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慶,高小雷
(新疆八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煉鐵廠)
新疆富鐵礦資源相對貧乏,隨著國家環(huán)保要求的日趨嚴格以及疆內鋼鐵產能的提高,高爐缺少優(yōu)質鐵料資源的問題凸顯。八鋼為充分利用鐵礦資源并降低生產成本,在三座2500m3高爐(A、B、C)添加了含鋅量較高的自有敦德鐵礦及外購硫酸渣等鐵料。Zn元素在高爐中循環(huán)富集會危害高爐生產,引發(fā)高爐懸料、結瘤、爐況失常、消耗升高等問題。為保證高爐順行,八鋼高爐操作過程中通過對鋅元素的平衡及循環(huán)富集進行測算、監(jiān)控,采取及時調整高爐操作、周期排鋅等措施,實現(xiàn)了合理使用高鋅鐵料并將Zn元素對高爐的影響降至最低。
2017年八鋼敦德鐵礦投產,八鋼三座高爐開始使用含鋅量較高的敦德鐵礦,八鋼高爐入爐鋅負荷大幅上升,2018年入爐鋅負荷最高1.00 kg/t(正常入爐鋅負荷<0.15 kg/t,寶鋼股份控制在<0.20 kg/t)。通過對爐況進行跟蹤分析,高爐入爐鋅負荷≥0.65 kg/t,高爐爐況崩滑料增多,高爐爐況不穩(wěn),渣皮頻繁脫落,高爐無法強化冶煉,嚴重時爐墻結厚,爐況不穩(wěn)定,爐況波動。圖1、圖2是2018年1~11月C高爐入爐鋅負荷趨勢,隨著鋅負荷增加,高爐焦比、懸料、管道次數(shù)及風口小套破損增加,對爐況穩(wěn)定影響較大。
圖1 2018年1~11月C高爐入爐鋅變化經(jīng)濟指標
圖2 2018年1~11月C高爐入爐鋅變化對高爐順行指數(shù)的影響
由于鋅元素長期富集,造成風口中套上翹,風口上翹必然影響高爐送風制度和正常冶煉,下部送風制度不穩(wěn)且疊加上部渣皮頻繁脫落,造成風口小套易燒損。2018年3月及11月A高爐小套燒損25個,認為與鋅富集有關。
入爐鋅負荷越高,高爐燃料比越高,同時高爐為保證爐況順行,降低礦焦負荷導致高爐焦比上升。鋅負荷高的高爐燃料比高。一方面,由于上升的鋅冷凝堵塞煤氣通道,造成氣流紊亂,爐內壓差升高,爐況順行變差;另一方面,ZnO將下部高溫區(qū)的CO在還沒對鐵還原作任何貢獻的情況下轉變成CO2,CO2到爐頂再把金屬鋅蒸氣氧化生成ZnO,釋放出CO排出爐外,從而使煤氣利用率降低。日照鋼鐵廠的生產經(jīng)驗表明,鋅負荷每增加0.1%折算燃料比升高6.77kg。燃料比上升造成高爐產量下降,高爐強化冶煉無法持續(xù)。圖3是2018年1~11月八鋼C高爐入爐鋅負荷及經(jīng)濟指標。
圖3 2018年1-11月八鋼C高爐入爐鋅負荷及經(jīng)濟指標
高爐鋅元素主要來源于鐵料、燃料以及鋼鐵廠內部循環(huán)的各類含鋅返礦、除塵灰等。高爐內鋅的循環(huán)富集存在于兩個方面:一是高爐內部的循環(huán)富集;另一部分在高爐入爐原料之間循壞富集。因此,分析高爐鋅負荷來源并采取針對措施,有利于減少高爐鋅危害,充分利用資源。
八鋼高爐使用原料主要有燒結礦、球團礦、生礦等。對八鋼C高爐2018年11月入爐料情況進行舉例分析(表1)。使用燒結礦75%~80%,其帶入鋅含量占入爐總鋅量91%,球團、塊礦占入爐總鋅量5.09%,焦炭、煤粉占入爐總鋅量3.1%。鋅含量較高燒結礦是入爐鋅量的主要來源,八鋼燒結礦生產過程中配加了含鋅元素的重力灰、煉鋼污泥、返礦等固體廢棄物,最終含鋅元素在燒結、高爐工序之間循環(huán)。
表1 2018年11月 C高爐入爐料鋅負荷實例
高爐爐內的鋅循環(huán)富集濃度至少為入爐時鋅濃度的40~80倍,含鋅礦物進入高爐后生成固態(tài)ZnO,隨爐料下降過程中被C、CO和Fe還原,在高爐下部1000℃以上的高溫區(qū),由ZnO還原出的Zn全部被汽化為鋅蒸汽分散于煤氣中并隨之上升;鋅蒸汽到達高爐上部低溫區(qū)時冷凝而再被氧化形成ZnO細粒,一部分隨煤氣從爐頂逸出爐外,一部分附著于下降的爐料時就再次進入高溫區(qū)重新被還原和汽化。鋅元素在高爐內長時間循環(huán)富集[1],高爐鋅負荷富集到一定量,破壞焦炭質量,造成爐況波動失常。八鋼入爐原料鋅負荷高,爐內鋅元素富集危害嚴重,需要調整操作制度排鋅,以穩(wěn)定高爐爐況。
國內大型高爐入爐鋅負荷標準為<0.15 kg/t,八鋼結合疆內原料條件,2015年前入爐鋅負荷標準控制在<0.450 kg/t,日常操作中通過采取排鋅措施,可以保持爐況順行。2015年由于生產模式改變,冬季高爐停爐排空,爐內富集鋅得到一次徹底排除,同時逐步提高敦德鐵礦用量,操作中將入爐鋅負荷標準控制在<0.650 kg/t,短期也能維持高爐爐況順行。長期生產中鋅負荷含量高會造成爐況波動、經(jīng)濟指標變差、高爐灰比上升、崩懸料增多等情況,高爐通過定期排鋅,基本保證了爐況順行。通過對2015~2018年高爐高鋅負荷的生產實踐分析,兼顧煉鐵經(jīng)濟性及爐況,將八鋼高爐入爐鋅負荷標準控制在<0.65 kg/t.
(1)有計劃均衡使用含Zn鐵料,抓好入爐鋅負荷基礎工作。根據(jù)物料有害元素含量及成分控制難易程度來確定含鋅原料的管控。嚴格管理高爐返礦、重力灰、轉爐污泥含鋅高爐料的堆放,配加量按配比方案執(zhí)行,結合高爐實際用料情況再次核算,以確保測算值在要求范圍內。在制定全年配礦方案時對含Zn物料、雜料配比進行初步核算,確定高爐鋅負荷入爐標準。
由于2018年冬季生產原料上料困難,八鋼高爐入爐鋅負荷嚴重失控,造成1~4月高爐爐況波動較大,經(jīng)濟指標差。制定的全年混勻料配加目標,即入爐鋅負荷<0.650 kg/t的目標基本未達到,對入場資源及燒結混勻料計劃也沒有完成,部分月份高爐入爐鋅負荷超標,造成A高爐1月、11月爐況波動,C高爐3月爐況波動,高爐生產經(jīng)濟指標差。
(2)高爐富集鋅預警期間,高爐及時調整降低入爐鋅負荷,配合高爐排鋅操作。
(3)在外部資源允許條件下,每月降低燒結入爐鋅含量3天,降低高爐鋅的循環(huán)富集,保證高爐氣流穩(wěn)定,對布袋除塵灰取樣檢測布袋灰中含鋅量,采取針對性措施。高爐做到定期排鋅。
4.2.1 調整上部裝料制度發(fā)展中心氣流
高爐鋅負荷在爐內有三個去向:隨爐頂煤氣逸出、爐內富集、隨渣鐵帶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隨渣鐵帶走的含鋅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計。煤氣帶走含鋅量超過80%。高爐操作中要增加鋅從爐頂煤氣排出量,必須保證中心開放,中心氣流在500℃以上,減少鋅重新凝固的機會,隨煤氣排出爐外,減少高爐內循環(huán)富集。研究分析國內一些高爐操作資料,部分高爐也采用中心加焦布料模式,主要原因是高爐原料鋅負荷高,開放中心排鋅。
4.2.2 平臺漏斗布料,開放中心
由于八鋼高爐用自產焦爐熱態(tài)性能較差,八鋼2500m3高爐不易采取中心加焦布料模式,曾經(jīng)嘗試中心加焦方式,燃料比太高、壓差高,中心溫度到700℃,高爐受風能力差,爐況不穩(wěn)定。目前采用中心漏斗布料制度,中心溫度≥500℃。C高爐中心溫度≥450℃,次中心溫度維持在250℃,高爐排鋅期間操作中心溫度≥500℃,1~11月(2月處理爐況)C高爐中心一直保持穩(wěn)定,操作上開放中心是爐況穩(wěn)定操作措施。三座高爐上部裝料制度見表2。
表2 八鋼高爐上部裝料制度
4.2.3 縮小風口面積送風制度
自2016年,C高爐逐步縮小風口進風面積(見表3),應對原燃料條件劣化,通過縮小進風面積,保證下部鼓風動能,改善爐缸工作,為中心氣流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表3 2016~2018年C高爐風口面積變化
由于鋅的特性,高爐入爐鋅負荷并不能完全排出爐外,高爐經(jīng)過一段時間生產循環(huán)富集,對爐況有影響。其表現(xiàn)征兆為燃料比上升、爐墻溫度波動大、崩滑料增多,灰比上升。這時高爐操作退礦焦負荷0.1-0.2,保證中心氣流發(fā)展,同時增加高爐料柱透氣性,維持爐況順行。通過犧牲焦比排鋅,這種通過礦焦負荷排鋅方式持續(xù)時間長,對產量指標影響大,但總體能保持高爐順行。圖4是C高爐退礦焦負荷排鋅持續(xù)近一個月指標情況。
圖4 C高爐2018年7月入爐鋅負荷跟蹤
降料面排鋅利用了鋅熔點、沸點低的特性,高爐通過降低料面提高頂溫達到排鋅目的。高爐加料以頂溫為主,控制爐頂溫度350℃時放料,逐步降料面至10~12m,爐內料面溫度維持600℃,高爐汽化鋅通過煤氣帶入爐外,目前高爐2500m3排鋅基本采取這種辦法。A、B、C高爐定期降料面排鋅。但由于降料面排鋅時間短,降料面時間大致8小時結束,通過取樣分析布袋灰含鋅量化驗鋅含量略上升1%-2%,排出鋅富集量很少一部分。2018年3月、10月A高爐通過降料面和洗爐相結合進行排鋅作業(yè),但試驗后評價效果不佳,不再使用這種方法。
理論分析認為,通過降料面提頂溫排鋅效果不佳,頂溫保持350℃時需要放料打水,汽化鋅附著于下降的爐料時再次進入高溫區(qū)重新被還原和汽化,富集循環(huán)未被破壞,所以效果不佳。因此進一步完善降料面排鋅方法,直接降料面至軟融帶以下區(qū)間900~1000℃,鋅在此完全汽化,直接隨煤氣排出爐內。面臨入爐鋅負荷不斷升高的趨勢,為降低高爐鋅害,還需更進一步研究高爐操作的排鋅方法。
(1)八鋼高爐入爐爐料結構變化較頻繁,鐵精粉資源緊張(尤其冬季生產燒結混勻料配礦誤差較大),造成高爐入爐鋅波動大。例如7月C高爐入爐鋅負荷最高0.80 kg/t,最低0.39 kg/t。建立高爐爐內鋅富集跟蹤及支出日監(jiān)控、月監(jiān)控制度對應爐況指標變化,及時反饋變化情況;通過調整高爐配礦結構或及時調整高爐操業(yè)制度來應對高鋅負荷入爐。
(2)通過鋅元素平衡計算,對照爐況建立高爐鋅富集預警制度。高爐鋅富集累計接近預警值,應采取排鋅操作,防止爐況出現(xiàn)波動。通過以上制度的建立實施,2018年全年C高爐爐況基本沒發(fā)生異常和惡性事故。根據(jù)對三痤產爐添加含鋅較高鐵料生產實踐分析,跟蹤三座高爐鋅負荷入爐外排歷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及相對應爐況,建立三座高爐鋅負荷預警機制,鋅富集預警值見表4,高爐達到預警值,評價爐況采取對應措施,避免錯誤判斷爐況波動原因。
表4 鋅富集預警值
(1)八鋼煉鐵系統(tǒng)通過對高爐入爐鋅元素的平衡分析,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達到排鋅減少富集的目的,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從高爐長期穩(wěn)定順行、經(jīng)濟技術指標持續(xù)優(yōu)化的要求來看,采取的措施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鋅元素對高爐的危害,高鋅鐵料對爐況危害依舊存在。必須從源頭控制入爐鋅負荷,并輔以技術手段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標。
(2)高爐入爐鋅富集預警制度建立對高爐操作很重要。八鋼高爐原燃料質量及爐料結構變化頻繁,影響高爐爐況因素較多。高爐技術人員做好基礎工作,收集分析入爐數(shù)據(jù),找出爐況波動主要原因,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經(jīng)濟損失。