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
排列與組合是高中數(shù)學中較為特殊的部分,特殊性在于它研究的對象以及研究的方法都和學生已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很不相同,內容比較抽象,方法比較靈活。本文結合教學實際,討論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和應用排列與組合。
一、選取模型
選取模型是人來選東西,我們通常說的爭冠軍、選代表、占位置等,通俗的理解就是搶東西模型,分為有放回和不放回兩種。有放回就是重復使用,不停地做同一件事,典型的模型有學生參加運動會的問題,如:學校運動會中,五名學生報名參加四項體育比賽,若五名學生同時參加這四項比賽,則獲得冠軍的可能有多少種?
為了讓學生弄清楚這個問題,筆者模擬了一次運動會,請一位學生來當裁判,另外請五位學生上來參加“比賽”。要怎樣解決問題呢?裁判說話了:“你們幾個站好了,現(xiàn)在我們比賽結束了,李三你是跳高冠軍,王二你是跑步冠軍……”話沒有說完,李三就不樂意了,大聲喊:“王二跑不贏我,跑步冠軍也是我?!睂W生哄堂大笑,王二也不服氣了:“這就是個游戲,跳高冠軍我也想要呢!”筆者乘機問學生:“現(xiàn)在怎么辦呢?都想要冠軍,但一個項目只有一個冠軍?!痹挍]有說完,裁判說:“我知道了,我們可以讓冠軍來選人,你們聽我指揮,第一個凳子代表跳高冠軍,你們誰想要?”五個人都站在了第一張凳子的前面,裁判在黑板上寫下數(shù)字5,“好,現(xiàn)在跑步冠軍呢?”五個人又齊刷刷地站在了第二張凳子前面,裁判再一次寫下5?!拔覀冎懒?,應該是5的四次方?!睂W生異口同聲地答。筆者滿意地點點頭:“大家都不錯,就是5的四次方。有沒有同學可以解釋清楚呢?”一名學生回答:“他們玩了4次,每次5人搶一個冠軍,這次搶了,不影響下一次,每次5種結果,4次就是4個5相乘,就是[54]?!?/p>
學生興趣高漲。筆者順勢拋出了不放回的例2:有3張電影票,5人同時被邀請去看電影,必須有人去,去幾個人自行決定,有多少種不同的安排方法?
這次有學生主動請纓:“現(xiàn)在我們要解決的是看電影的問題,問題的關鍵在于一定要有人去,但是不知道幾個人去,所以我們可以借助老師的辦法,請幾個同學來演一遍?!庇谑俏鍌€同學被選中了,“第一次去一個人,有5種方法,很清楚。第二次我們去兩個人,有幾種方法呢?”“[C25]”“[A25]”,兩種聲音出來了。“好,現(xiàn)在我們假定是李毅和鄭波去吧,那么他們兩個人需不需要排序呢?”“不需要?!薄八源鸢负芮宄?,是[C25]”。在學生的掌聲中,他高興地走下了講臺。看來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這種方法,能夠很熟練地運用了。
二、分配模型
分配問題的本質就是把東西按要求分好,通俗地理解就是分任務模型,分為分組和分配兩種類型。下面重點討論例4中的分組問題。
1.基本的分組問題
例如:六本不同的書,分為三組,求在下列條件下各有多少種不同的分配方法?
(1)每組兩本;
(2)一組一本,一組二本,一組三本;
(3)一組四本,另外兩組各一本。
這里的難點就是(1)中的平均分配問題。同時,分組與順序無關,是組合問題。筆者先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與答案,果然大家都認可[C26][C24][C22]=90(種)。教師先請一位學生上來當裁判,請他找6位學生并給他們編號,在每位學生身上粘好號牌。兩個學生為一個組合,站在一起。大家記住組合編號,先不拆組,但是可以換順序①(1,2)(3,4)(5,6);②(1,2)(5,6)(3,4);③(3,4)(1,2)(5,6);④(3,4)(5,6)(1,2);⑤(5,6)(1,2)(3,4);⑥(5,6)(3,4)(1,2)。寫了6種情況后,學生發(fā)現(xiàn)再寫就和上面一樣了。接下來重新組合一遍:⑦(1,2)(3,5)(4,6)……?(4,6)(3,5)(1,2);到第12組完了之后,又要拆組合了?(1,2)(4,5)(3,6)……?(3,6)(4,5)(1,2)……雖然有90種,筆者只讓學生寫了30組。其他的依此類推,讓他們仔細觀察。
已知的30組是不是30種情況?如果不是,哪些是相同的,為什么?設紅藍隊辯論,紅隊認為是30組,藍隊認為是5組,核心在于1~6,7~12……是相同的還是不同的?關鍵是分組后有沒有順序,這里是沒有順序的。大家參加舞會跳舞的時候,挑好舞伴,跟隨音樂起舞,不停地跳,不停地換位置,但是舞伴并沒有換,所以關鍵是分組。1~6分組是一樣的,實際上就是一個分組。之前的分組方法實際上加入了組的順序,因此還應取消分組的順序,即除以組數(shù)的全排列數(shù)[A33],所以分法是[C26C24C22A33]=15(種)。
學生提出疑問:(2)(3)非平均分配要除嗎?筆者馬上又接著剛才演一遍,(2)中個數(shù)完全不相同,分組后就不能換位置了,而(3)是兩組相同,所以還要除以[A22]。總之,分組時,平均分配可以交換,交換后結果相同,要除以組數(shù)全排列;非平均分配不能交換,沒有重復,不用除。
2.基本的分配問題
(一)定向分配問題:六本不同的書,分給甲、乙、丙三人,求在下列條件下各有多少種不同的分配方法?①甲兩本、乙兩本、丙兩本;②甲一本、乙兩本、丙三本;③甲四本、乙一本、丙一本。
(二)不定向分配問題:六本不同的書,分給甲、乙、丙三人,求在下列條件下各有多少種不同的分配方法?①每人兩本;②一人一本、一人兩本、一人三本;③一人四本、一人一本、一人一本。
學生通過以上分析不難得出解不定向分配題的一般原則:先分組后排列。
以上是教學排列組合的分析過程,排列、組合的問題復雜而有趣,教學中滲透了多種思維方法和技巧,對于難以理解的,盡量讓學生去演一遍,以加深理解。
(作者單位:武漢市蔡甸區(qū)漢陽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