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慧
【摘要】筆者從“手”這個字開始,帶領學生開始了一場有趣的漢字文化自主探究的實踐活動。從相關漢字文化書籍的推薦與閱讀,到精彩的主題分享和每天十分鐘的“漢字博士小課堂”的開講,學生充分感受到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漢字王國的神奇美麗。
【關鍵詞】字形字理 漢字文化 自主探究
【案例背景】
一天,筆者教完了《示兒》這首古詩,批改學生作業(yè),發(fā)現“家祭無忘告乃翁”一句中的“祭”字的書寫錯誤的學生較多。左上方的“月”字寫成“夕”,右上方的“手”寫成“又”字或“癶 ”的右半邊。再問問其他班級,也有這樣的錯誤。
筆者不由得想起了學生易錯字排行榜:“吏”“史”“末”“未”分不清;“醉”字“酉”旁少一橫;“染”字“九”總多一點;“旗”字右邊去掉頭;“靡”字下面變成“米”;“攵”寫成“夂”……
【案例回放】
一
“同學們,”筆者微笑看著下面端坐的學生,“古人啊,特別敬畏神靈,在他們看來,神靈都是居住在高高的天上,那里飄著朵朵白云。”筆者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畫了一個象形的“示”字,“所以,示字部表示神靈。現在,示簡化寫成了 ‘礻。示字旁的字有哪些?”
學生爭先恐后地發(fā)言,筆者就讓他們將想到的字寫在黑板上。教室里一下子熱鬧了起來。筆者趁機讓學生想想這些字和神靈的關系,只要猜想合理,筆者都予以肯定。不一會兒,黑板上“示”字周圍出現了許多示字旁的字。
筆者繼續(xù)講述:“為了表達對上天,對神靈的敬畏,獲得神靈的庇佑,你看,人們會用手拿著肉,把肉獻給神靈?!苯處熞贿呎f,一邊畫了一只象形的“手”和一塊象形的“肉”,“這就是‘祭的意思。”
此時的教室十分安靜,學生坐得端端正正,眼睛睜得大大的,連班上的頭號調皮鬼——亮亮今天也巴巴地看著黑板,想從上面找尋著什么。“后來的故事,你們都知道了——”教師賣了一個關子,“‘肉字簡化成了月字旁,右邊的手簡化成了這個變形的‘又字?,F在,你們能記住這個字了嗎?”
“記住了!”學生眼里滿是興奮。當明白了字理后,“祭”字已不僅僅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故事,一個場景,一種情感。
二
“漢字有意思吧!每個漢字都是有故事的呢!就好比‘祭字里的這只手。”筆者在黑板上鄭重地寫下了學生最先認識的這個字?!艾F在,‘手字簡化成了‘扌。”筆者把“扌”寫在“手”的下面,“和它有關的字一定都和手有關系,這樣的字你們誰來說說看呢?”
學生一口氣報出了數十個提手旁的漢字來,這是他們知識的積累?!斑€有一些漢字里也藏著表示手的部件,你知道這樣的字嗎?”機靈的學生發(fā)現了:“攀和拿?!?/p>
“還有嗎?”
往下,沒有再多答案了,這在筆者的意料之中。其實,還有一些漢字,學生們早已認識,他們會寫會用。但是,這些字里的秘密,他們并不知道。如果能借著這個機會,讓他們去發(fā)現,去了解這些隱藏著的漢字密碼,那該多好呀!這是讓學生走進“漢字王國”的大好契機。
筆者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幾本適合學生閱讀的有關漢字文化的書,告訴他們,答案就藏在這些書里??梢越瑁梢再I,這個月的閱讀主題就是“有趣的漢字”。兩周后我們交流漢字里的“手”。
三
很快,兩三天內,學生就興奮地配置好了這些書籍,有的學生竟然購買了成套的書籍。
兩周后,學生心心念念的分享時刻——“不一樣的‘手漢字研究交流會”終于到來了。雖然只有兩周的時間,但是學生的參與度、研究深度,他們的表現欲,著實驚艷了筆者——
原來是左手呀
“宋老師說‘祭字右上這個變形的‘又字是一只手。根據我的研究發(fā)現,這個‘又字其實是一只右手。最早的‘右字其實是這樣寫的?!毙模仿筆者的樣子,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畫了一只象形的右手。
“左手的方向和右手相反?!焙诎迳隙嗔艘恢环聪虻氖帧!昂髞?,左手簡化寫成了一橫和一撇?!斜硎镜氖亲笫帜弥粔K肉,表示擁有一樣好東西。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兩只手握在一起,我們不就是好朋友了嗎?‘友字多有意思啊!”
“下面我要考考你們——”小A儼然一副小老師的樣子,底下的“學生”們相當給力,聚精會神地聆聽著。
“那么,你們來猜一猜:‘灰字和手、火有什么關系呢?”
“這個火可以用手去摸,一定是死去的火,表示燒完后所剩下的灰燼?!墩f文》中說道:灰,死火余燼也。”小B胸有成竹地回答,贏得了一片掌聲。
下面的大手
“當‘手在字的下方時,就是獨體字‘手,一眼就能看到。”小C介紹的是漢字下方的‘手。“這樣的字有‘攀登的‘攀,‘拿‘擎‘拳‘掌‘摹‘摩?!毙用的是事先做好的PPT,顯示了《新華字典》“手”部那一頁。他用了最直接的方式呈現了手字底的字。
拿棍子的手
“我介紹的是拿了一根棍子的手?!毙是拿著一根棍子走上講臺的。隨后,他在黑板上畫上了象形的反文旁,一只象形的手上部有一根角形的樹枝。
“‘牧就是表示手持工具看管著牛群呀!‘敝就是手持木棍抽打布巾,上面的布屑掉落下來,表示破舊的意思?!毯⒆訉W習時老師手上也要拿著教鞭呢!”
“拿棍子的手還可以寫成‘,‘敲字的右邊就是‘攴?!?/p>
正當小D講得津津有味時,小E同學著急地舉手,他說了一個“日寇”的“寇”字,“寇”就是強盜,他們手里拿著木棍,拿著武器進入別人的家里傷人。
對這樣的課堂生成,筆者內心很激動,只有師生互動才會有這樣精彩的課堂。
抓取的手
“金文中的‘爪是一只銳利的爪子?!疇嵾@個向下的爪子代表‘以手抓取的意思?!?/p>
小Q的字好,簡筆畫也畫得好。他邊說邊畫,同學聽得津津有味。
“‘采是摘取樹上的果實或樹葉?!司褪强梢圆蓙硎秤玫摹?。以手掏取臼中的物品就是‘舀。‘稻從字面看就是抓取禾稈上的稻穗,然后放進臼里以便搗出米粒?!挶硎颈牬笱劬邮謱ふ??!?/p>
簡明的介紹,讓這些熟悉的漢字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它們是那么可愛,那么有趣。在字的背后,你會看到古時候的那個你,正在田間辛勤地勞作、幸福地收獲……
謹慎的手
“寸”字的古漢字描寫的是手腕的脈搏之處,因此,寸就成了長度的單位,十分為一寸,“寸”就引申為很短的距離,如分寸、寸步等。聽聽小J的介紹吧:
“由于‘寸是一只測量脈搏的手,所以在漢字的構字意義里,它代表一只恭謹行事的手。那你們猜猜看:屋內有一只‘行事恭謹的手,看管屋內事務。這是什么字呢?”
“手里端著芳香四溢的美酒奉給尊貴之人,就是‘尊的本義了?!边@個天才小老師,深入淺出、潤物無聲地為大家講清了這只謹慎的手的來歷。
【案例反思】
為什么學生經過六年的學習,仍存在太多的出口讀錯、提筆寫錯的現象?筆者不禁陷入了思考:
在平時的漢字教學中,教師早早地背離了漢字文化的趣味性引導,單純寫字形,講字義,學生機械地識記,對學習漢字的熱情漸漸淡化。面對識記錯誤,教師粗暴地批評和“懲罰”,不經意間讓學生產生了畏難厭煩的情緒。
漢字的音形義之間是存在著聯系的,這些聯系就像是一個個神奇的密碼??墒牵鳛檎Z文教師的我們全面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過漢字學嗎?教師自身的漢字文化理論缺失直接導致了教師本身漢字教學知識技能和教育理念的落后,面對學生的問題,教師也只能干著急。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因此,教師也應該給予高年段語文教學中的生字教學足夠的重視。
一、尋找契機,激發(fā)興趣,及時引導
高年段的生字教學受教學任務、教學課時等因素的影響,加上高年段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教師沒必要像低中年級生字教學那樣細致入微、面面俱到。但是,我們可以在語文課堂里智慧地穿插、安排識字寫字的任務,從字源、字理上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構形方式,追根溯源,引導學生體味漢字的內涵,讓學生了解字理,感受漢字的魅力,從根本上解決寫錯別字的困擾。
我們需要一雙慧眼去發(fā)現那些有趣的漢字,并把它們作為字理學習的切入點。前面的案例中,發(fā)現了學生“祭”字的書寫共性問題之后,筆者向學生講述了“祭”的字源、字理,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研究漢字的興趣,并以此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全面開展研究漢字的活動。
二、推薦閱讀,全員參與, 過程指導
做任何事情光有興趣是不夠的,還需要切實可行的計劃和實際的行動。在學生研究漢字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作為這次漢字探秘之旅的總策劃,只要在教室里,筆者一定手捧一本《漢字樹》;只要是課間,筆者一定在教室里翻閱《漢字樹》??吹接袑W生在看這些書,筆者會立刻過去和他們交流,了解一下他們的閱讀情況,也相機地指導他們閱讀的方法和交流的方法。就這樣,明面里,筆者成了學生眼中閱讀漢字書的好榜樣;暗地里,筆者也打探到不少“情報”,知道了學生各自研究的重點漢字,了解到每個學生的閱讀進度和閱讀狀態(tài),為后期的展示交流做好預案和鋪墊。
三、搭建平臺,成果分享,激發(fā)熱情
在學生自主閱讀漢字文化書籍,學習研究漢字知識一段時間之后,筆者會為他們搭建平臺,讓他們來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學生收獲的不僅是漢字知識的積累和漢字文化的熏陶,更是大大增強了語文素養(yǎng),提升了語文能力。
在這個案例中,筆者設計的活動主題是“有趣的手”。雖然學生對一些漢字的分析并不是很準確,漢字中的“手”并沒有找全,比如握筆的手“聿”,比如強有力的手“力”,比如努力伸長的手臂“九”,還有同時出現的一雙手“廾”。但是,這場漢字之旅為學生了解漢字文化打開了一扇窗戶。筆者和學生一起研究漢字,分享漢字成了校園里一道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