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蓮峰鎮(zhèn)楊家嘴小學 王永忠
語文作為基礎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奠基作用。但是,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片面地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基礎知識方面的教學,完全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一個人的思維能力不僅集中體現(xiàn)了綜合素質能力的高低,更決定了一個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應將學生思維能力的激活與培養(yǎng),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
思維能力作為一種綜合性的素質能力,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及外延。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是眾多思維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更是人們進行教學成果轉化的重要手段。而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為學生想象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根據(jù)教學內容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有助于學生感受語文教學的獨特魅力。
2.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思維能力發(fā)展的最高境界,集中表現(xiàn)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從而使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集中思維得到提升,進而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激發(fā)。
思維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激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首先,激活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進行文章語言理解和內在思想情感體驗的重要基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都需要學生通過思考和思維的激發(fā),才能得到順利地解決。因此,可以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激發(fā),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
其次,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素質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質教育的進行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而思維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培養(yǎng)與提高,使學生的能力差距逐漸縮小,從而實現(xiàn)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
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仍然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由于學生升學的壓力,在教學觀念上依然沿襲以往的應試教育思想。這樣就使教師在課堂上依然采取照本宣科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及以考試分數(shù)為主的評價方式。從很大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無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
教學形式呆板,缺乏有效互動。學生的思維只有在寬松、自由、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內,才能得到充分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也只有在有效的師生互動中,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充分的放飛。而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只是通過機械地灌輸式教學進行,完全忽視了與學生開展有效平等、開放的交流與互動,從而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
生活是產生知識的源泉,同時也是啟發(fā)人們思考、進行思維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平臺。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將教學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同時還應結合生活中的場景及所見所聞,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思考,以此實現(xiàn)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激活的教學目標。
如在教學《頤和園》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引導問題,“同學們,你們去過頤和園嗎?頤和園中,都有哪些景點?你們能幫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樣就引發(fā)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學生紛紛發(fā)言,進行頤和園景色的描述。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并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從而使學生結合現(xiàn)實情況、通過合理想象,在腦海中展開了一幅美好的畫卷,實現(xiàn)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與培養(yǎng)?!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苯處熢谛W語文課堂教學中,只有引導學生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積極、獨立的思考,才能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教學已經成了學生與教師進行交流與互動的重要平臺。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與教師有著平等的交流地位,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思維空間,并對學生的思維活動進行有效的引導。因此,在具體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為實現(xiàn)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激活、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教師應注重對自身教學觀念的有效轉變。
首先,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及個性化思維結果給予充分的尊重。教師只有給予學生充分的包容與鼓勵,才能使學生有效地消除緊張、焦慮的情緒,放下思想包袱,徹底實現(xiàn)思維的放飛。
其次,教師還應注重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師生互動奠定基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在相互的溝通與交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和升華。而有效的互動只能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地位之上。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調整自身與學生的位置關系,“蹲下來”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從而在構建平等、民主師生關系的基礎上,為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新型的教學模式都在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最為有效的一種??鬃釉唬骸叭诵校赜形?guī)熝伞!痹谛W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為單位,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在小組內、班級內的集體討論中,得到自我思維的深化、思維能力激活和培養(yǎng)。
例如,在教學《觀潮》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使每個小組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錢塘江大潮的有效描述。這就為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個性化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間。有些小組采取繪畫的形式,有的小組采取詩歌的形式進行個性化描述,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激發(fā)和提高。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是未來社會對未來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應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在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激活和培養(yǎng),并通過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給予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有效結合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獨立的學習和思考,使學生的思維火花得到充分的激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