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冰瑜
何以為冬?對古人來說,無梅不成詩,無雪不成冬。未若柳絮因風起,初雪在靜謐的夜里,飄落人間。凜冽的冬,因為這一點潔白的雪,平添幾分柔軟,仿佛那徹骨的寒意,也變得溫柔。透過窗欞,豆大的火苗在燈燭上躍動,橘紅色的光暈透過燈籠,和皎潔的月色相映成趣。
夜雪無言,四野靜寂。華燈將熄,天光微明。貪婪吸收了一夜雪魄月魂的梅,抖擻著精神,綻放著傲骨,被詩人看癡了去——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宋·盧梅坡《雪梅》
賞罷了雪和梅,一杯暖茶是不可缺的。泡一壺釅釅的紅茶,綠茶太清,普洱太醇,只有色朱掛金的紅茶才和冬日最相配。若是有客來訪,老友對斟,陳年舊憶成了佐茶小點,熱氣氤氳的芬芳里都是溫柔與沉醉,別有不同滋味。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
飲酒也是極好的,茶不能解的愁,用酒化開。與三兩好友把酒言歡,小醉微醺或者酩酊大醉,都能一夢千秋。分別時曾都是少年,二十載再相見已是兩鬢染霜,兒女成行。多少人生甘苦,都在酒中,多少辛酸苦辣,都在酒中,多少悲歡苦樂,都在酒中,且飲之,且醉之。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白居易《問劉十九》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唐·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酒醒后,便是事事無成身老也,也要繼續(xù)努力活下去。一碗清粥配小菜,也能成為平凡生活里有滋有味的慰藉。在寒肌冰骨的冬日,要是能喝上一碗清香暖胃的粥,仿佛就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了。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
——宋·陸游《食粥》
若問什么時候的陽光最暖,那答案一定是冬日暖陽。在寒冷的映襯下,陽光也變得彌足珍貴。不是春天帶著寒氣春水化凍的光,不是夏季熱辣辣讓人焦渴的曬,不是秋季似是而非殘留暑熱的燥,冬日的陽光單單就是暖,把心靈都沐浴熨帖的暖。冬日的暖陽,平靜,但充滿了力量,將心中那沉沉的陰霾一掃而光。靜靜地享受著這份安逸,溫潤了心靈,溫暖了記憶。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唐·白居易《負冬日》
在暖暖的陽光下伸展伸展手腳,做做運動,想必也是極好的。冬天是一年四季里最寒冷的季節(jié),莫讓寒冷的空氣阻擋親近大自然、挑戰(zhàn)大自然的腳步。不懼嚴寒去運動,讓冬天不再單調枯燥,樂趣十足。
我年六十四,今春猶聰強。上山不嫌高,坐夜不厭長。
有時逸性發(fā),跳躍如生獐。
——清·袁枚《病后作》
寒風蕭蕭,飛雪飄零。冬日肅殺苦寒,早晚添衣加被,成了別的季節(jié)沒有的景象。風雪之夜,燃薪取暖,混著柴火飯的味道被冬日的冷風攪在一起,撩人肺腑。
凄風結沖波,狐裘能御寒。
終宵處幽室,華燭光爛爛。
——唐·韓愈《江漢答孟郊》
束薪從澗底,及此不時求。力比鵝黃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復恐成驕惰,三更起飯牛。
—宋·陸游《十一月五夜風雪寒甚燃薪取暖戲作五字》
寒冷的冬天,睡在溫暖的被窩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任窗外寒風呼嘯,被窩的方寸之地就成了當下的全世界。然而冬節(jié)之后就是春節(jié),若是遠在他鄉(xiāng),鄉(xiāng)愁繚繞也最令人愁腸百轉。也罷,便擁著火爐,獨斟淺酌,把纏繞的鄉(xiāng)愁輕輕泊在酒杯中,任鄉(xiāng)愁繚繞。想必,親人也正在牽掛著遠行的游子吧?
地炕規(guī)玲瓏,火穴以通幽。長舒兩腳睡,暖律初回鄒。
門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
——金·趙秉文《夜臥炕暖》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唐·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爛熳朝眠后,頻伸晚起時。暖爐生火早,寒鏡裹頭遲。
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慵饞還自哂,快活亦誰知。
酒性溫無毒,琴聲淡不悲。榮公三樂外,仍弄小男兒。
——唐·白居易《晚起》
編輯/徐?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