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言鵬
“黨建工作責任制”是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為使黨的各級組織更加堅強有力而推出的重要舉措,是鄧小平提出“制度問題更重要”后制定的一項重要制度,更是新時期黨的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是黨建工作責任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26年的發(fā)展,黨建工作責任制,從提出到試點推廣,到成熟,再到深化,實現(xiàn)了歷史性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制度治黨和依規(guī)治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就必須汲取黨在制度建設上的有益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推動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實現(xiàn)新的發(fā)展。
一、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歷史演進
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歷史演進是隨著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深化擴展而推進的。黨建工作責任制在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提出,緊接著在“基層黨組織黨建”中進行試點,隨后擴展到機關黨的建設,國企黨的建設等組織領域,呈現(xiàn)出了逐步發(fā)展的歷史演進脈絡。
(一)提出及試點:十四屆四中全會提出黨建工作責任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各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但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變革中,出現(xiàn)了許多新情況新矛盾,特別是在基層黨組織建設方面。隨著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農村集體經濟缺乏,黨的基層黨組織幾乎喪失了對基層經濟的領導,變?yōu)榧兇獾狞h建工作。并且外出流動黨員越來越多,基層黨組織出現(xiàn)了軟弱渙散的趨勢。同時國際局勢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如何應對國外敵對勢力的滲透,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成為了當時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重要問題。為應對這些問題,1994年9月25日至2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稕Q定》明確指出“各級黨委都要健全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責任制”。同時強調“中央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黨委要經常進行調查研究,分類指導,作出工作部署,認真督促檢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關鍵在縣委。加強城市基層黨組織建設,責任主要在市委。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做得好不好,作為考核市、縣委和市、縣委書記工作實績的一個重要依據”。為了落實《決定》關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要求,1994年11月5日,中共中央發(fā)布了《關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通知》,要求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實行嚴格的責任制,縣(市)委是關鍵,縣(市)委要切實履行職責,縣(市)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要全面負責,把是否履行相應職責作為考核縣(市)委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政績。1995年之后,全國各地都開始進行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的試點工作,并廣泛推行??傊@一時期,針對基層組織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了黨建工作責任制問題,突出地方黨建工作,特別是農村基層黨建和城市基層黨建,強調地方黨委和地方一把手的責任,對于黨建工作責任制的發(fā)展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
(二)推廣及成熟:黨的十五大后加強機關黨的工作責任制建設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黨建工作的加強,黨建工作責任制逐步推廣并擴展到機關黨建工作領域。1997年1月,為了加強黨對國有企業(yè)的領導,中共中央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yè)黨的建設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建立健全黨委抓國有企業(yè)黨建工作的責任制,明確了市委的主要職責,強調市委負有主要責任。隨后,為保證國有企業(yè)改革和發(fā)展順利進行,中央組織部又發(fā)布了《關于在實施關閉、破產國有企業(yè)中加強黨的工作的意見》,要求建立關閉、破產國有企業(yè)黨的工作責任制,關閉、破產企業(yè)所在地和企業(yè)原上級主管單位黨組織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負主要領導責任。隨著黨的建設的加強,1998年3月,中央出臺了《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明確要求“各級地方黨委、機關工委和部門黨組(黨委)要建立機關黨的工作責任制,加強對機關黨的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地方黨委、部門黨組(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帶頭做好機關黨的工作”。這是中央第一次明確提出建立機關黨的工作責任制,對機關黨的設置、職責、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發(fā)展、黨內監(jiān)督、機關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進行了細化要求,并對機關黨的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領導和指導關系進行了明確。從2000年到2010年,中共中央針對黨的自身建設,先后通過了關于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考核評價機制和干部教育培訓等辦法,其中均提出了建立工作責任制的要求。2010年6月,中共中央對《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進行修訂,進一步強調要建立機關黨的工作責任制,加強對機關黨的工作的領導和指導,推進了機關黨的工作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這一時期,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主要圍繞黨的建設的自身領域,明確了黨的建設的責任制,黨建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得到了細化。
(三)擴展及深化:黨的十八大以后堅持和完善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體制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和依規(guī)治黨,黨的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一方面,經過黨和國家各級機關的貫徹落實黨的重要部署,黨建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需要將這些新鮮經驗上升到黨的法規(guī)的高度,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部署繼續(xù)得到貫徹落實。另一方面,全面從嚴治黨尚未大功告成,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仍然是長期的、尖銳的,影響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是復雜的,黨內存在的政治不純、思想不純、組織不純和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因此,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許多內容進行了修訂和完善。2020年1月5日印發(fā)了這一條例,要求地區(qū)各黨和國家機關認真執(zhí)行。在加強機關黨建方面,牽住“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這個牛鼻子,進一步明確了機關黨建責任主體,包括各級黨委、機關工委、機關紀檢監(jiān)察工委、單位黨組(黨委)、派駐紀檢監(jiān)察組以及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同時進一步明確各責任主體的職責,特別是針對十九大黨章修正案中賦予黨組領導本單位的職責,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同時建立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制度,將落實機關黨建責任、加強機關黨建工作情況納入各單位領導班子以及領導干部考核內容。這一時期,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依據新情況新問題,繼續(xù)完善體制機制,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得到深化和擴展。
二、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歷史演進的主要特點
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歷史發(fā)展的過程,是我們黨全面從嚴治黨歷史的縮影。從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度的歷史演進中可以發(fā)現(xiàn),始終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為目的,堅持抓第一責任人這個關鍵,同時堅持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與其他制度建設相互依托,堅持抓黨建和抓業(yè)務相結合也是這一制度演變的主要特點。
(一)加強和改進黨對機關工作的領導為目的
建立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最主要目的是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機關工作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黨的力量來源于組織,組織的力量來源于基層。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機關黨建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建設領域具有特殊地位。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從提出到試點,再到擴展和深化,都是圍繞加強和改進機關黨的工作展開的,主要目的是確保黨的機關工作的領導。新時代堅持和完善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度是推動中央和國家機關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重要舉措。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堅持黨對機關工作的領導,黨的大局才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確保得到貫徹落實。
(二)抓第一責任人這個關鍵
事物在發(fā)展過程中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抓關鍵,抓主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但不排除主要人物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主要作用,甚至是關鍵作用。黨建工作責任制從提出,到擴展到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等領域,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抓住第一責任人這個關鍵。抓領導班子負責人,抓黨組書記這個第一責任人。同時,明確機關黨建責任主體,確保各責任主體之間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黨委(黨組)書記既要出征,又要掛帥,親自指揮,親自參與,同時進行分類指導,確保各項任務得到貫徹落實,把抓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作為開展其他工作的基石。同時抓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與抓單位業(yè)務結合,相互協(xié)調,確保中心工作與黨建工作相互促進。建立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的直接目的是鞏固黨,發(fā)展黨,更好地完成本單位的中心工作。從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提出到成熟,再到深化,都是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和本單位的業(yè)務工作進行的。堅決防止把機關黨建工作片面化。同時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三)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與其他制度建設相互依托
制度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問題。狹義的制度指的是規(guī)則程序,廣義的制度應當包括根本原則、具體制度和連接人與制度相應的體制機制。中國共產黨加強制度建設,一方面要“立”,另一方面要完善與制度相關的制度以及體制機制建設。機關黨建責任制歷史演變中是與其他制度建設相互依托,共同推進的,特別是與黨的自身建設相結合,建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制,提高黨員干部政治意識;建立發(fā)展黨員工作責任制,提高發(fā)展黨員質量。通過與其他制度建設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實現(xiàn)了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與黨風廉政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組織建設的有機結合,促進了黨建工作責任制在不同領域的不斷擴張。十八大以來,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根據新時代新內容,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樣。
三、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歷史演進的啟示
(一)堅持局部試點與整體推進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
推進黨建工作責任制不斷深化,必須先進行局部試點,總結經驗教訓,完善制度,最后再整體推進。黨建工作責任制,從最初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擴展到城市社區(qū)黨組織,進而擴展到機關黨的建設、國有企業(yè)黨建等領域。這條道路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正確的路子,對于新時代推進黨建工作責任制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新時代黨建工作仍然存在少數領域未推行黨建工作責任制。這些領域往往是利益復雜,矛盾聚焦的領域。因此在這些領域推進黨建工作責任制必須堅持試點,然后推廣,由局部推向整體。
理論的成熟來源于實踐經驗的總結,進而推動實踐向前發(fā)展,周而復始。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提出源于一些地方管黨不嚴,治黨不利,紀律渙散等現(xiàn)實問題。進而中央提出了黨建工作責任制問題,經過不斷的實踐,最終形成了黨建工作責任制這項制度。推動黨建工作責任制向縱深發(fā)展,必須堅持理論和實踐相互促進,扎根現(xiàn)實,回應現(xiàn)實問題,實現(xiàn)黨建工作責任制再創(chuàng)新。
(二)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立足點是黨建工作,核心是抓責任
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推行是為了明確責任主體,解決過去黨建工作責任不明,形成責任明確、領導有力、運轉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機制,促進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新時代推進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必須抓住責任這個關鍵。首先,要明確責任。機關黨委要根據自身崗位的性質,行業(yè)特點和上級要求,明確自己承擔的責任。其次,要落實責任。明確責任后,最關鍵的就是要落實。對于重大問題要親自部署,親自參與,親自協(xié)調,親自督辦,確保責任得到貫徹落實。最后,要監(jiān)督責任。黨建工作責任制是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指標,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要強化監(jiān)督問責,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常管長嚴,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得到貫徹落實。
(三)堅持抓黨建與抓業(yè)務相結合,實現(xiàn)中心工作與黨建工作相互促進
黨建和業(yè)務是機關黨建工作的“兩個輪子”,需要統(tǒng)統(tǒng)推進,相輔相成。如果脫離了業(yè)務工作,機關黨建必然會避實就虛,業(yè)務工作也會出現(xiàn)偏差。相反,如果脫離黨建,單純抓業(yè)務,機關黨建工作就會失去方向,工作沒有核心。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推行,不僅針對的是黨建工作,同時也是業(yè)務工作的“強心劑”。新時代推進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要樹立圍繞業(yè)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yè)務的理念,形成“一盤棋”意識,促使黨建工作與業(yè)務工作相互融合。同時要在體制機制上解決步伐不一致的問題,貫徹落實“一崗雙責”。
作者單位: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黨建教研部
責任編輯:胡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