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桃園路小學 劉 艷
詩詞是架起時代與學生之間情感的橋梁,了解每首詩詞創(chuàng)作的淵源,感悟時代的精神烙印,感受詩詞文化的精神沖擊,這將是對小學生精神品質培養(yǎng)的有利途徑。時代需要有理想、有明辨是非能力、有涵養(yǎng)的人,而詩詞學習中,小學生可以從中獲得一種對于生活的理解和熱愛,這對于他們陽光健康的成長大有裨益,那么,詩詞教學該如何展開才能深入學生的內心呢?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進行探討:
古詩詞距離我們的生活時代已經很久遠了,但其中沉淀著一個時代的精神特質,品味詩詞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審視一段歷史,這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種精神品質的培養(yǎng)。為了使學生學習起來更有興趣,教師可以采取故事引入的策略讓學生親近古詩詞,使其在了解大概的意思后再去關注詩詞在語言表達以及情感蘊藉方面的特點。小學生都愛聽故事,而講故事的策略也要因學生的學段而做出恰當?shù)倪x擇。低學段和中高學段的學生喜愛的故事不同,那么教師講述的方式也要隨之發(fā)生變化。
例如,在《山居秋暝》這首詩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以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老師最近很是疲憊,我找到了一處閑適之所,大家跟我去看看吧!這座山空氣清新,因為剛剛下過雨,而此時已經是深秋季節(jié),大家看我都穿起了大衣呢!在一個寧靜的夜晚,我就這樣離家出走了,走在這樣的山間小路上聽著泉水的聲音,忽然我還聽到了嬉戲聲,是你們也跟我一起來了嗎?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還有什么人這么晚還在這里?好像是打漁歸來的人們,他們很開心地笑著,我猜也許是他們豐收了吧!”這個故事伴隨著山間美景的圖畫,學生開始體會詩人的感情,也對故事產生了探究精神,“同學們,王維是不是也像我這般疲憊呢?大家再來體悟一下吧!”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得到了激發(fā)。當然,故事講述可以從學生喜愛的動畫片或者喜愛的人物入手,立足學生的心理特征,找到能激發(fā)學生探究古詩思想性的那個點,由此幫助學生建立古詩詞學習的自信心,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
小學語文詩詞教學中,教師關注的不僅僅是知識點背誦和記憶,更要關注情感。教師在幫助學生感悟詩詞中的情感時,定不能忘卻朗讀的重要性,要讓學生學會美讀,關注詩詞情感,進行自我理解欣賞式的美讀,朗讀詩詞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詩眼和關鍵的詞句,細細品味和賞析,在不斷的誦讀中參悟詩人的情感,感悟文本的節(jié)奏和肌理,這樣學生的情感就會慢慢激發(fā)出來。學生自讀、教師導讀二者之間緊密結合,使學生在誦讀中層層深入,漸入誦讀佳境,以古人的情思指導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啟美讀之深刻體驗。
例如,在《示兒》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美讀,這首詩情感強烈,傳遞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之情,情感復雜,這就需要學生在誦讀的時候能把握好情感基調,這首詩中有著詩人滿腔的悲憤,也有著大業(yè)未就的感傷,情感極其濃烈,教師要引導學生讀出這樣的情感,在誦讀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共鳴?!巴瑢W們,大家想象一下,一個愛國至深的老人在臨終前說出這段話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而你在讀的時候應該讀出什么情感?”學生開始揣摩起這首詩的情感。通過他們的思考、理解和感悟,誦讀就變得非常有效,進而實現(xiàn)美讀目標。
想象是詩詞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學生在想象的世界中會參悟詩詞的現(xiàn)代意義,會與詩詞進行精神對話,將詩詞的外延拓展開來,在想象中得到思維的發(fā)散和延伸,詩詞的情感得以強化。那么,怎樣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呢?怎樣讓學生在想象中親近詩詞的情感呢?這是語文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為此,教師的引導應以詩句的意境展開,以詩句的意境為主要出發(fā)點,使學生的心靈豐盈起來,因詩詞而變得更美好。
例如,在《春日》這首詩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去想象,感受這首詩中的情感,當前小學生雖然在物質上非常優(yōu)越,但是他們的生活很枯燥,而這首《春日》恰可以使學生在古詩學習中去想象,放飛自己的情感,這首詩中有著春日游覽的愉悅心情,也有著對春天的熱愛之情,非常具有畫面美,能激發(fā)學生無盡的想象,有著極其強烈的生活情懷,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想象此時你就在泗水之濱,看到了哪些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樣?”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就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走進那個陽光明媚的春日里嬉戲,欣賞春天的美景。當然,想象是現(xiàn)代與古代詩詞的心靈交融,在這樣的交融中,每個學生都應從詩詞的意境中獲得審美情趣,提升自我的審美能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給予學生自主、表達、交流的空間,強化詩詞情感。
活動是小學語文課堂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多彩的活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還可以在活動中加深體驗,使他們能在親身經歷的活動中看到詩詞文化的魅力。小學語文課堂要拒絕沉悶,詩詞雖然難懂,但是如果加之以活動,那么他們就會在愉悅的情緒中理解詩詞,具體的活動形式有很多,教師可以采取游戲、講故事、角色扮演、情景劇等多種學生喜愛的形式展開課堂教學活動。活動的安排要有嚴密的計劃,否則就會使課堂陷入無法控制的局面,學生天生好動,在沒有計劃安排的情況下,容易走到課堂之外的領域,這樣就會阻礙課堂有效性的發(fā)揮。
例如,教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教師就可以安排一個情景劇,讓學生選擇自己的角色,設計好自己的臺詞,與詩詞心靈交匯,從而感悟送別的場面。“同學們,人生中最不愿意經歷的就是離別,而我們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就講述了一個離別的故事,面對分別,我們怎樣處理?怎樣面對有些人的離開?我們來讀詩,然后我們設置一個情景劇,將詩人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道具老師已經準備好,各個小組要趕快設計臺詞、角色,我們當堂表演,感悟離別之情,感悟美好的友情?!边@樣的活動非常符合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讓他們自己設計臺詞,既理解了古詩的內容,也從自己親身參加活動的實踐中體悟了離別的氛圍和情感,獲得了對于友情深刻感悟,也懂得了如何面對人生中那些無可奈何的事情。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的思想成長以及審美情趣形成做出自己的努力,深挖詩詞中的精神意蘊,以學生能接受的方式令其感悟意境,品評其思想,深悟其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