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鳳
摘?要:中學化學課堂教學內(nèi)容極其豐富,其中就包括了新授課、概念課、復習課、試卷練習講評課等等。本文希望基于當前創(chuàng)新教法—問題圖運動與布點教學法相關概念探討中學化學概念課教學相關理論與實踐應用,以期待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zhì)量,為學生帶來優(yōu)質(zhì)化學學習體驗。
關鍵詞:高中化學;概念課教學;問題圖運動;布點教學法;教學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5-0076-02
【Abstract】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is extremely rich,including new teaching,concept class,review class,examination paper exercise and evaluation class and so on.This paper hopes to explore the related theori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hemistry Concept Cour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current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 problem map m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teaching method,so as to optimiz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and bring high-quality chemistry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Keywords】High school chemistry;Concept teaching;Problem graph motion;Teaching method of distribution;Applica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傳統(tǒng)高中化學教學明顯存在學生參與教學深度不足、廣度不夠、學生思維不積極、整體課堂教學缺乏互動、氣氛沉悶等等問題。為此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要融入更多創(chuàng)新改革思想,例如,滲透問題圖運動教學理念,結合新理念指導教學改革與實踐優(yōu)化。
1.問題圖運動相關理論
問題圖是指代由知、不知與不知向知轉化的三點一線教學互動策略結構,它在構建學生與課堂教學客體(如教材、教具等等)方面特別注重相互之間的相互依存與對立統(tǒng)一關系,實現(xiàn)關系轉換,提出具體的問題解決過程。實際上,在問題圖運動規(guī)律的基礎研究層面之上,人們還提出了布點教學法。所謂布點教學法就是要在學生與客體互動之間建立相互激活的問題圖,這一問題圖是因人而異的,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結合這一問題的有效外顯進行同步優(yōu)化,為學生展示知識點與疑點內(nèi)容,再通過引點、托點、布點三方面建立知識架構,將學生的知(學習目標)與不知(教學策略)聯(lián)系起來,實現(xiàn)和教學內(nèi)涵轉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動態(tài)教學結構。在這里,布點圖主要以板書形式外顯問題圖,運作優(yōu)化學生知與不知之間的相互互動過程,形成典型的問題圖教學工具。
2.問題圖運動教學的基本思路
問題圖運動教學有它一定的客觀規(guī)律,結合教學基本思路,
依據(jù)問題圖運動規(guī)律、組織、引導和促進學生參與到知與不知的互動活動中,這就是問題圖運動教學方法。在這里就要運用到布點教學法,構建教學核心要件,以爭取獲得核心教學成果。
例如,在問題圖運動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正確組織、引導和促進學生展開互動,了解自己在學習什么、建立知—學習條件與目標、不知—學習策略或者認知結構關系,確保互動結構背景下的布點教學法應用合理展開。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運用布點教學法幫助學生探索破解問題圖運動規(guī)律,總結提出運作問題圖運動的幾點基本原理:第一,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問題圖的運動過程;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合理運用問題圖,將其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中介,總結得出一套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運作機制模式,它包含了四步驟操作,分別為感知制圖、布點優(yōu)圖、分層育圖以及學習活動(個體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科學探究學習),確保引導學生深入到學習過程中,迎合學生建立問題圖運動原理,形成教學策略。如此一來,可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與不知學習體驗策略與互動結構,它就是問題圖,而知、不知、策略都是其中的重要布點,它們引導學生深入學習高中化學知識。
3.高中化學基于問題圖運動的教學案例設計
利用問題圖運動模式展開教學案例設計,下文簡單圍繞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內(nèi)容列舉兩例。
(1)案例一:課程內(nèi)容訓練反思內(nèi)化問題圖設計應用
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重難點內(nèi)容,為學生正確合理選擇課程理論內(nèi)容訓練題目,鼓勵學生自主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化學知識內(nèi)容。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就為學生選配了一道訓練題目,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結合《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一)提出問題。在提問過程中教師也會同時為學生展示解題典型解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鼓勵學生結合知、未知以及策略共同組建問題結構,形成問題圖,深度反思課程,并在課后正確客觀點評學生,為學生給出評價。
例如,基于時間演變特征的固體廢棄物甲烷排放特征分析。通過時間演變特征,分析我國從1994年~2016年城市固體廢棄物的甲烷凈排放量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整體上IPCC推薦值都略高于甲烷最大排放量,其中2016年甲烷凈排放量更是1994年的1.8倍左右,另外從2000年2005年間其增量放緩,但在近幾年,其增速又明顯加快,這與我國近年來的城市的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固體廢棄物不斷增多有直接關系,如圖1。
(2)案例二:知與不知互動課堂教學設計
第一,問題提出?;趩栴}提出與設計,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問題圖運動”的四步操作,分別為感知激圖、布點優(yōu)圖、分層育圖以及反思評圖。本文中結合《乙醇》(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在中國,酒文化是源遠流長、歷史悠久的、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而在當代社會,酒文化則沒有發(fā)揮其文化優(yōu)勢,而是為人們的生活惹來麻煩。比如,此時教師就提出問題:“全世界每年有大量交通事故,其中死于酒后駕駛的人數(shù)數(shù)量較大,那么交警是如何檢查司機是否飲酒的呢?”問題一拋出,學生們都異常感興趣,因為這距離他們的生活很近,自己就曾經(jīng)見過有酒駕的司機。
第二,設計意圖。教師首先在教學設計中融入感知激圖內(nèi)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導向,明確設計意圖。主要是通過正反兩方面事實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產(chǎn)生一種內(nèi)心認知沖突,進而幫助他們打破認知平衡,激發(fā)他們的進一步學習興趣與動機,讓他們主動投身于學習中并嘗試思考解決問題。
第三,教學過程。教師希望引導學生用5分鐘時間對教材知識點內(nèi)容進行閱讀,了解與“乙醇”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此時教師會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對教材知識點內(nèi)容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感知感悟,建立學生針對教材之間相互關聯(lián)關系,即知、不知、策略之間的三位一體關系。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始運用布點教學法,在布點過程中讓學生復述某些重要知識點,而教師則主要負責引點、托點、布點以及形成重點教學內(nèi)容—乙醇布點圖。這一布點圖是師生共建的,它其中內(nèi)隱了學生的不同思維水平,包括他們對于不同問題圖外顯與優(yōu)化的理解,幫助學生充分揭示“知與不知”之間的內(nèi)在實質(zhì)性練習。另外,要建立布點圖來系統(tǒng)展開可視化化學教學,幫助學生揭示、明確、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的正確揭示與解決方法,如圖2。
在指導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會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內(nèi)容,再進行知識傳遞,構建各種教學方法,對布點圖內(nèi)容進行補充。例如,通過學生快速提問、默寫化學方程式過程中展開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化學知識內(nèi)在,確保解題有效運用。在教學中,教師會引導學生正確觀察納與水、碳酸的化學反應與氧化,了解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現(xiàn)象內(nèi)容。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上運用問題圖運動思想,正確引出布點教學法,并大膽實踐融入知與不知兩大理念展開教學,確保學生處于頭腦高速運轉過程中,分析自己的知與不知學習內(nèi)容,對自己的短板問題加以修正調(diào)整,更好學好高中化學。在未來,問題圖活動還可更加深入、廣泛運用于中學不同學科課堂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其固有價值作用為教師教學優(yōu)化、學生學習體驗豐富帶來更多利好。
參考文獻
[1]陳加柱.基于“知與不知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及案例[J].化學教學,2011(11):21-23
[2]彭慧,王后雄.化學新教材主題圖的特點與使用策略[J].中學化學,2010 (10 )
[3]繆晨燕.圖式理論在高中化學推斷題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4]陳加柱.布點教學法關于“離子晶體”的教學與反思[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64):28-29
[5]楊小慶.主線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