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州市實驗初級中學 張玉良
多媒體教學能夠把知識化靜為動,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通俗易懂,以其繪聲繪色的特點營造輕松且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其不但使學生的知識儲備得以擴充,還能夠以感性的方式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當學生在學習時對所學知識產生一定的興趣,則會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開展數(shù)學教學時需要對教材進行更加深度的挖掘,給予學生發(fā)揮自主學習數(shù)學的空間,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同實際之間的關聯(lián)。初中生普遍會對色彩較為明亮、生動的畫面、實際物品產生興趣。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當為學生設計高度開放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創(chuàng)新精神。
多媒體技術可以模擬許多視頻、聲音等等,對其利用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得以放在學習上,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使學生帶著高昂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去探索新知。例如,一位教師在對《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進行教學時,可以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小狗由于吃食不斷狂奔的生活場景,以“它們也會懂得數(shù)學嗎?”的問題來導入教學,此種生動且活潑的畫面使學生產生了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對于“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數(shù)學知識也理解得更加深刻。
課堂導入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具有實際效果的課堂導入能夠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發(fā)揮優(yōu)秀的引導作用。教師通過多媒體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以提升課堂導入的實際效果,這樣學生便會更好地把握教學內容,發(fā)現(xiàn)教學內容的趣味所在,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十分有益,唯有如此,教學活動才可以十分順利地開展并完成。例如,一位教師在對《相似三角形的性質》進行教學時,為了能夠使課堂教學的質量有所提高,該教師于課程的導入部分使用多媒體技術完成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課程開始,該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一系列圖片,然后在這些圖片的周邊設計簡短的文字作為介紹。這些圖片大致講述為:埃及金字塔是極為高大的建筑,而埃及人本身也并不了解金字塔實際的高度究竟為多少。隨后,希臘數(shù)學家泰勒斯前往埃及游玩,當?shù)氐陌<叭吮阆M淇梢韵氤鰷y量金字塔高度的具體方法,在應允埃及人的請求過后,數(shù)學家仔細觀察金字塔所處的環(huán)境,立刻便有了主意。根據(jù)圖片可以觀察出,泰勒斯多次命人測量自己的影長,隨后又命人測量金字塔的影長,在計算過后,便立刻得出了金字塔的實際高度。學生在觀察這些圖片的過程中皆十分迷惑,無法得知測量影長便可以計算金字塔高度的玄機。隨后,該教師告訴學生:“泰勒斯的測量方法其實同大家本課所要學習的新知識有一定的關聯(lián)?!贝朔N方式立刻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構筑新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是最為重點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數(shù)學的教學內容而言,某些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以,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些知識,最為有效的方法便是采用多媒體的方法,將有一定抽象特征的數(shù)學知識通過較為生動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進而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方便地理解,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學生的學習實效性有所提升。例如,一位教師在對《三角形的內角》進行教學時,該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便是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理解,過去的教學方法中,教師普遍讓學生自主設計形狀各異的三角形,隨后讓學生以測量或者拼接的方式把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計算出來。對于實際的教學情形而言,雖然此種方法具有較強的直觀性,還可以幫助學生訓練動手操作的能力,但是過程較為無聊和復雜,可能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而為了使這種情形不再出現(xiàn),該教師引用多媒體技術中的幾何畫板工具開展教學,在這個軟件中,該教師首先繪畫出任意形狀的三角形,使用量角器將三角形中的三個角的度數(shù)測量出來。隨后,該教師把三角形中的某個頂點進行拖動,三角形的形狀得以產生一定的變化后,再繼續(xù)使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shù)。在課程的最后,該教師請幾名學生自主完成操作,此種方式不僅使教學變得更加直觀,還使學生的理解難度有所降低,有效地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十分廣泛,然而過去的教學模式依然有其可取之處。所以當教師把多媒體教學應用于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時候,還應當將其放在輔助的位置上,使其同傳統(tǒng)教學融合,進而以多媒體為傳統(tǒng)教學添翼。例如,教師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教學課件,還可以打開電腦軟件以及教學程序為學生展示方程的圖像,這能夠減少教師板書的時間,提高教學的效率,此外還可以使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交流,有利于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例如,一位教師在對“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與性質”進行教學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函數(shù)的特征以及性質,則必須要為學生展示一定數(shù)量的函數(shù)圖像,倘若教師在課堂中把圖像逐個畫到黑板上,則課堂效率將會有所下降,所畫的圖像也可能產生誤差。這時教師便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預先把函數(shù)圖像制作于PPT 中,為學生在課上播放并講解課件。此外,教師還可以使用電子筆對講解的重點進行標注,這種方法可以使知識點教學更為突出,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初中數(shù)學在難度上相較小學數(shù)學有所提升,有非常多的困難問題對于學生而言十分棘手,某些學生甚至無法尋找到恰當?shù)慕忸}思路。如若教師僅僅通過板書來開展教學,不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學生非常難以理解。但是多媒體技術憑借其可以利用課件的優(yōu)勢,能夠呈現(xiàn)出多種思路用來解題,此外,使用多筆觸顏色標注重點,還能夠使學生更清晰地理解知識。例如,一位教師在對“動點問題”進行教學時,以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有很多的優(yōu)點。動點需要在定住的幾何圖形中運動,因此解決動點問題的重點所在便是使學生把握好變量同變量的聯(lián)系。教師完全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把圖形展示出來,然后以不同顏色的筆標注動點的運動軌跡,最后組織學生通過觀察圖形尋找已知條件并理清其關系,完成等式的書寫,教師為學生提供清晰的講解。教師在教學過后,還可以為學生播放動點問題的動畫,使學生對其運動軌跡把握得更加深刻。
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既可以為教師的教學過程給予很大的便利,又能實際地使用到大量教學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層面,多媒體技術在基于教材的前提下,通過同初中數(shù)學雙方的交互可以大大地豐富數(shù)學課堂的內容,有利于提升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主動性與學習意愿,學生在夯實了基礎知識后,能夠更廣泛地涉獵其他知識,進而更為有效地開發(fā)學生在數(shù)學方面的綜合能力。
多媒體技術具有動態(tài)化的特征,能夠將靜態(tài)的事物化為動態(tài)的,其繪聲繪色的優(yōu)勢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實質,了解思維所產生的過程,幫助學生降低理解較難知識點的難度,使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
總而言之,多媒體對于有效進行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起極大作用,身為教師,應該積極運用多媒體的長處與作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設置出靈活生動的教學情景,將抽象數(shù)學知識具象化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意愿和自我探究能力,有效激發(fā)課堂教學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