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燕
(昆山開發(fā)區(qū)石予小學 江蘇昆山 215300)
新課程改革中曾明確提出,要讓學生愛上閱讀,樂于思考,到閱讀中自己尋找知識,讓閱讀的源頭活水,促使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優(yōu)化教學質量。當前的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呈現(xiàn)出枯燥、無效的問題,教師當好好反思,科學實施教學輔導,如此,才能轉化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尷尬境遇,讓閱讀課堂重新煥發(fā)生機。以下本文就來實施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工具性,其聽、說、讀、寫能力,就是語文的工具性最直觀、具體的體現(xiàn)。我們都知道,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性格活潑好動,對新鮮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們對于信息的認知和理解也是具有選擇性的,比如,對于一篇語文課文來說,教材中的插圖是他們最喜歡的內(nèi)容,而課文中的文本信息,則是他們不愿接觸的內(nèi)容,所以,很多情況下,教師要求低年級學生朗讀課文文本,他們是帶著極不情愿的情緒參與其中的,而如果想要取得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就必須要轉化當前的這一教學問題。
比如,在實施閱讀教學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學生閱讀到一半或者是還沒有開始閱讀的時候,啟發(fā)學生思考幾個問題,讓學生嘗試自己動腦到課文中搜索答案,如在教學指導二年級語文《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課時,通過瀏覽教材,可以知曉本文的插圖中雖然有幾幅關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圖片:春節(jié)和端午,但是并沒有其他節(jié)日的圖片,教師完全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補全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圖片,如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七夕節(jié)和中秋節(jié)等,然后提出問題,“你知道這些節(jié)日中,我們都要做些什么嗎?”這些節(jié)日活動都可以在學生所需要接觸的課文中尋找到答案,而圖片配合問題的方式,顯然是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他們自己一邊閱讀,一邊標記答案的過程,就是閱讀能力和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
教育應當是潤物無聲的過程,當學生已經(jīng)意識到教師在教育他的時候,其實就已經(jīng)表明教師的教學方法失敗了。所以,基于對低年級學生喜愛演繹,樂于表達的行為了解,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積極設計課堂教學演繹情境,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角色演繹,如此,不僅可以一方面滿足學生游戲、玩樂、演繹的心理需要,更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促使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使得語文課堂閱讀的魅力綻放出別樣的色彩。
比如,在教學指導《我是一只小蟲子》一課時,語文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提前進行自主預習,找出本課的生詞、生字,通過查閱字典和詞典的方式,自行嘗試理解生詞、生字,然后,通過閱讀理清故事的主線,如“小蟲子在行走的路上都遇到了誰,小蟲子擁有怎樣的性格,以及你是否喜歡扮演小蟲子?”如此,學生通過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知曉了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這樣我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即時演繹就會切實可行了。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自由結合小組以及自主選擇扮演人物角色的權利和時間,接下來,就是將課堂講臺的時間交給學生,教師在臺下觀察,并及時記錄學生的表演過程,最終在學生結束后,教師來對學生的集體演繹進行總結和評價,如此,學生們不僅可以享受到演繹的樂趣,更可以懂得一只小蟲子的歡喜成長歷程,學生自行預習閱讀的過程,也是他們閱讀理解能力養(yǎng)成的關鍵。
低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課文一般都是緊緊貼合人們生活實際的,所以,在實施閱讀教學啟發(fā)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考慮將閱讀教學與生活情境進行結合,創(chuàng)設出多元、趣味的教學情境,激發(fā)低年級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讓低年級語文閱讀課堂“活”起來。比如,在教學指導《荷葉圓圓》一課時,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一些手工藝品,如泥塑的小池塘、荷葉、魚兒和池塘旁邊的人家等,展示出一派大自然優(yōu)美田園風光的景色,讓小學生體會到行走在鄉(xiāng)村池塘旁邊小路上的感覺。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追問學生,“你們想不想了解一下課文中的美麗池塘景色?”學生們異口同聲到,“想”,教師再導入,“那就隨我一起來朗讀課文吧!”的教學語言,就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一些,學生的閱讀興趣越高,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質量越好,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這樣的教學導入方法,也是對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一種響應。
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的末尾,語文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動手畫一畫、剪一剪,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感受一下荷葉圓圓的形狀,以及荷葉上呈現(xiàn)放射直線的條條紋路。還可以在荷葉上繪制點點滴滴的露水,折疊出活靈活現(xiàn)的小青蛙,等等。這些都是對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深化和拓展,它的作用雖然在部分教師看來是徒勞的,但卻是學生緩解學習壓力,發(fā)散思維,提升學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建議,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此提起高度重視,并且積極尋找相應的教學實施對策[1-3]。
綜上所述,低年級閱讀教學,是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養(yǎng)成閱讀良好習慣,陶冶學生情操,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為了杜絕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下的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徒做無用功的問題,本文從幾個不同的方面入手,就怎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如何化解閱讀教學的無趣和機械問題,進行了粗淺的分析和論述,文中所提教學方法尚有不足,但希望可以給同仁提供些許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