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焯健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民航學校 廣東廣州 510080)
立德樹人是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教育思想,要求老師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小學體育是初級階段的重要科目,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傳統(tǒng)小學體育教學中主要側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現(xiàn)在立德樹人思想的小學體育課程要在體育項目的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堅強意志、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將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滲透到體育教學中,使學生獲得民族自豪感、愛國情感的培養(yǎng),也突顯出小學體育學科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使小學體育教學也迎來了信息化發(fā)展。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下的產物,是指在教育過程中全面深入地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輔助課堂教學活動,智慧教育具有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智能化、多媒體化的技術特點,以開放、共享、交互、協(xié)作為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和活力。小學體育采用智慧教育模式,不僅使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革,同時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更加新穎的教學形式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小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全面、深刻的認識,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和體育訓練均缺乏足夠的興趣,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利于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提高和立德樹人教育的落實。因此,新課改下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育要充分利用智慧教育的優(yōu)勢,結合學生的能力及年齡特點進行教學設計,選擇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從而激發(fā)起小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1]。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習“跑走交替”時,為了增加知識學習的趣味性,老師可以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成學生喜愛的游戲類型,使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激發(fā)起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進而積極投入到體育游戲中。跑走交替知識內容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學習正確的呼吸方法,掌握跑速均勻的技術,也能夠發(fā)展學生的耐力素質,培養(yǎng)小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的精神,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有限,對體育理論知識常常出現(xiàn)理解困難的問題,影響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質量,也不利于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的落實。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枯燥的文字描述轉化為生動、直觀、立體的動作視頻影像,使學生輕松理解體育知識內容。比如,針對小學體育中的運動規(guī)則、動作要領教學,老師可以用信息技術手段直觀地為學生進行呈現(xiàn),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對運動規(guī)律,動作技巧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老師也可以錄制學生的模仿動作,與標準的示范動作開展對比教學,使學生在觀看的同時直觀地了解自己的不足,進而結合視頻中的示范動作進行反復練習。在智慧教育中創(chuàng)設體育教學情境,老師可以將豐富的教學資源融入教學,比如,學習籃球運動時,老師為學生播放了籃球運動中運球、傳球的技術要領,講解了籃球運動的歷史以及精彩籃球賽事,不僅調動了小學生的多重感官體驗,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在動態(tài)學習中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體育素養(yǎng),實現(xiàn)了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精彩的教學評價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和體驗,從而使學生更加積極的挖掘自身潛能,展開刻苦訓練,同時,在體育學習陷入困境時,教學評價也能幫助學生重新樹立起體育自信心,可以說教學評價是推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推手,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切入點。老師可以運用智慧教育對學生進行生動、有趣、科學的教學評價,比如,學生進行投球入框練習時,老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打分,可以針對學生的投球動作、準確率進行針對性評價,可以通過生動的動畫語言進行激勵性評價,也可以結合學生投球動作中存在的動作技巧問題同步給出示范,使學生在鼓勵和肯定中強化體育訓練的滿足感,同時,集針對性、激勵性、發(fā)展性于一體的科學評價也能使學生感知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和鼓勵,從而在內心深處產生情感共鳴,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秉承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小學體育教學,可借助智慧教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高效完成體育知識學習的同時得到體育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不僅擁有健康的體魄,也具備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