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多
(廣東省清遠市連州市星江中學 廣東清遠 511500)
為了能夠保證學生正常地學習知識,能夠確保學生在家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學校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手段積極地開展各種線上授課活動,保證學生正常的學習秩序。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也應該積極地探索新的教學方式,通過線上教學等手段加強課程教學,要把握時政熱點和社會熱點話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1-3]。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本身就是一門德育課程,它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照搬課本對學生進行一些理論知識的灌輸并不能夠很好地讓學生形成一種認同感,自然無法留給學生比較深刻的印象,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從社會現(xiàn)實材料中挖掘能夠應用的一些信息素材,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親身感受和經歷的這些事情中體會德育思想和一些法治理念。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一些觀看相關的紀錄片等活動來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比如,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在集體中成長”,讓學生感受集體溫暖和集體力量,這種集體除了班集體之外,我們應該讓學生去了解更廣闊的集體的概念。又如,在學習“我與集體共成長,在共建中盡責”中要讓學生認識到作為集體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職責。當然,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相關的內容值得我們被拿到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中,讓學生有一個更加直接和深刻的認識,從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為了能夠確保道德與法治課程正常地開展,教師也可以積極地利用多種學習平臺來開展線上授課。在線上授課開始前也可以為學生制作一節(jié)課的微視頻讓學生觀看和自學,這種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預習,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而在線上上課時聽課會更有針對性,教師的教學也會變得有的放矢。在授課中教師可以利用軟件的一些功能,積極地和學生互動,學生“上臺”回答問題、交流想法,避免教師的一言堂。因為學生不能夠走進教室,教師無法一一觀察到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所以,教師要通過這種課前點名檢查考勤還有課中提問的方式加強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為了能夠豐富教學的內容,教師也可以在課中去穿插一些和本次課題相關的視頻短片吸引學生。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公民基本義務”時,讓學生開展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學習,這樣往往能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今年初,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的,除了安排一定的線上課程外,教師肯定需要為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業(yè),那么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也可以盡量多樣化,這樣才能夠豐富學生生活,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教師可以為學生適當?shù)匕才乓恍嵺`活動,也可以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參與進來。很多的學生在家中無法上學,在情緒上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在學習到“情緒的調節(jié)”一課時,教師就應該把握這部分的內容向學生介紹一些調整自己情緒的實用小方法,也可以借助班級群等方式讓家長了解一些方法,更好地指導學生。另外,可以借助和教學相關的內容開展一些主題活動,比如讓學生課前搜集相關的報道和自己知道的感人事跡,上課的時候請同學分享交流,也可以讓學生課下完成我為白衣天使畫幅畫或者唱首歌這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等等。作業(yè)的檢查方式可以以微信拍照或者視頻錄制打卡的方式進行,以此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積極地把握住時事熱點內容,結合教材的目標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有更深刻的體會和感受,利用現(xiàn)代化的手段有效地開展線上課程教學,利用好網絡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