōu)秀品質。接著,學生又分析負荊請罪,發(fā)現了藺相如謙虛、廉頗知錯就改等的優(yōu)點。學生認為,即使跨越千年歷史,廉頗和藺相如的優(yōu)秀品質依然值得我們學習,有著實踐意義。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尋找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方法,可以借助打開實踐通道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打開實踐的通道,能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利,使學生知道語文實踐與知識技能的積累是密切關聯的,促使學生養(yǎng)成實踐的習慣,在實踐中獲取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能,提升語文素養(yǎng)。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檢驗了自己課堂積累知識的能力,了解了自己對知識的應用狀態(tài),找出了自己學習中的短板,修補了自己的“木桶”,完善了課堂實踐的效果,取得了全面發(fā)展的成績,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
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我組織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生揣摩狼牙山五壯士在做出英勇舉動之前會想些什么,使學生能深入了解戰(zhàn)士的思想,學習他們的精神,在新時代背景下為祖國的發(fā)展做出貢獻。學生結合狼牙山五壯士的動作、語言等,分析了狼牙山五壯士的心理活動,用文字寫下了狼牙山五壯士的心情和理想,展示了他們英勇、無私的一面,表示會像他們一樣,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站出來,升華了自己的思想。
總之,本文通過延伸生活話題、使用信息技術、挖掘閱讀問題、打開實踐通道,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帶領學生捕捉了語文美,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學生扎根到語文的世界后,獲得了語文雨露的滋潤,了解了語文的魅力,看到了語文世界的豐富性和多彩性,不再抗拒語文學習,而是愿成為語文世界的一部分,為語文的發(fā)展添加新的光輝。小學語文教師開展閱讀教學,并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有了更進一步的機會,使學生熟悉了語文閱讀,熟悉了閱讀技能,逐漸理解了語文,適應了閱讀課堂。教師并沒有因此止步,而是繼續(xù)探索,結合時代和學生的變化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提出了新的教學方案,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實現了良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