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順
摘 要:近些年來,伴隨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逐漸深入,以往教學模式漸漸引起教育領域工作人員的思考以及重視,人們對于改變以往單一化的教學方法與模式產生一定共鳴,覺得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十分必要,這是建立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因素?;诖?,本文以平行四邊形與梯形面積的計算為例,對建立小學時期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的具體策略展開探究,希望能為實際教學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平行四邊形;梯形
前言:如今,在新課改這一背景之下,教育部門一直在要求要為兒童減負,因此要求教師對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模式進行豐富,促使教學效率有效提高,建立高效課堂,促使兒童盡量在課堂當中對新知識進行有效理解以及掌握,讓其在短時間當中對更多知識進行有效掌握,同時可以對所學知識加以熟練運用。為此,數(shù)學教師需積極在實踐教學當中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才可促使教學效率有效提升。為此,對建立小學時期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的具體策略展開探究意義重大。
一、激發(fā)兒童學習興趣,提升兒童的參與度
眾所周知,興趣乃是人們最好的教師。由于兒童年齡較小,缺少生活閱歷以及認知能力,興趣是其學習的最佳動力。為此,教學期間,數(shù)學教師需著重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其課上參與度,這樣才可促使兒童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質量有效提高。例如,開展“平行四邊形與梯形面積的計算”教學期間,數(shù)學教師可借多媒體對生活當中的一些梯形與平行四邊形的事物進行展示,如足球球門的側面、水壩、汽車前方的擋風玻璃、人字梯、臺燈罩與房頂?shù)?,對有關的一些視頻資料進行播放。在課前,教師可要求兒童對我們身邊的梯形與平行四邊形進行調查,之后在課堂之上通過多種形式讓兒童進行交流展示[1]。這樣一來,兒童可以在興趣驅動之下進行自主學習,并且互相進行協(xié)作以及合作交流,提升兒童課上參與度,促使兒童感受并且體驗學習樂趣,有效開發(fā)兒童的思維能力,促使其學習效率有效提高。
二、組織兒童合作學習,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合作學習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方法,通過合作學習除了能夠降低兒童的學習難度之外,同時還能對兒童合作意識以及合作精神加以有效培養(yǎng),這對兒童后續(xù)學習以及成長發(fā)展十分重要。所以,課堂之上,數(shù)學教師可組織兒童進行合作學習。在此之前,教師需對兒童加以合理分組,確保各個小組擁有4-6名兒童。進行分組之時,教師可按照組內異質與組間同質這一原則,盡可能的讓各個小組當中包含不同特質、不同認知及學習水平的兒童,同時還包含活潑以及內向的問題,確保所有小組可以有效進行合作學習。而且,若想對合作學習實際效果加以保證,教師需給各組兒童充足的合作學習以及探究時間,只有這樣才可促使兒童學習效率有效提高。例如,開展“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教學期間,數(shù)學教師帶領兒童一同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展開探究,如把過平行四邊形當中的一個定點,向另一邊作高線,然后沿著高線將平行四邊形剪成兩個部分,然后將三角形的部分平移到另外一邊,這樣就得到了一個長方形,之后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在此過程之中,兒童可以對轉化思想加以掌握。在此之后,數(shù)學教師可讓兒童通過小組形式對“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展開合作探究。在此期間,各個小組可以集思廣益,通過多種不同方法對梯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探究。探究期間,兒童可以對轉化方法進行運用,將梯形轉化成長方形或者平行四邊形進行計算。一些小組會采用分割方法,將梯形分割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之后對各部分面積分別進行計算。還有一些小組會采用“補”的方法進行探究,將梯形“補”成長方形,然后用長方形的面積減去兩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即可。無論是哪種方法,都可以得到梯形面積。當各小組得到計算結果以后,教師可讓各組對面積公式進行總結[2]。這樣一來,可以讓兒童歷經知識具體形成過程,幫助其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理解以及掌握,同時還能讓其對其中包含的數(shù)學思想加以掌握以及運用,進而有效提升兒童的學習效果。
三、創(chuàng)新數(shù)學作業(yè)形式,促使兒童全面發(fā)展
建立高效課堂,對高效教學進行探究,主要提倡兒童主體參與、勤于動手以及樂于探究,培養(yǎng)兒童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為此,教師需創(chuàng)新數(shù)學作業(yè)形式,進而促使兒童全面發(fā)展[3]。例如,完成“平行四邊形與梯形面積計算”教學以后,教師可讓兒童獨立或者通過小組形式對一些常見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事物面積進行計算,同時讓兒童探究面積相等條件下,長方形、梯形與平行四邊形周長大小關系;探究周長相等的情況下,長方形、梯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大小關系。通過開放性以及拓展性的作業(yè),可以有效激發(fā)兒童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使兒童展開深入思考以及探究,進而有效提升其學習效率。
結論:綜上可知,平行四邊形與梯形面積的計算的教學內容乃是小學階段數(shù)學教學當中的重要內容,除了要求兒童對兩種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加以掌握之外,同時還要求兒童對面積具體推導過程以及其中包含的一些數(shù)學思想加以掌握,讓兒童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這樣才可有效提升兒童的學習效率。為此,教學期間,數(shù)學教師需激發(fā)兒童學習興趣,提升兒童的參與度,組織兒童合作學習,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同時創(chuàng)新數(shù)學作業(yè)形式,促使兒童全面發(fā)展,進而建立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徐強.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打造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研究[J].學周刊,2020(36):107-108.
[2]馬建勝.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建構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5):71-72.
[3]尚有平,雷紅琴.在新課程背景下構建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